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熊貓大道1375號。它是國家4A级旅遊景區,世界知名的大熊貓遷地保護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眾教育基地以及教育旅遊基地,同時也是「大熊貓遷地保護生態示範工程」。因致力於保護和繁育大熊貓、小熊貓等中國特有瀕危野生動物而聲名遠揚。基地總佔地面積達3570畝,其中擴建區面積為2535畝。其內部的大熊貓產房、飼養區、科研中心、熊貓醫院佈局合理,還有多處熊貓「別墅」錯落分佈在山林間。整個基地遵循並沿用原始地形地貌,利用山體沖溝及溪流形成山地溪谷多層次景觀帶,並依據熊貓主題特點,總體劃分為熊貓溪谷區、熊貓密林區、熊貓會客廳、熊貓別墅區。
歷史文化
20世紀80年代,邛崍山系冷箭竹開花枯死,部分大熊貓因缺食飢餓被救護並集中到成都動物園。1987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決定建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與成都動物園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同年3月基地破土動工,1988年完工。經過3期工程建設,先後建成大熊貓獸舍、運動場、飼料室、實驗室、獸醫院,以及供水、供電、通訊等設施,成為專門從事圈養大熊貓飼養、繁育、疾病防治及相關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大熊貓遷地保護示範基地。1990年後,成都基地與成都動物園分成兩個獨立實體單位 。
1991年10月,熊貓基地第二期擴建工程動工,1995年完工,建成模擬野外生態環境的大熊貓棲息地。1992年,基地內的成都大熊貓博物館開始建設。2000年,基地在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系統率先開展公眾保護教育工作,成立科普教育部。2014年10月1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熊貓谷」對外試開放,2015年4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 。
2019年,成都市第一次規委會審議通過「熊貓之都」總體策劃及概念性規劃方案。同年8月,基地內的成都大熊貓博物館新館開始佈展建設,並於2021年3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2019年9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擴建項目開工,2021年擴建項目完成後,基地總佔地面積進一步擴大。2021年3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LOGO正式發布。2022年1月1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擴建區預開園試運行 。
主要景點
大熊貓博物館
全球首個大熊貓主題互動展,展覽較系統地介紹了大熊貓的演化歷史、古今分佈概況、大熊貓野外生態習性等,還可體驗「熊貓醫生」VR手術模擬,讓人們全面認識大熊貓及大熊貓生存環境。


熊貓溪谷區
分佈著7個大熊貓館舍,包括4個圓形獸舍和3個卵石獸舍,館舍名字分別為「山月館」「雲月館」「秋月館」「望月館」「明月館」「江月館」「攬月館」。其中4個圓形獸舍位置較為集中,常常有較多大熊貓聚集在此。




熊貓塔
地標建築,高69.8米,共9層。塔形如雨後春筍,樓層空間採用芙蓉花為指引,登塔可俯覽熊貓基地全貌。



大熊貓太陽產房
這裡是幼年熊貓的生活區域,早上9:00前抵達,可拍攝熊貓幼崽攀爬木架的憨態,9:30還有免費志願者講解產房故事。



大熊貓月亮產房
是繁育大熊貓幼崽的核心區域,堪稱「熊貓寶寶的誕生搖籃」與「成長樂園」。這裡為大熊貓媽媽和幼崽提供恆溫、安全、舒適的環境,配備專業的醫療和飼養團隊。



大熊貓星星產房
是大熊貓母子與幼年熊貓的生活區域。館舍內有巨大的圓形展廳,遊客可360度全方位觀察大熊貓母子們的日常生活,旁邊還有階梯式座位。


小熊貓2號活動場
是小熊貓的散養區域,遊客可以在此近距離觀察小熊貓。該活動場每天14:00-15:00為加餐時間,此時可拍攝到小熊貓直立吃蘋果的萌態。



大熊貓1號別墅
是近距離觀察成年大熊貓自然生活的經典區域,這裡模擬野生棲息環境,竹林掩映下設有露天活動場、木質攀爬架及水池。


天鵝湖
特色人工湖,生活著白天鵝、黑天鵝、鴛鴦和赤麻鴨等鳥類,從尊重自然、保護環境角度出發進行設計和規劃,有成都市最佳觀鳥基地的美稱。


遊玩路線
從南大門進入的話,推薦路線為:熊貓銅像—大熊貓7號別墅—大熊貓5號別墅—大熊貓6號別墅(週一閉館)—大熊貓太陽產房—小熊貓2號活動場—大熊貓博物館(週一閉館) 。
要是從西大門進入,路線可以是:攬月館—江月館—明月館—望月館—雲月館—秋月館—山月館 。
由於基地面積較大,景點較多,建議遊客安排一整天的時間來遊玩,這樣能更從容地觀賞可愛的大熊貓以及其他動物,充分領略基地的魅力 。
遊玩建議
- 盡量選擇在工作日或者非節假日前往,以避開人流高峰,能更好地觀賞大熊貓,減少排隊時間 。
- 攜帶防曬用品和雨具,成都天氣多變,陽光強烈時注意防曬,遇雨天也能及時應對 。
- 穿著舒適的運動鞋,因為在基地內需要步行較長的距離,舒適的鞋子能讓遊玩更輕鬆 。
- 可以提前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餵食時間,在合適的時間前往觀看,能看到大熊貓更活躍的狀態 。
- 觀看大熊貓時,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嘩,避免驚擾到它們 。
注意事項
- 嚴禁投喂大熊貓及其他動物,基地內有專業的飼養人員進行餵養,遊客投喂可能會影響動物健康 。
- 禁止使用閃光燈拍攝,大熊貓的眼睛對光線較為敏感,閃光燈可能會對其造成傷害 。
- 遵循景區的遊覽路線指示,不要隨意離開指定路線,以免破壞景區生態環境或發生危險 。
- 注意個人財物安全,在人員密集的地方,保管好手機、相機等貴重物品 。
- 愛護景區環境,不隨地丟棄垃圾,保持景區的整潔衛生 。
交通
- 地鐵:乘坐3號線,在軍區總醫院B口或者熊貓大道A口出站,均有接駁車可前往熊貓基地大門(軍區總醫院方向的接駁車前往西大門,熊貓大道方向的接駁車前往南大門) 。
- 公交:到達玉壘路翠微路口站後,可從西大門進入景區 。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上午票入園時間為8:00 - 12:00;下午票入園時間為12:00 - 16:30 。以景區當天實際開放情況為準 。
門票
門票55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景區官方公眾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獲取最新動態或線上購票。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