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古鎮 - 浙江旅遊景區

南潯古鎮 - 浙江旅遊景區
南潯古鎮 - 浙江旅遊景區

南潯古鎮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等榮譽稱號的獲得者。景區總面積34.27平方公里,其中古鎮區面積約1.09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0.88平方公里。南潯古鎮有著獨特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既有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又有不少融合了西方建築元素的豪宅莊園,被譽為「江南第一鎮」。古鎮內保留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建築,現存有張石銘舊宅、劉氏梯號、嘉業堂藏書樓等眾多歷史建築,這些建築見證了南潯「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富商傳奇,也讓古鎮成為研究江南水鄉文化和近代商業史的重要實物載體。

歷史文化

南潯古鎮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當時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南潯屬吳地,後歸越,秦統一後屬烏程縣。南宋時期,因戰亂導致人口南遷,南潯逐漸形成市集,開始顯現繁榮景象。

明清時期,南潯憑藉便利的水路交通和蠶絲業的興盛,成為江南蠶絲名鎮,經濟迅速崛起,出現了以「四象」(劉鏞、張頌賢、龐雲鏳、顧福昌)為代表的一批巨商富賈。這些富商不僅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還注重文化教育,修建了大量園林、藏書樓、學堂等,使得南潯在經濟繁榮的同時,文化也日益昌盛,形成了獨特的「儒商文化」。

近代以來,南潯商人積極拓展海外貿易,接觸西方文化,在古鎮內建造了許多中西合璧的建築,如張石銘舊宅、劉氏梯號等,這些建築成為南潯古鎮區別於其他江南古鎮的顯著特色。抗日戰爭時期,南潯古鎮雖遭受一定破壞,但大部分歷史建築得以保留。

如今,南潯古鎮在保護歷史風貌的基礎上發展旅遊業,成為展示江南水鄉文化和近代商業文明的重要窗口,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建築風格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探訪。

主要景點

張石銘舊宅

張石銘舊宅是南潯古鎮中最具代表性的中西合璧建築之一,建於1899年至1906年間,佔地面積65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是南潯「四象」之一張頌賢之孫張石銘的故居。舊宅坐西朝東,分為中式住宅區、西式洋樓和花園三部分。中式部分有五進院落,遵循傳統的江南民居佈局,木雕、磚雕、石雕工藝精湛,尤其是第三進大廳的「百壽圖」磚雕,堪稱一絕。西式洋樓則採用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設有舞廳、壁爐、吊燈等西方元素,是當時南潯最豪華的住宅之一。宅內還收藏了大量的古玩字畫、傢具瓷器,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劉氏梯號

劉氏梯號又稱「紅房子」,是南潯「四象」之首劉鏞的三子劉安泩的舊居,建於1905年,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因其中西合璧的紅色磚樓而得名,整座建築由南、中、北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中式傳統廳堂,中部為西洋樓,北部為花園。西洋樓採用羅馬式立柱和拱券,牆面為紅色清水磚,頂部有巴洛克風格的裝飾,是江南地區少見的大規模西式建築。園內種植了眾多名貴花木,與建築相映成趣,展現了主人對中西文化的融合與追求。

嘉業堂藏書樓

嘉業堂藏書樓建於1920年至1924年,是劉鏞的孫子劉承干所建,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藏書最豐富的私家藏書樓之一。藏書樓坐北朝南,平面呈「口」字形,由兩進院落組成,主要建築有嘉業堂、宋四史齋、詩萃室等。樓內曾藏書60萬卷,其中不少是宋元珍本、稿本、抄本等珍貴文獻,尤以收藏地方志最為豐富,達1200多種。藏書樓的命名與溥儀所賜「欽若嘉業」九龍金匾有關,建築本身融合了江南園林風格與傳統書院特色,庭院內假山、水池、花木點綴,環境清幽,是文人學者嚮往的治學之地。1981年,嘉業堂藏書樓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蓮莊

