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江灣景區 - 江西旅遊景區

上饒市江灣景區 - 江西旅遊景區
上饒市江灣景區 - 江西旅遊景區

江灣景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東北部,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的核心景區之一。景區以徽派古建築群、深厚的姓氏文化和優美的田園風光為主要特色,景區面積約27.4平方公里,核心遊覽區3平方公里,以徽派古建築群和自然生態景觀為特色,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的縮影。景區核心區域為江灣古村,村內保存有明清時期古建築120餘幢,包括祠堂、官宅、商鋪、民居等,建築風格融合了徽派的馬頭牆、雕花窗棂、天井院落等元素,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江灣是婺源為數不多的千年古鎮,因江氏家族在此聚居而得名,歷史上曾湧現出多位文人墨客和官宦之士,文化底蘊深厚,與周邊的田園、溪流、古橋構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鄉畫卷。

歷史文化

江灣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最初為馮姓聚居地,後江氏家族從歙縣遷入,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望族,故得名「江灣」。自宋代起,江灣文風漸盛,科舉人才輩出,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江灣共出進士24人、舉人36人,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明代戶部尚書江一麟和清代經學家江永。

江氏家族注重宗族文化傳承,村內保存有完整的《江氏宗譜》,記載了家族遷徙、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古村的佈局遵循「風水」理念,背靠後龍山,面臨梨園河,街巷沿溪流而建,形成「山環水繞」的格局。此外,江灣的徽劇、傩舞等傳統藝術形式流傳至今,其中傩舞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研究古代民俗文化的重要活態資料。

主要景點

江氏宗祠

江氏宗祠是江灣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光緒年間,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由門樓、享堂、寢堂三部分組成。門樓為五鳳樓式,高10米,雕刻有「八仙過海」「龍鳳呈祥」等圖案,工藝精湛;享堂內懸掛「餘慶堂」匾額,梁柱粗壯,可容納數百人舉行宗族活動;寢堂供奉江氏列祖列宗牌位,莊嚴肅穆。宗祠內還保存有江氏家族的珍貴文物,如明清時期的匾額、碑刻等,是了解江氏宗族文化的核心場所。

蕭江大宗祠

蕭江大宗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為紀念江氏先祖蕭江氏而建,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曾被譽為「江南第一祠」,後毀於戰亂,現存建築為2003年按原貌重建。宗祠採用中軸線對稱佈局,包括照壁、牌坊、儀門、天井、正廳等,其中牌坊高11.8米,為四柱三間五樓式,雕刻精美,氣勢恢宏。祠內展示了江氏家族從蕭姓改姓江的歷史淵源,以及歷代名人的生平事跡,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三省堂

三省堂是明代戶部尚書江一麟的故居,因江一麟奉行「吾日三省吾身」的家訓而得名,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為典型的徽派四合院建築。故居由前廳、後堂、書房、花園等組成,書房內保存有江一麟的手札、著作等複製品,展現了其為官清廉、治學嚴謹的生平。院內天井中央設有「四水歸堂」的排水系統,體現了徽派建築的智慧。

滕家老屋

滕家老屋建於清代初年,是江灣現存最古老的民居之一,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為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建築最大的特色是「樓上廳」結構,即廳堂設在二樓,一樓為雜物間,這種佈局在徽派建築中較為少見,反映了當時主人的生活習俗。屋內的木雕、磚雕保存完好,尤其是門窗上的「漁樵耕讀」圖案,生動再現了古代農耕社會的生活場景。

江灣古街

江灣古街全長約500米,沿街分佈著數十家明清時期的商鋪,保留了「前店後坊」「上宅下店」的傳統格局。古街的青石板路歷經數百年踩踏,光滑圓潤,兩側建築多為兩層,馬頭牆高低錯落,商鋪招牌古色古香,仍有部分店鋪經營著婺源特產,如酒糟魚、徽墨酥等,遊客可在此感受古鎮的市井氣息。

美食

江灣特色菜

粉蒸菜

粉蒸菜是江灣的傳統菜肴,以當地產的秈米磨成米粉,搭配五花肉、排骨、南瓜、蘿蔔等食材,分層放入蒸籠蒸熟。其中粉蒸肉最具代表性,肉質肥而不膩,米粉吸收了肉香,軟糯可口,還帶有荷葉的清香(傳統做法用荷葉包裹),是節慶時節的必備菜品。

