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小河街1號 。其創建於1958年9月15日,掛成都中國皮影博物館牌子,是2006年國務院授牌的四川首家、成都唯一的國字號博物館,在2020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城市博物館 。
博物館新館佔地面積約17畝,總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公尺,展陳面積約2萬平方公尺 。共有九層,分為地面五層、地下四層,另設有百公尺觀景長廊,可將天府廣場的全景盡收眼底 。截至2023年,現有藏品221967(套),其中珍貴文物1399件(套) 。
歷史文化
1958年9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組建成都市地誌博物館籌備委員會,籌委會主任由著名作家、時任成都市副市長李劼人擔任,館址設於大慈寺內,負責成都市文物的徵集、調查、發掘和保管工作。1974年,成都市文化局成立了成都市文物管理處,辦公地點設在文殊院內,恢復了原地誌博物館的文博業務工作。
1982年,成都市整合相關文物管理機構組建成都市博物館,館址選定在成都市東風路大慈寺,並於1984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2004年12月,成都市博物館遷出大慈寺,在琴臺大廈過渡辦公,進行數據庫建設及藏品檔案整理,並籌備新館建設。
2009年7月,成都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優化後的成都博物館新館建築設計方案,9月,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完成奠基;2010年1月,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准成都博物館新館立項,新館建設工作正式全面啟動。2016年6月,成都博物館新館面向公眾試運行,並於當年9月15日開館。2020年初步完成了基礎性智慧博物館和資訊化建設工作。
主要景點
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古代篇)
位於展館二樓和三樓,是成都通史陳列的重要部分。其中,二樓的「九天開出一成都:先秦時期的成都」展廳,以先秦時期蜀文化發展脈絡為主線,透過240餘件精品文物,如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寶墩文化古城址群相關文物、三星堆遺址及金沙遺址文物等,展現先秦古蜀文明,還利用場景復原、沙盤模型等形式介紹古蜀人生活。



二樓還有「西蜀稱天府: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成都」展廳,展示這一時期的成都,以漢代文物居多,介紹了當時成都作為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繁榮,以及在三國格局、絲綢之路中的地位等。



三樓的「喧然名都會:隋唐五代宋元時期的成都」展廳,有文物600餘件/套,體現了成都在這一時期的繁華,如隋唐時「揚一益二」的盛況等,還有相關藝術品展項和微縮場景。



三樓的「丹樓生晚輝:明清時期的成都」展廳,展示明蜀王府建築構件及模型等,反映明清時期成都作為四川省會的重要地位和繁榮景象。



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近世篇)
位於博物館四樓,透過文物展現近代時期的成都,介紹成都作為保路運動的重要策源地、抗戰大後方的戰略重鎮、解放大西南的主要戰場的歷史。



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民俗篇)
位於博物館四樓,分為老街巷往事、川人尚滋味、歲時遨遊樂、茶館小成都四個單元,透過街巷、飲食、遊賞、茶館四大板塊,串聯起生活民俗、生產民俗等內容,體現成都獨特人文氣質與精神風貌。



影舞萬象:中國皮影展
位於博物館五樓,精選近兩千件(套)極具代表性與獨特性的文物進行展覽,是國內首次對中國皮影木偶進行系統梳理和全面展示。成都博物館策展團隊與中法展陳團隊等深度合作,以國際化展陳藝術語言詮釋傳統傀儡戲藝術,展廳還設有多個自主創作的故事、劇目和多媒體。



偶戲大千:中國木偶展
位於博物館第五層展廳北側,面積400餘平方公尺,展品實物200餘件。展覽追溯中國木偶歷史,介紹提線木偶戲、杖頭木偶戲等目前仍流傳的木偶戲種類的分佈與特點,以及木偶表演和造型藝術的發展,還有相關製作和表演藝術家的介紹。



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
位於博物館一樓,是成都博物館建館以來首個自然類主題展覽,展出300餘件動物標本,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不同大陸多樣物種和生態系統的特徵及背後故事,闡述人與自然的關係。



遊玩路線
若時間較為充裕,可從一樓的「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開始參觀,了解多樣物種和生態系統。接著前往二樓,依次參觀「九天開出一成都:先秦時期的成都」「西蜀稱天府: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成都」展廳,感受古蜀文明與早期成都的發展。再到三樓,欣賞「喧然名都會:隋唐五代宋元時期的成都」「丹樓生晚輝:明清時期的成都」展廳的文物,領略不同朝代成都的繁華。而後前往四樓,參觀「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近世篇)」與「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民俗篇)」,了解近代成都歷史與民俗文化。最後到五樓,參觀「影舞萬象:中國皮影展」和「偶戲大千:中國木偶展」。若時間有限,可重點參觀二樓和三樓的「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古代篇)」以及四樓的民俗篇展廳,快速掌握成都的歷史文化精華。
遊玩建議
- 提前在成都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或官網查閱近期展覽資訊與相關活動,以便更好地規劃參觀路線。
- 盡量避開節假日與週末的高峰時段,如此能更舒適地欣賞展品,減少排隊等待時間。若在高峰時段前往,建議提前抵達博物館排隊領票或預約。
- 可租用講解器或參加博物館定時的免費講解,更深入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故事。免費講解時間通常為每日10:00、14:00,具體以博物館當日安排為準。
- 館內參觀時間較長,建議穿著舒適的鞋子。同時,館內設有休息區域,可適時休息。
- 可攜帶筆記本與筆,記錄下感興趣的文物資訊或個人參觀感悟。
注意事項
- 遵守博物館的參觀秩序,勿大聲喧嘩,保持安靜的參觀環境。
- 嚴禁觸摸文物與破壞展覽設施,部分文物對光線敏感,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具體以館內標示為準。
- 館內禁止吸菸、飲食,可在館外指定區域進食飲水。
- 帶小孩的遊客需妥善看護孩童,避免孩童在館內奔跑、打鬧,以防影響其他遊客或損壞文物。
- 如遇緊急情況,服從館內工作人員的指揮安排。
- 妥善保管個人財物,尤其在人員密集區域與使用儲物櫃時,避免財物遺失。
交通
- 地鐵:可搭乘成都地鐵1號線、2號線,在天府廣場站下車,從對應出口出站後步行即可抵達。
- 公車:有多條公車路線可達,如1路、4路、5路、16路、37路、55路、56路、61路等,在天府廣場東、西、南、北站下車後,步行前往博物館。
- 自駕:自駕前往的遊客,博物館週邊有停車場可供停車,但在節假日等高峰時段,停車可能較為緊張,建議提前規劃出行時間。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開放,冬季(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開放時間為09:00-20:00,每晚閉館前1小時停止入館;夏季(5月1日至10月31日)開放時間為09:00-21:00,每晚閉館前1小時停止入館。週一(法定節假日除外)、除夕及正月初一全天閉館。
門票
免費開放。
可在微信中搜尋景區官方公眾號「成都博物馆」,獲取最新動態或線上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