西遞古村景區 - 安徽旅遊景區

西遞古村景區 - 安徽旅遊景區
西遞古村景區 - 安徽旅遊景區

西遞古村景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西遞鎮,村域面積10.7平方千米。它是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2月2日,以西遞村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5日,西遞村景區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2021年12月,入選聯合國首批「最佳旅遊鄉村」名單。西遞村現有保存完整的祠堂3幢、牌樓1座、古民居155幢,素有「明清民居博物館」和「桃花源裏人家」之稱。

歷史文化

西遞村始建於北宋皇祐年間,發展於明朝景泰中葉,鼎盛於清代初期。北宋皇祐年間,胡昌翼第五代孫胡仕良因公往金陵,途經西遞舖見其地群山環抱,風景秀麗,土質肥沃,遂舉家從婺源考水遷於西遞,從此在西遞耕讀並舉,繁衍生息。

西遞村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徽州三雕、徽州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築多為木結構、磚牆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和建築的設計佈局協調。村落空間變化靈活,建築色調樸素淡雅,是中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

主要景點

胡文光牌樓

建於明萬曆六年(1578年),俗稱「西遞牌樓」,座落於西遞鎮西遞村口處。建築佔地長15.75米,寬8.1米,面積為127.6平方米,為三間四柱五樓建築格式。是朝廷為表彰胡文光做官三十二年,政績卓著而恩賜其在自己家鄉豎建。牌樓高12.3米、寬9.95米,用黟縣青石建造,根主柱下有長方形石墩,兩端石柱皆用抱鼓石裝飾,中間兩根前後雕有兩對倒匍石獅,為枋柱支腳,造型逼真。牌樓為鏤空浮雕,工藝精湛,神采各異。牌樓東西面匾額分別刻有「荊藩首相」和「膠州刺史」八個大字。

敬愛堂

原為西遞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63年—1620年),後毀於火。清乾隆年間重建時,因胡氏子孫繁衍,漸趨旺盛,遂擴建為宗祠,是一座面積達1800平方米的典型徽派砖木結構建築,也是西遞村現存最大的祠堂。這裡是祀拜祖先、教育後代、凝聚宗族和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溪水繞此堂流過,現闢為「西遞民俗展覽館」。

走馬樓

建築風格獨特,內部裝飾精美,木雕工藝精湛,展現了當時高超的建築技藝和藝術水平。

曠古齋

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佔地面積為130平方米。

瑞玉庭

藏有西遞古村牌匾,徽商名聯「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就刻在這裡。

桃李園

位於橫路街中部,建於清咸豐年間(1831年—1861年),由正屋和庭院組成,是西遞徽商胡元熙的舊宅,也是西遞唯一的住宅、書館相配的建築。後進廳堂兩側有12塊雕花木板,上面依次鑲有書法漆雕《醉翁亭記》全文,出自康熙年間古黟書法家黃元治之手。

西園

是徽州古民居中一所較為典型的徽派園林式建築,其妙絕之處在於房屋與庭院呼應,庭院與自然貫通。它是西遞胡氏二十五世祖胡文照的故居,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4年),已有180多年歷史。

東園

與西園相對,同樣有著精美的建築和獨特的佈局,體現了徽派建築的特色。

惇仁堂

位於大夫第後弄的前邊溪畔,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原為村中徽商泰斗,有「江南六富」之一美譽的胡貫三晚年的居所。房屋是五間二樓結構,古朴而典雅。

履福堂

是西遞官職最高的清二品官胡尚熷的私邸,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這是一座分前後廳,三間三樓結構的民居建築,高大寬敞,雅秀古朴。前廳掛有一幅很大的「松鶴」中堂畫,中堂上方懸掛「履福堂」匾額,字體遒勁。

青雲軒

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佔地面積為136平方米,為主人家的書廳。

膺福堂

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裝飾特色,展現了徽派建築的魅力。

仰高堂

在建築構造和文化內涵上都有其獨特之處,是西遞古村建築的重要代表之一。

尚德堂

體現了西遞村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建築風格古朴,具有歷史韻味。

大夫第

建築規整,展示了當時的建築規制和風貌。

迪吉堂

有著自身獨特的建築特點和歷史意義。

追慕堂

屋頂為飛簷翹角,八字型大門樓,檐下三元門外設有木欄,八字牆用整塊打磨光滑的黟縣大理石製成,堂內有李世明的功臣畫像和供奉著李世明塑像。

篤誼庭

又稱枕石小築,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1年),原為正三品通議大夫,江南六大首富之一胡貫三之幼子,清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宰相曹振鏞之婿胡元熙的故居。庭院大門為磚砌八字門樓,上嵌磚雕「紫氣東來」橫額,大門裏向門亭嵌有畫軸形石雕門額「枕石小築」四字。門亭兩側建有花瓶,綠葉形小門洞,分別嵌有「玉壺」「鶯春」磚雕門額,內設當年主人供花木過冬的溫室。

