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古城以保存完好的城牆、街巷、民居、店鋪和寺廟等古建築群為核心特色,展現了明清時期中國北方城市的建築風格和市井生活風貌,被譽為「中國古代城市的活化石」。平遙古城城牆周長6163米,高10米,頂寬3—6米,底寬9—12米,設有6座城門、4座角樓、72座敵樓,城牆內面積約2.25平方公里,城內保存有3797處傳統四合院民居,其中400餘處保存完整,街道格局呈「土」字形,由4條大街、8條小街和72條小巷構成,完整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城市佈局。
歷史文化
平遙古城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周時期,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平遙為古陶地,是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據點。北魏太武帝時期(424年—452年),改名為平遙縣,此後名稱沿用至今。
明清時期,平遙憑藉發達的金融業成為中國北方的商業重鎮,尤其是清代中期,平遙票號興起,成為中國近代金融業的發源地之一。當時城內先後誕生了日升昌、蔚泰厚等22家票號,佔全國票號總數的一半以上,業務遍布全國30多個城市及海外,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其先進的經營管理制度和金融理念對中國近代金融業發展影響深遠。
平遙古城的建築融合了軍事防禦與民用生活的功能,城牆、街巷、廟宇、票號、民居等建築形式多樣,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和建築藝術的高超水平。1986年,平遙古城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因其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格局和豐富的文化遺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另一座為麗江古城)。
主要景點
平遙城牆
平遙城牆是平遙古城的核心標誌,始建於西周,明洪武三年(1370年)大規模重修,現存城牆為明清時期遺存。城牆周長6163米,高10米,頂寬3—6米,底寬9—12米,牆體以土夯築,外包磚石,堅固異常。城牆上設有垛口3000個、敵樓72座,象徵孔子的3000弟子和72賢人。城牆共有6座城門,每座城門均建有甕城,甕城呈方形或長方形,設有重門,具有強大的防禦功能。遊客可從迎薰門(南門)、拱極門(北門)等入口登上城牆,沿城牆漫步,俯瞰古城全貌,全程步行約需2—3小時,也可選擇乘坐景區內的電瓶車(每段10元)代步。
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票號位於古城西大街,成立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是中國第一家專營匯兌、存放款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票號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坐南朝北,由三進院落組成,整體建築為明清風格,佈局嚴謹,分為櫃房、賬房、客房、掌櫃房、金庫等功能區域,體現了票號經營的專業性和安全性。院內保存有當年的匯票、賬冊、印章等珍貴文物,展示了票號的經營流程和管理制度。其中,票號的防偽技術尤為精湛,匯票上的字跡、印章和暗號組合獨特,在當時幾乎無法偽造。日升昌票號的成功帶動了平遙票號業的興起,鼎盛時期年匯兌額達數千萬兩白銀。
平遙縣衙署
平遙縣衙署位於古城西南部,始建於北魏,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重建,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衙之一,佔地面積2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700多平方米。縣衙署坐北朝南,遵循「前朝後寢」的佈局,由中軸線、東軸、西軸三部分組成,中軸線依次為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等,東軸為庖廚、書房等,西軸為牢獄、公廨等。大堂是縣衙署的核心建築,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高11米,是知縣審理重大案件的場所,堂前設有「公生明」牌坊,象徵公正廉明。縣衙內還設有監獄,分為內監、外監和女監,保存有當年的刑具等實物,是研究中國古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實物遺存。每天定時有模擬知縣升堂的表演,吸引眾多遊客觀看。
文廟
