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十三陵景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南麓。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特色鮮明,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數量最多的帝王墓葬群,擁有金絲楠木大殿、神秘地下宮殿、巨型石像生等,陵區內古木參天,依山傍水,是絕佳的風水寶地。景區面積約120餘平方千米,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貴妃以及數十名殉葬的宮人。
歷史文化
明十三陵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開始營建,至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結束,歷時200餘年。明朝皇帝將陵墓的營建視為治國安邦的重大工程,其營建過程有著嚴密的運作程序,包括卜選陵址、擬定規制、備料施工等步驟。天壽山陵區成為明朝皇家的陵寢禁地,是明朝皇帝魂魄所歸的幽宮,也是明王朝江山社稷和封建皇權的象徵。陵寢建築遵循「事死如事生」的禮制,比擬皇宮,顯示帝王的尊寵地位和君臨天下的氣勢。明末清初,十三陵遭到拆毀,毀壞嚴重,清乾隆年間得到大規模修繕,近代又因戰亂等再次遭到破壞,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陸續得到修繕。
主要景點
明長陵
明長陵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主峰南麓,建於永樂七年(1409年)。其祾恩殿有60根金絲楠木柱,直徑超1米,殿內抬頭可見「蜘蛛結網」藻井,十分震撼。
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鈞的陵寢,是唯一一座按照國家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墓。於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十月動工興建,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竣工,歷時六年。遊客可順著旋轉樓梯下到27米深處的地宮,參觀萬曆帝棺槨原址。
古神道
古神道是明十三陵的總神道,長約1.2公里,兩側有24對石獸和石人,形態各異,從萌萌噠大象到威風麒麟,栩栩如生,傍晚光影下拍攝更有滄桑感。
明德陵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張氏的合葬地陵墓,位於天壽山陵域潭峪嶺西麓。
美食
康陵村春餅宴
康陵村春餅宴是明十三陵周邊的特色美食,40元/人管飽。春餅薄如蟬翼,配菜豐富,有豆芽、土豆絲、韭菜、雞蛋等,可根據個人口味捲著吃,味道鮮美。
烤紅薯
長陵門口有烤紅薯攤,烤出的紅薯香甜軟糯,在遊玩之餘品嘗一個,既能充飢又能暖手。
門票
聯票(定陵+長陵+明昭陵+神路)98元/人。
神路30元/人。長陵45元/人。定陵60元/人。明昭陵3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北京昌平文旅集团」,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通常為8:30 - 17:00(具體開放時間可能會因季節或特殊情況有所調整)。
遊玩路線
推薦遊玩路線:神道(1小時)→長陵(1.5小時)→定陵(2小時),如果帶老人小孩,可選擇乘坐觀光車。
交通
- 自駕:G6京藏高速到昌平西關環島後,向北進入京銀路,500米後紅綠燈向右行駛進入昌赤路,沿途會經過石牌坊、十三陵總神道、七孔橋到達丁字路口後,直行到長陵、左轉到定陵和昭陵。
- 地鐵:昌平線地鐵 - 西山口站,換乘景區循環車。
- 公交:德勝門乘坐872路公交車直達明十三陵;德勝門西乘坐345快車到西環南路換乘872路、878路、昌67路等。
- 旅遊專線:集散中心前門發車站 - 居庸關(停留2.5小時) - 鳥巢、水立方(停留約1小時) - 集散中心前門發車站,前門發車時間每日12:30,票價成人90元,兒童學生老人70元(票價包含全程車費、居庸關門票、導遊服務費)。
必玩景點
- 明長陵:朱棣的陵寢,祾恩殿的金絲楠木柱和藻井極具觀賞價值,能讓人感受到皇家陵寢的威嚴與大氣。
- 明定陵地宮:國內唯一主動發掘的帝陵地宮,可近距離參觀地下宮殿的構造和文物,了解古代帝王的喪葬文化。
- 古神道:神道上的石像生規模宏大,保存完好,是明代雕刻藝術的傑出代表,傍晚時分景色絕美。
遊玩建議
- 選擇合適的季節遊玩,10月底銀杏黃時或4月山桃開時景色優美。
- 提前了解各景點開放時間和門票價格,合理規劃行程。
- 遊玩時可租用講解器,或跟隨導遊團隊,更好地了解景區歷史文化。
注意事項
- 遵守景區規定,請勿觸摸文物和古建築。
- 在景區內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嘩。
- 注意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
- 遊玩時注意安全,特別是在參觀地宮等較為昏暗的場所時,要小心行走。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