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景區 - 遼寧旅遊景區

千山景區 - 遼寧旅遊景區
千山景區 - 遼寧旅遊景區

千山景區位於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素有「東北明珠」「遼東第一山」之稱,因相傳有九百九十九座山峰而得名。景區以峰秀、石峭、谷幽、廟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稱,兼具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總面積達125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約44平方公里。區內最高山峰為仙人臺,海拔708.3米,是遼東半島的第二高峰。千山屬長白山支脈,地質構造以花崗岩為主,歷經億萬年風化侵蝕形成了眾多奇特的地貌景觀,如一線天、夾扁石、無根石等。景區內現存寺廟38座,其中唐代建的祖越寺、遼代建的大安寺、金代建的香岩寺、明代建的無量觀等被稱為「千山五大禪林」,是東北佛教、道教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和信徒前來觀光朝聖。

歷史文化

千山的開發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當時已有先民在此活動。商周時期,千山地區屬幽州,是古代遼東文化的重要區域。

佛教文化在千山的傳播始於東晉時期,唐代已初具規模,祖越寺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建築,現存的唐代佛教造像殘碑見證了當時的宗教盛況。遼金時期,千山成為佛教聖地,香岩寺、大安寺等寺廟相繼建成,僧侶雲集,香火旺盛。明代,道教傳入千山,無量觀的修建標誌著佛道兩教在千山共存共榮的局面形成,此後數百年間,兩教文化相互融合,留下了大量碑刻、摩崖題字等文化遺跡,如無量觀的「直上青天」石刻、龍泉寺的「吐符應生」匾額等。

清代,千山受到皇家重視,康熙、乾隆等皇帝曾遊歷千山,留下了諸多詩詞題詠。近代以來,千山作為東北重要的宗教文化和風景名勝區,得到了持續保護與開發。1982年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7年晉升為國家AAAAA级旅遊景區。如今,千山不僅是自然與人文的結合體,其豐富的宗教建築、碑刻文化也為研究東北地方史、宗教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主要景點

仙人臺

仙人臺是千山的主峰,海拔708.3米,因山頂有一巨石形似仙人坐臥而得名。登頂可俯瞰千山全貌,晴天時能遠眺渤海灣。山頂現存有遼代古塔一座,高7米,為六角形實心磚塔,塔身刻有佛教經文,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無量觀至仙人臺的登山步道長約5公里,沿途有「天上天」「一步登天」等險峻景觀,其中「一線天」由兩塊巨石夾峙而成,縫隙僅容一人側身通過,最窄處寬約0.5米。

無量觀

無量觀是千山道教的核心場所,始建於明代崇禎六年(1633年),由道教全真派道士劉太琳創建,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觀內主要建築有三官殿、老君殿、玉皇閣等,均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其中,玉皇閣位於觀內最高處,建築面積約80平方米,登閣可俯瞰觀內全景。無量觀內保存有大量明清時期的碑刻,如「太極石」上的道家符咒石刻、「木魚石」上的題詩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觀外的「夾扁石」景觀尤為奇特,兩塊巨石呈V字形傾斜,遊人需側身收腹才能通過,石上刻有「夾扁石」三字,為清代所題。

龍泉寺

龍泉寺是千山「五大禪林」之首,始建於唐代,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重修,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寺廟因附近有一清泉(龍泉)而得名,泉水常年不涸,水溫恆定在10℃左右。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法王殿、藏經閣等,其中大雄寶殿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高5米,為明代銅鑄鎏金工藝。龍泉寺周圍古松眾多,其中「蟠龍松」樹齡逾800年,樹幹盤曲如龍,冠幅達20平方米。寺內保存有金代至清代的碑刻20餘通,記載了寺廟的興衰歷史。

大安寺

大安寺位於千山南部,始建於遼代,明代重建,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因地處深山,環境清幽,有「千山靜土」之稱。寺內主要建築有韋馱殿、觀音殿、地藏殿等,均為硬山式建築。大安寺的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寺旁的「通明山」因山頂有一透天石洞而得名,洞高約3米,寬2米,站在洞內可看到對面山峰。寺內的「石棚」是天然形成的巨石平臺,面積約50平方米,傳說曾是僧人打坐的場所。

香岩寺

香岩寺始建於金代,位於千山中部,因寺內古松與岩石散發香氣(實為松香與岩石礦物質結合的氣味)而得名,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寺內建築以大悲殿為核心,殿內供奉的千手觀音像高6米,為清代木雕作品。香岩寺周圍多奇岩怪石,如「金龜望月」「巨象飲水」等,形態逼真。寺後的「仙人洞」深約30米,洞內石壁上刻有金代僧人題字。

美食

千山老豆腐

千山老豆腐是當地特色美食,選用千山山泉浸泡的黃豆,經石磨研磨、鹽鹵點制而成,質地細嫩,豆香濃郁。食用時搭配特製鹵汁(由香菇、木耳、蝦皮等熬製)和韭菜花、辣椒油等調料,口感滑嫩,鹹香可口。景區內的農家樂每份售價約15元,推薦搭配玉米餅食用,更具農家風味。