應天齊藝術館

版畫家應天齊的作品靈感來自西遞,館內可購買特色明信片。

觀景台

位於村後小山上,是拍攝西遞全景的最佳位置。清晨薄霧籠罩或夕陽西下時,整個村落宛如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美食

黟縣臘八豆腐

是黟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久而久之,便成了「臘八豆腐」。其外觀黃潤如玉,入口鬆軟,鹹中帶甜,又香又鮮。既可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

徽州臭鱖魚

採用特殊工藝腌制的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魚肉鮮嫩,口感醇厚,是徽菜的經典代表之一。

五加皮炒蛋

以五加皮嫩葉和雞蛋為原料炒制而成,五加皮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這道菜口感清香,營養豐富。

漁亭糕

是一種傳統糕點,口感軟糯,甜而不膩,帶有獨特的米香味。

徽州苞蘆粿

用苞蘆(玉米)粉製作而成,可搭配各種餡料,有鹹有甜,風味獨特。

乾筍燒肉

乾筍吸收了肉的油脂,變得香軟,而肉也帶有筍的清香,兩者搭配相得益彰。

腐乳爆肉

將腐乳與豬肉一起烹飪,腐乳的醇厚味道融入到肉中,別有一番風味。

徽式粉蒸肉

豬肉裹上米粉,放入蒸籠蒸熟,米粉吸收了肉的油脂,軟糯可口,肉也鮮嫩多汁。

如意雞

造型獨特,雞肉鮮嫩,烹飪過程中加入多種調料,味道濃郁。

龍門蜂蜜鱖魚

鱖魚搭配蜂蜜烹制,魚肉鮮嫩,帶有蜂蜜的香甜,口味獨特。

門票

門票價格為94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黟县徽黄旅游集团」,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通常開放時間為7:30 - 17:30(夜遊燈光秀至20:00)。

遊玩路線

遊客進入景區後,可以從村口的胡文光牌樓開始遊覽,接著參觀應天齊藝術館、曠古齋、篤誼庭、迪吉堂、尚德堂、東園等景點,沿著古村的街巷漫步,欣賞古民居、祠堂等建築,還可以前往西園、桃李園、敬愛堂等。最後可以登上觀景台,俯瞰西遞古村的全景。全程遊覽時間建議安排3 - 5小時,以便充分感受古村的韻味。

交通

  • 飛機:可以先抵達黃山屯溪國際機場,然後在機場乘坐前往黟縣的班車,再從黟縣轉車前往西遞古村。黃山屯溪國際機場距離黟縣約55公里,車程約1小時15分鐘。
  • 火車:乘坐火車至黃山站或黃山北站。黃山站距離黟縣約50公里,可轉乘前往黟縣的班車,再前往西遞古村;黃山北站距離黟縣約40公里,同樣可轉乘前往黟縣的班車前往西遞古村。
  • 自駕:從黃山市出發,沿G56杭瑞高速行駛至黟縣出口下高速,之後根據導航前往西遞古村景區,全程約50公里,車程約1小時。從其他城市出發,可先導航至黟縣,再前往西遞古村。

必玩景點

  • 胡文光牌樓:明代萬曆年間建造,是西遞的標誌性建築,象徵胡文光的政績,精美的徽派石雕工藝令人歎為觀止。
  • 敬愛堂:西遞村現存最大的祠堂,面積達1800平方米,是典型徽派砖木結構建築,也是祀拜祖先、教育後代、凝聚宗族和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
  • 西園:典型的徽派園林式建築,房屋與庭院呼應,庭院與自然貫通,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已有180多年歷史。
  • 觀景台:位於村後小山上,是拍攝西遞全景的絕佳位置,清晨或傍晚時分,景色宛如水墨畫。

遊玩建議

  • 提前了解徽派建築和西遞村的歷史文化知識,能更好地欣賞和理解景區的建築和人文景觀。
  • 盡量選擇在工作日或旅遊淡季前往,避免遊客高峰,能更從容地遊覽古村,感受其寧靜氛圍。
  • 可以選擇一位當地導遊,深入了解每個景點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
  • 穿上舒適的鞋子,因為在古村遊覽需要走較多的路,且道路多為青石鋪就。
  • 可以在古村住一晚,體驗古村的清晨和夜晚,感受不一樣的氛圍。

注意事項

  • 景區內的古建築大多年代久遠,請勿觸摸、攀爬,以免造成損壞。
  • 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不要隨意在祠堂等場所大聲喧嘩或做出不當行為。
  • 在購買紀念品時,注意辨別品質和價格,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 注意保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保持古村的整潔。
  • 遊覽過程中聽從景區工作人員的指揮,遵守景區的規定。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