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道海子景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青河縣東北部,距青河縣城約140公里,地處阿爾泰山南麓。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核心區域以三個高山湖泊(花海子、中海子、邊海子)為中心,呈「一」字形分佈,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是新疆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群之一。景區自然景觀壯美,兼具草原、森林、湖泊、冰川等多樣生態,夏季平均氣溫15-20℃,是避暑勝地;冬季銀裝素裹,適合冰雪觀光。
歷史文化
三道海子是新疆乃至全國重要的考古遺址富集區,承載著深厚的草原文化底蘊。景區內分佈著大量青銅時代至隋唐時期的古墓葬、石堆墓、鹿石等遺跡,其中最著名的是「三道海子石堆墓」,據考證為公元前5世紀左右的遊牧民族首領墓葬,石堆直徑達76米,高約8米,由數萬塊巨石堆砌而成,被稱為「草原金字塔」。鹿石上雕刻的原始圖騰和動物紋樣,反映了古代遊牧民族的宗教信仰與生活場景,是研究歐亞草原文明的重要實物資料。此外,景區還流傳著成吉思汗西征途經此地的傳說,增添了歷史神秘感。
主要景點
花海子
三道海子中面積最大的湖泊,湖面約3平方公里,因湖畔夏季盛開金蓮花、鳶尾花等野花而得名。湖水清澈碧藍,周圍雪山環抱,倒映成趣,是攝影和徒步的核心區域。
中海子
海拔約2650米,湖面呈橢圓形,面積約1.2平方公里。湖中有小島,棲息著野鴨、天鵝等水鳥,湖邊分佈著多座鹿石和石堆墓,歷史與自然景觀交融。
邊海子
最小的湖泊,面積約0.5平方公里,緊鄰冰川融水溪流,水質冰涼純淨。湖畔草甸豐美,是夏季牧民放牧的草場,可體驗哈薩克族遊牧生活。
三道海子石堆墓
景區核心歷史遺跡,巨型石堆墓群由主墓和數十座陪葬墓組成,主墓直徑76米,高8米,石塊重量達數噸至數十噸,其建築工藝和規模至今成謎,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美食
手抓肉
選用當地哈薩克族牧民放養的阿勒泰大尾羊,肉質鮮嫩,以清水燉煮後蘸鹽或蒜泥食用,保留原始肉香,是景區周邊牧家樂的招牌菜。
馬奶酒
哈薩克族傳統飲品,用新鮮馬奶發酵製成,口感酸甜微醺,酒精度約3-5度,夏季飲用可解暑解渴,景區內部分牧戶提供現釀馬奶酒體驗。
包爾薩克
油炸麵食品,呈三角形或圓形,外酥裡軟,常搭配奶茶食用,是哈薩克族早餐或下午茶的常見點心,景區餐飲點均有供應。
米腸子面肺子
新疆特色小吃,用羊腸和羊肺填入米、面等食材煮熟,切片後淋上辣油和醋,口感獨特,景區附近的青河縣城餐館可品嘗到地道風味。
門票
景區門票28元/人。以景區實際價格為準。截止2025年05月21日,在微信中並沒有搜索到景區官方公眾號。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最佳遊覽期為6-9月(夏季);冬季(11月-次年3月)部分道路積雪封閉,需四驅車或雪地摩托通行。
遊玩路線
一日遊:景區入口→花海子(徒步或騎馬,約2小時)→中海子(參觀鹿石與石堆墓,約1.5小時)→邊海子(體驗遊牧文化,約1小時)→返程。 深度遊(2-3日):首日同上,次日前往周邊冰川遺址徒步,夜宿湖畔氈房;第三日參觀三道海子石堆墓群,午後返程。
交通
- 自駕:從青河縣城出發,沿S228省道向北至查干郭勒鄉,轉鄉道至景區,全程約140公里,車程4-5小時(部分為砂石路,建議SUV)。
- 包車:青河縣城有旅遊包車服務,往返費用約800-1000元,含司機嚮導。
- 徒步/騎馬:若從查干郭勒鄉出發,可選擇徒步或租賃馬匹(約80公里,2-3日行程),需提前準備露營裝備。
必玩景點
- 花海子:新疆海拔最高湖泊之一,湖光山色絕美,適合攝影和休閒漫步。
- 三道海子石堆墓:草原文明的神秘遺跡,感受古代遊牧民族的建築智慧與歷史滄桑。
- 中海子鹿石群:近距離觀賞青銅時代原始雕刻,瞭解歐亞草原文化符號。
遊玩建議
- 夏季攜帶防風外套、防曬霜、墨鏡,晝夜溫差達10℃以上;冬季備足羽絨服、雪地靴等保暖裝備。
- 高海拔地區徒步需量力而行,建議攜帶葡萄糖口服液預防高原反應(海拔約2500米)。
- 尊重當地哈薩克族習俗,進入氈房前需脫鞋,避免隨意拍攝牧民和宗教場所。
- 提前下載離線地圖,景區內無手機訊號,建議結伴出行並告知當地人行程路線。
注意事項
- 景區內無固定餐飲和住宿,需提前備足食物和飲用水,住宿可選擇湖畔氈房(需提前預約)。
- 保護湖泊生態,禁止垂釣、游泳及亂扔垃圾,違者可能面臨500-2000元罰款。
- 參觀文物遺跡時請勿攀爬或破壞石堆、鹿石,遵守「只拍照、不觸碰」原則。
- 夏季警惕山區天氣突變,遇暴雨或雷電需及時到安全區域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