平遙文廟位於古城東南隅,始建於唐貞觀初年,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遺存,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廟之一,也是山西省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築群。文廟佔地面積40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由欞星門、泮池、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等建築組成,佈局嚴謹,氣勢恢宏。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高15米,單檐歇山頂,殿內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塑像,殿外月台寬敞,是祭祀孔子的場所。文廟內保存有大量的碑刻,其中以「七十二賢」碑和「孔子聖跡圖」碑最為珍貴。此外,文廟內還設有中國科舉博物館,展示了從隋至清的科舉制度文物,包括考卷、科舉器具等,是了解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窗口。
清虛觀
清虛觀位於古城東大街,始建於唐顯慶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觀,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名為清虛觀,是平遙古城內最大的道教宮觀。觀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山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宮等建築組成,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重建。龍虎殿內供奉青龍、白虎神像,高大威嚴;三清殿是觀內的主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殿內供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塑像。觀內保存有大量的道教雕塑和壁畫,其中元代的「玄武大帝」塑像和明代的壁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清虛觀現為平遙縣博物館,展出古城歷史、民俗等方面的文物,是了解平遙文化的重要場所。
城隍廟
平遙城隍廟位於古城東北隅,始建於北魏,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重建,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佔地面積7300多平方米。城隍廟坐北朝南,由山門、戲樓、獻殿、正殿、寢宮等建築組成,建築風格融合了道教和民間信仰元素。戲樓與山門相連,坐南朝北,與正殿相對,是舊時祭祀城隍時演戲的場所,戲樓建築精巧,木雕、磚雕工藝精湛。正殿供奉城隍爺塑像,兩側為判官、小鬼等神像,寢宮為城隍爺休息之所。城隍廟內的木雕、石雕、磚雕被譽為「三絕」,尤其是獻殿的木雕雀替,造型精美,寓意吉祥。每年農曆五月二十七為城隍爺誕辰,古城內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和廟會,熱鬧非凡。
美食
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是平遙縣的傳統名菜,歷史悠久,起源於漢代,明清時期成名,以肉質鮮嫩、醇香可口、色澤紅潤而聞名全國,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平遙牛肉的製作工藝獨特,選用當地飼養的優質黃牛,經過屠宰、分割、醃製、煮熟、晾曬等多道工序,其中醃製時使用鹽、花椒等調料,煮熟後用老湯浸泡,形成了獨特的風味。正宗的平遙牛肉色澤暗紅,肉質緊實,切開後紋理清晰,可直接切片食用,也可用於炒菜、涼拌等。在平遙古城內,多家老字號店鋪出售平遙牛肉,如「冠雲」「雲青」等,價格根據品質不同,每斤約80—150元不等,是遊客饋贈親友的佳品。
平遙碗托
平遙碗托是平遙縣的傳統小吃,又稱「碗秃子」,起源於清代,以蕎麥面為原料製作而成。製作時,將蕎麥面加水調成糊狀,倒入碗中蒸熟,冷卻後脫模,形成圓形的碗托,口感柔韌爽滑。碗托的食用方法多樣,可涼拌,加入醋、醬油、蒜泥、辣椒油等調料;也可熱炒,與豆芽、肉絲等同炒,味道鮮香。在古城內的小吃攤和餐館均可品嘗到碗托,價格實惠,每份約5—8元,是平遙人喜愛的日常小吃。
栲栳栳
栲栳栳是山西北部的傳統面食,在平遙也極為常見,因形狀像栲栳(一種竹製的容器)而得名。栲栳栳以莜麥面為原料,將麵團搓成細條,卷成圓筒狀,放入蒸籠蒸熟,口感筋道有嚼勁。食用時,可蘸以西紅柿醬、肉醬、醋調和的調料,也可與肉、菜一起燴煮。在平遙古城內的餐館,一份栲栳栳價格約15—25元,是當地群眾的日常主食之一,體現了北方面食的特色。
周邊美食——太谷餅
太谷餅是晉中市太谷區的傳統糕點,距平遙古城約80公里,是周邊值得品嘗的美食。太谷餅以麵粉、糖、油為主要原料,經制坯、烘烤等工序制成,呈圓形,色澤金黃,口感酥軟香甜,入口即化,具有濃郁的麥香。太谷餅歷史悠久,創製於清代,曾作為貢品進獻宮廷,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平遙古城的特產店或太谷區的店鋪均可購買到太谷餅,價格約2—3元/個,便於攜帶,是饋贈親友的不錯選擇。
門票