小蓮莊是劉鏞的私家花園,始建於1885年,歷時40年建成,佔地面積17399平方米,是江南著名的園林之一。小蓮莊以荷花池為中心,園內建築分佈錯落有致,有牌坊、碑刻、亭台樓閣等。園內的「東升閣」是賞月和觀景的好去處,登閣可俯瞰全园景色。園內還保存有大量名人碑刻,其中包括王羲之、顏真卿、米芾等書法名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小蓮莊與嘉業堂藏書樓相鄰,兩者共同構成了劉鏞家族的文化遺產,體現了江南富商的文化品位。

百間樓

百間樓位於南潯古鎮東柵,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由禮部尚書董份為其女陪嫁所建,因最初建造了100間樓房而得名。現存建築大多為清代所建,沿潯溪北岸蜿蜒排列,長約400米,共有樓房124間。百間樓的建築風格統一,均為白牆黑瓦的江南民居,樓房依河而建,窗戶、門框多為石質,部分建築設有水閣、河埠頭,形成了「枕河而居」的獨特格局。這裡至今仍有居民居住,保留了濃厚的生活氣息,是南潯古鎮中最具原生態風貌的區域之一。

張靜江故居

張靜江故居位於南潯古鎮東大街,是國民黨元老張靜江的出生地,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故居為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坐北朝南,有五進院落,主要建築有門廳、正廳、堂樓等。正廳「尊德堂」匾額為孫中山所題,廳內陳列著張靜江的生平事跡和相關歷史照片、文物。張靜江作為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政治家,曾為辛亥革命作出重要貢獻,其故居也成為研究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場所。

美食

雙交面

雙交面是南潯古鎮的特色面食,「雙交」指的是兩種澆頭,通常是酥肉和爆魚。酥肉選用五花肉,經過腌制、油炸後,肉質酥爛,香氣濃郁;爆魚則以草魚為原料,切片後用醬油等調料腌制,再油炸至金黃,外酥里嫩。面条選用當地的細面,煮熟後搭配兩種澆頭,再淋上高湯,味道鮮美,是南潯人喜愛的傳統早餐,在古鎮內的多家面馆都能品嘗到,價格一般在15-25元一碗。

潯蹄

潯蹄是南潯的傳統名菜,選用當地的豬前蹄,經過焯水、腌制、燉煮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成品潯蹄色澤紅亮,肉質酥爛,肥而不膩,鹹甜適中,富含膠原蛋白。製作潯蹄時,通常會加入醬油、冰糖、八角等調料,燉煮時間長達數小時,使其充分入味。在古鎮的餐館中,潯蹄是一道常見的菜品,一份潯蹄的價格約30-50元,既可堂食,也可真空包裝作為特產帶走。

桔紅糕

桔紅糕是南潯的傳統糕點,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糯米粉、白糖、桔紅粉為主要原料,製作時將糯米粉蒸熟後,加入白糖和桔紅粉揉勻,再切成小塊。桔紅糕色澤粉紅,口感軟糯,帶有淡淡的桔子香味,甜而不膩。在古鎮的糕點店中可以買到,價格一般為10-20元一斤,是深受遊客喜愛的零食和伴手禮。

定勝糕

定勝糕是南潯及江南地區常見的傳統糕點,因寓意吉祥而得名,常用於節慶或喜事場合。它以糯米粉、粳米粉、紅糖為原料,加入少量紅曲粉使其呈紅色,製成蓮花狀或方形的糕體,中間夾有豆沙餡。定勝糕口感鬆軟,味道香甜,在古鎮內的糕點鋪有售,價格約2-3元一塊,既是美味的點心,也可作為紀念品。

南潯藏心魚圓

南潯藏心魚圓是當地的特色小吃,選用新鮮的草魚,去骨後剁成魚泥,加入調料攪拌上勁,再包入豬肉馅製成魚圓。製作過程講究技巧,魚圓要圓潤光滑,煮熟後口感鮮嫩有彈性,內餡的豬肉增加了香味,層次豐富。這道小吃在古鎮的一些老字號餐館可以品嘗到,一份約25-35元。

