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南竹海旅遊景區位於中國四川省宜賓市長寧、江安兩縣交界處。是國家4A级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景區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廟於一體,是世界上集中面積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區,植被覆蓋率達92.4%。景區整體成「之」字形,東西長約13千米,南北寬約6千米,總面積120平方千米,7萬餘畝翠竹覆蓋了27條峻嶺、500多座峰巒,生長著15屬58種竹子。
歷史文化
蜀南竹海種竹歷史悠久,從東漢至今竹文化延續了2000多年。在宜賓南溪城郊東漢畫像石棺上的浮雕「鳳蛇竹復合圖騰」證明,本地的先民們就盛行竹圖騰崇拜。北宋時期,蜀南竹海名萬嶺箐,著名詩人黃庭堅到此遊玩,見翠竹海洋,即持掃帚為筆,在黃傘石上書「萬嶺箐」三字,因而得名。蜀南竹海是中國竹工藝的發源地和三大竹刻中心之一,「竹海竹簧」已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主要景點
花溪十三橋
花溪全長約5千米,溪流順谷而下,陽春三月,桃紅李白,滿溪落花,蜂追蝶逐,故名花溪。在這溪流旁,有著明清時修建的十三座橋,分別是女兒橋、古龍橋、長壽橋、萬順橋、狀元橋、接龍橋、忠義橋、同心橋、集賢橋、會仙橋、古溪橋、魚王橋、高升橋,每座橋都有各自的故事。

海中海
是竹海山上一個海拔較低的槽谷,後築壩形成湖泊,湖面面積約60畝,湖面空曠開闊,儼然茫茫竹海中的一片「海子」,故名海中海。海中海是電影《臥虎藏龍》取景地。


蜀南竹海博物館
是全國最大的竹類專業博物館,佔地面積6668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多平方米。博物館集竹文物收藏保護、展覽、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於一體,以「追溯千古民族文化,展示萬載竹類精華」為宗旨。


仙寓洞
天然溶洞奇觀,洞內藏有千年佛像,鐘乳石形態各異,被譽為「竹海仙境中的洞天福地」。



青龍湖
竹海中的「九寨溝」,乘坐竹筏泛舟湖上,可欣賞湖光山色,體驗竹林秘境的幽靜之美。


翡翠長廊
一條蜿蜒數公里的竹林小徑,兩旁翠竹掩映,竹葉交錯成蔭,適合徒步拍照。


七彩飛瀑
竹林深處的天然瀑布,水流從高處傾瀉而下,陽光照射時水霧折射出七彩光芒。


天寶寨
位於蜀南竹海東南部,緊鄰仙寓洞。內有「隱秀壑」、「撐腰巖」、「半邊樓遺址」、「黃傘石」、「錦繡田園」等景觀。天寶寨原是一個天然巖腔,長約1500米,高20米左右,寬10米左右。


龍吟寺
龍吟寺是一座佛寺,也叫龍尾寺,坐落在海拔980米的九龍山上,為蜀南竹海第二高峰。登臨絕頂,有「一覽眾山小」之感。




拜壽台
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山水畫卷「百龜拜壽」取景點,「四川100個最美景觀拍攝點」和蜀南竹海標誌性景觀之一。山下一座座淺丘,似不計其數的長壽神龜正在拜壽,故得名拜壽台。

竹尖漫步
主棧道全長約1.7公里,全程蜿蜒在竹林中,宛如游龍在竹間盤旋起舞、翻雲吐霧,遊客在這裡可以近距離觀賞楠竹,體驗「竹尖漫步」。在這裡遠眺,不僅可以觀賞波濤似的竹海,而且可看到遠處的山水田園畫卷。


觀海樓
原名吊黃樓,與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有關。北宋年間,黃庭堅悠遊蜀南竹海,登臨處,面對滿目翠竹連聲嘆曰:「壯哉,壯哉,竹波萬里!」後在此修建了觀望樓台,如今觀海樓,是在原址上恢復重建的。


遊玩路線
以下是幾條遊玩路線推薦:
精華路線:D1成都 - 宜賓 - 蜀南竹海 - 天寶寨 - 仙寓洞 - 仙女湖 - 海中海 - 宿竹海;D2觀雲亭 - 忘憂谷 - 竹海索道 - 翡翠長廊 - 觀海樓 - 成都。
參觀路線:第一天從成都出發,午餐後抵蜀南竹海,遊覽忘憂谷景區,前往蜀南竹海博物館;第二天早餐後前往仙寓洞,午餐後登觀海樓賞竹海全景、遊覽翡翠長廊,下午返回成都。
親子兩日遊:博物館 - 忘憂谷 - 海中海 - 仙寓硐/天寶寨 - 花溪十三橋 - 永江村。
暑期親子三日遊:觀雲台 - 海中海 - 仙寓硐/天寶寨 - 龍吟寺 - 花溪十三橋 - 忘憂谷 - 博物館 - 世外桃源 - 永江村 - 七洞溝。
遊玩建議
- 春夏(3 - 6月)竹林鬱鬱蔥蔥,氣候涼爽,是避暑勝地;秋冬(9 - 12月)秋天竹林金黃交錯,冬天可賞竹海晨霧,可依據自身喜好選擇遊玩時間。
- 景區面積較大,可選擇搭乘景區觀光車或索道,節省體力與時間。
- 可在景區內的特色竹屋住宿,體驗原生態生活。
注意事項
- 竹林深處蚊蟲較多,建議攜帶防蚊蟲噴霧。
- 部分徒步路線濕滑,建議穿著防滑鞋。
- 尊重自然,不破壞竹林,不隨意丟棄垃圾,保護景區環境。
交通
- 自駕:從成都、重慶、宜賓出發,約4 - 5小時可達。
- 高鐵 + 拼車:成都、重慶、宜賓均有直達蜀南竹海的班車。
- 長途大巴:成都、重慶、宜賓均有直達蜀南竹海的班車。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為全天。
門票
門票10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尋景區官方公眾號「蜀南竹海景区」,獲取最新動態或線上購票。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