通票125元/人(僅含城內景點)。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平遥古城景区」,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供遊客自由進出。古城內各收費景點的開放時間為:4月1日—10月31日8:00—18: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7:30。部分景點如平遙縣衙署會在特定時間舉行表演活動,具體表演時間以景區當天公告為準。建議遊客合理安排時間,盡量在景點開放時間內前往參觀,避免錯過遊覽機會。
遊玩路線
建議遊玩路線(2日遊):第一天上午抵達平遙古城,從迎薰門進入古城,先登上平遙城牆(遊覽約2小時),俯瞰古城全貌;隨後前往日升昌票號(遊覽約1小時),了解中國古代金融業的發展。中午在古城內品嘗平遙牛肉、碗托等特色美食。下午參觀平遙縣衙署(遊覽約1.5小時),觀看模擬升堂表演;之後前往城隍廟(遊覽約1小時),欣賞精美的木雕、磚雕。當晚住宿古城內的客棧,體驗古城夜景。
第二天上午遊覽文廟(遊覽約1.5小時),感受儒家文化的氛圍;隨後參觀清虛觀(遊覽約1小時),了解道教文化。中午在古城內用餐。下午可在古城的西大街、南大街漫步,欣賞明清風格的店鋪建築,購買平遙牛肉、太谷餅等特產;也可選擇參觀古城內的民俗博物館等小眾景點。傍晚結束行程。若時間充裕,可增加一天時間前往周邊的喬家大院(距平遙約40公里)或王家大院(距平遙約65公里)參觀,感受晉商大院文化。
交通
- 長途汽車:太原建南汽車站有直達平遙古城的長途汽車,每天7:00—18:30每30分鐘一班,車程約2小時,票價35元/人;晉中榆次客運站至平遙古城每小時一班,車程約1.5小時,票價25元/人;大同至平遙古城每天3班,車程約4小時,票價80元/人。
- 火車:平遙火車站位於古城東北約1公里處,距古城步行約15分鐘。北京、太原、西安等地有直達平遙站的火車,其中太原至平遙站約1.5小時,硬座票價16.5元;北京至平遙站約6小時,硬座票價72元。此外,平遙古城站(高鐵站)位於古城西約10公里處,有高鐵連接太原、西安等城市,太原南至平遙古城站約40分鐘,二等座票價28元,從平遙古城站可乘坐公交108路(3元/人)或計程車(約20元)前往古城。
- 自駕:從太原出發,沿京昆高速(G5)向南行駛,至平遙出口下,全程約100公里,車程約1.5小時;從北京出發,沿京昆高速(G5)向南行駛,至平遙出口下,全程約550公里,車程約6小時。古城內禁止社會車輛進入,遊客需將車停放在古城外的停車場,收費標準為5元/小時,24小時內最高收費30元。
必玩景點
- 平遙城牆: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城牆之一,周長6163米,高10米,可俯瞰古城全貌,步行全程約2—3小時,是古城的標誌性景點。
- 日升昌票號:中國第一家票號,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展示了古代金融業的運作模式,被譽為「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遊覽時間約1小時。
- 平遙縣衙署: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衙之一,佔地面積26000多平方米,有「小故宮」之稱,每天有模擬升堂表演,遊覽時間約1.5小時。
- 文廟: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廟之一,佔地面積40000多平方米,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築和碑刻,是了解儒家文化的重要場所,遊覽時間約1.5小時。
遊玩建議
- 古城內街巷縱橫,建議提前下載地圖或在遊客中心領取紙質地圖,避免迷路;也可僱用當地導遊(全天約150元),深入了解古城歷史文化。
- 古城內住宿以明清風格的客棧為主,價格因房型和季節而異,經濟型客棧約150—300元/晚,中高檔客棧約400—800元/晚,旺季(5—10月、節假日)需提前3—5天預訂。
- 品嘗平遙牛肉建議選擇「冠雲」等知名品牌,在正規店鋪購買,避免在流動攤販處購買假冒產品;購買時注意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 若計劃參觀周邊的喬家大院或王家大院,建議當天往返,可在平遙古城客運站乘坐前往祁縣(喬家大院所在地)或靈石縣(王家大院所在地)的班車,票價分別為15元/人和25元/人。
- 古城內部分路段為石板路,建議穿舒適的平底鞋,避免穿高跟鞋,以免行走不便。
注意事項
- 古城內禁止機動車通行(景區工作車輛除外),遊客需步行或乘坐景區內的人力三輪車(起步價5元,按距離收費),注意選擇有正規標識的三輪車,避免被宰。
- 古城內部分古建築年代久遠,參觀時需遵守規定,不隨意觸摸文物、攀爬建築,不在禁止拍照的區域拍照。
- 古城內商鋪眾多,購買特產時建議貨比三家,適當議價,尤其是古玩、手工藝品等,需謹慎辨別真偽。
- 夏季古城內氣溫較高,需注意防曬、防暑,攜帶遮陽帽、防曬霜等物品;冬季氣溫較低,需注意保暖。
-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古城內仍有居民居住,遊覽時避免大聲喧嘩,不打擾居民正常生活。
- 古城內消防設施完善,但古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嚴禁吸煙、使用明火,違者將面臨罰款或其他處罰。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