酒糟魚

酒糟魚選用婺源特產的淡水魚(多為草魚),經醃製、晾曬後,放入糯米酒糟中發酵而成,色澤紅潤,味道醇厚,兼具酒香和魚鮮。江灣古街的老字號店鋪多採用祖傳工藝製作,可現場品嘗或購買真空包裝的成品,是深受遊客喜愛的伴手禮。

周邊美食

婺源蒸菜

江灣周邊的婺源蒸菜極具特色,除粉蒸菜外,還有蒸汽糕、蒸米糕等。蒸汽糕以米粉漿為底,撒上蝦米、蘿蔔絲、辣椒等配料,蒸製後表面鼓起,口感鬆軟,鹹香微辣,是當地早餐的常見選擇。

荷包紅鯉魚

婺源荷包紅鯉魚是中國著名的淡水魚品種,因魚形似荷包、色澤鮮紅而得名,江灣附近的稻田中多有養殖。其做法以清蒸為主,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富含蛋白質,是婺源宴席上的名菜,有「紅魚躍龍門」的吉祥寓意。

門票

門票6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江湾景区」,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每日開放時間為8:00-17:30(17:00停止入園)。受季節影響,冬季(11月-次年2月)閉園時間提前至17:00(16:30停止入園),具體以景區當日公告為準。

遊玩路線

半日遊推薦路線

上午9:00抵達江灣景區入口,首先參觀蕭江大宗祠(約1小時),了解江氏家族歷史;隨後前往江氏宗祠(約40分鐘),感受宗族文化;10:40前往三省堂(約30分鐘),參觀江一麟故居;11:10漫步江灣古街(約1小時),品嘗當地小吃;12:10遊覽滕家老屋(約30分鐘),欣賞徽派古民居特色;12:40在古街附近餐廳用餐,結束行程。此路線可高效遊覽景區核心景點,適合時間有限的遊客。

交通

  • 公共交通:婺源縣汽車北站有直達江灣景區的班車,每日7:00-17:00每30分鐘一班,車程約30分鐘,票價8元/人;婺源高鐵站可乘坐前往江灣方向的公交,車程約40分鐘,票價5元/人。
  • 自駕:從婺源縣城出發,沿杭瑞高速至江灣出口下,轉江灣大道,全程約28公里,耗時40分鐘;從景德鎮出發,沿杭瑞高速至江灣出口下,全程約80公里,耗時1.5小時。景區停車場收費標準為10元/車/天。
  • 景區內交通:景區面積較小,主要景點步行可達,無需乘坐交通工具;若體力有限,可在古街租用自行車,租金20元/小時。

必玩景點

  • 江氏宗祠: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明代建築,雕刻精美,保存有江氏宗族珍貴文物,是了解宗族文化的核心景點。
  • 蕭江大宗祠:重建後的「江南第一祠」,高11.8米的牌坊氣勢恢宏,展示江氏家族歷史淵源。
  • 三省堂:明代戶部尚書江一麟故居,「樓上廳」結構獨特,展現古代官宦生活場景。
  • 江灣古街:500米長的明清古街,保留傳統商鋪格局,可體驗古鎮市井氣息,品嘗特色小吃。

遊玩建議

  • 江灣以人文景觀為主,建議聘請景區講解員(50元/次),深入了解古建築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
  • 最佳遊覽季節為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春季可欣賞周邊油菜花田與古村相映的美景,秋季則有曬秋民俗景觀。
  • 古街的老字號店鋪(如「江灣酒坊」「徽州糕點鋪」)可購買正宗的婺源特產,酒糟魚、徽墨酥等保質期較長,適合作為伴手禮。
  • 用餐推薦古街附近的農家菜館,嘗試粉蒸肉、荷包紅鯉魚等特色菜,人均消費約50元。
  • 若時間充裕,可搭配周邊的曉起、李坑等古村遊覽,感受婺源不同古村落的特色。

注意事項

  • 景區內古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嚴禁吸煙、使用明火,不得觸摸或刻畫文物。
  • 古街青石板路雨天濕滑,建議穿防滑鞋,遊覽時注意腳下安全。
  •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進入宗祠、民居時需遵循導遊指引,不隨意拍攝老人、孩童肖像。
  • 購買特產時注意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尤其是酒糟魚等食品,建議選擇正規店鋪購買。
  • 景區內設有多個衛生間和休息區,分佈在古街中段和宗祠附近,可合理安排休息時間。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