鞍山肉棗

鞍山肉棗是遼寧傳統風味小吃,因形似紅棗而得名,在千山景區周邊餐館常見。選用豬瘦肉為主料,切成細條後加入醬油、糖、料酒等調料腌制,再經風乾、熏制而成,色澤紅亮,肉質緊實,鹹甜適中。真空包裝的肉棗在景區特產店有售,每500克價格約40元,適合作為伴手禮。

千山燉雞

千山燉雞選用當地散養的土雞,配以千山特產的榛蘑、粉條,用陶鍋慢燉2小時以上,雞肉酥爛,湯汁濃郁。景區內的「山味餐館」每份售價88元,選用的土雞重量約1.5公斤,足夠3-4人食用,是遊客體驗農家菜的首選。

周邊美食

距離千山景區約5公里的鞍山市鐵東區「美食街」有多家特色餐館。推薦「老鞍山菜館」,主打東北家常菜,招牌菜鍋包肉(38元/份)、地三鮮(28元/份)口味地道;「海鮮大排檔」則提供新鮮的渤海灣海鮮,如蒜蓉粉絲蒸扇貝(6元/個)、辣炒花蛤(25元/份),人均消費約60元。

門票

門票76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千山景区」,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隨季節調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為7:00-17:30(16:30停止入園);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為8:00-16:30(15:30停止入園)。各寺廟開放時間與景區一致,索道運行時間為8:00-17:00(淡季縮短至16:00)。

遊玩路線

推薦一日遊路線:上午7:30從景區正門入園,乘坐觀光車至無量觀(約15分鐘),遊覽無量觀及周邊「夾扁石」「太極石」等景觀(約2小時);9:30沿步道前往天上天景區,體驗「一線天」「一步登天」等險峻景觀(約1.5小時);11:00乘坐天上天索道至五佛頂(約10分鐘),登頂五佛頂俯瞰群山(約1小時);12:00在五佛頂附近的休息區用餐(可自帶幹糧或購買簡餐);13:30步行至龍泉寺,參觀古寺及「蟠龍松」(約1.5小時);15:00前往仙人臺方向,遊覽沿途自然景觀(約1.5小時);16:30返回景區正門,途中可在特產店選購紀念品。全程步行約10公里,體力不足者可適當減少景點。

交通

  • 公交:鞍山市內乘坐8路、17路、25路公交至「千山風景區」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至正門,車程約40分鐘,票價2元。
  • 自駕:從鞍山市中心出發,沿千山東路向東行駛約12公里,耗時約25分鐘;景區停車場收費標準為小型車10元/次,大型車20元/次,旺季車位緊張,建議早到。
  • 旅遊專線:瀋陽市內有至千山的一日遊專線,含往返交通和門票,價格約150-180元/人,可在瀋陽站、瀋陽北站附近的旅行社報名。
  • 高鐵:乘坐高鐵至鞍山站後,轉乘8路公交即可到達景區,高鐵車程從瀋陽出發約30分鐘,票價30元。

必玩景點

  • 仙人臺:千山主峰,海拔708.3米,登頂可俯瞰全景,遼代古塔為標誌性景觀。
  • 無量觀:千山道教核心,「夾扁石」「木魚石」等景觀與道教建築相映成趣,文化底蘊深厚。
  • 龍泉寺:「五大禪林」之首,唐代古剎與千年古松、龍泉構成清幽意境,適合靜心遊覽。
  • 天上天景區:以「一線天」「一步登天」等險峻地貌為特色,是登山探險的熱門區域。

遊玩建議

  • 建議遊玩時間1天,最佳遊覽季節為5-10月,此時植被繁茂,氣候適宜;冬季可觀賞雪景,但部分路段較滑,需注意安全。
  • 登山前需準備舒適的運動鞋、防曬用品,夏季建議攜帶遮陽帽、水壺(景區內有多處飲水點),冬季需穿防滑鞋並攜帶保暖衣物。
  • 景區內餐飲價格較高,可自帶麵包、水果等幹糧,在休息區用餐;若想品嘗當地特色,推薦在景區外的農家樂用餐。
  • 體力較弱者可合理利用觀光車和索道,減少步行距離;景區內設有多個休息亭,可隨時停下休息。
  • 建議提前下載景區電子地圖,標註必玩景點,避免走回頭路;周末和節假日遊客較多,建議錯峰出行(如工作日或早到景區)。

注意事項

  • 登山時需遵守「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尤其在「一線天」「夾扁石」等險峻路段,需依次通過,切勿擁擠。
  • 景區內禁止吸煙、亂扔垃圾,嚴禁攀折花木、刻畫岩石,違者將面臨罰款。
  • 進入寺廟需遵守宗教禮儀,不喧嘩、不觸摸佛像,拍照時關閉閃光燈。
  • 雨季(7-8月)可能出現滑坡等地質災害,需關注天氣預報,避免在惡劣天氣登山;景區內設有應急避難所,遇突發情況可前往躲避。
  • 景區醫療點位於無量觀附近,提供簡單醫療服務。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