門票

免費開放,但部分景點單獨收費,門票10元起,聯票65元起。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南浔古镇景区官方」,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為全天,但景區內的收費景點開放時間為8:00-17:30(4月1日-10月31日),8:00-17: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建議遊客合理安排時間,在收費景點開放時段內前往參觀,以免錯過遊覽機會。此外,古鎮的夜景也十分美麗,部分區域的燈光會持續到晚上22:00左右,遊客可在傍晚時分漫步古鎮,欣賞夜景。

遊玩路線

推薦一條一日遊路線:上午8:30到達南潯古鎮,從南門進入景區,首先參觀小蓮莊,欣賞江南園林的美景和眾多碑刻,遊覽時間約1小時;9:30前往相鄰的嘉業堂藏書樓,感受古籍文化的魅力,參觀時間約1小時;10:30前往張石銘舊宅,領略中西合璧建築的獨特風格,遊覽時間約1.5小時;12:00在古鎮內的餐館享用午餐,品嘗雙交面、潯蹄等特色美食;13:30前往劉氏梯號,參觀「紅房子」的西式建築,遊覽時間約1小時;14:30前往百間樓,漫步在古街小巷中,感受原生態的江南水鄉生活,遊覽時間約1.5小時;16:00參觀張靜江故居,了解其生平事跡,遊覽時間約40分鐘;16:40在古鎮內自由活動,購買桔紅糕等特產;18:00欣賞古鎮夜景,之後結束一天的行程。如果時間充裕,也可以安排兩天時間,慢慢體驗古鎮的悠閒氛圍。

交通

  • 高鐵:乘坐高鐵至湖州站或南潯站。湖州站到南潯古鎮可乘坐101路公交車,車程約1小時,票價6元;南潯站距離古鎮約5公里,可乘坐167路公交車,車程約20分鐘,票價2元,也可打車前往,費用約15-20元。
  • 客車:湖州汽車總站有直達南潯古鎮的班車,每20分鐘一班,車程約40分鐘,票價10元;杭州汽車北站也有到南潯的班車,車程約1.5小時,票價35元。
  • 自駕:從上海出發,沿滬渝高速行駛,在南潯出口下高速,再行駛約5公里即可到達古鎮,車程約2小時;從杭州出發,沿長深高速、練杭高速行駛,在南潯出口下高速,車程約1.5小時。古鎮周邊有多個停車場,停車費約10元/天。
  • 市內交通:古鎮內禁止機動車通行,遊客可步行遊覽,也可乘坐景區內的遊船,單程票價40元/人,往返60元/人,遊船路線涵蓋主要景點。

必玩景點

  • 小蓮莊:江南園林的典範,占地17399平方米,以荷花池為中心,園內有牌坊、碑刻、亭台等景觀,夏季荷花盛開時尤為美麗,是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 嘉業堂藏書樓:中國近代最大私家藏書樓,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曾藏書60萬卷,建築融合江南園林與書院風格,文化底蘊深厚。
  • 張石銘舊宅:中西合璧建築的代表,佔地面積6500平方米,既有中式木雕、磚雕,又有西式舞廳、壁爐,展現了南潯富商的生活風貌。
  • 百間樓:明代始建的民居建築群,長約400米,124間樓房沿河而建,保留了原生態的水鄉生活氣息,適合漫步遊覽。

遊玩建議

  • 建議選擇春秋兩季前往南潯古鎮遊玩,此時氣候宜人,氣溫適中,春季古鎮內百花盛開,秋季則秋高氣爽,適合戶外活動,夏季氣溫較高,冬季較寒冷,可能會影響遊玩體驗。
  • 遊覽古鎮時,可租用景區的講解器(租金20元/台,押金200元),或聘請導遊(100元/次),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各景點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
  • 古鎮內的遊船是不錯的遊覽方式,從水上視角欣賞古鎮風光,尤其是在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兩岸建築的燈光亮起,景色十分迷人,建議體驗單程遊船,時長約30分鐘。
  • 如果想避開人流,可選擇在工作日前往,週末和節假日遊客較多,部分熱門景點可能需要排隊;早晨8:00-10:00和傍晚17:00-19:00是古鎮相對安靜的時段,適合拍照。
  • 在古鎮內用餐時,可選擇靠近河邊的餐館,一邊品嚐美食,一邊欣賞河景,部分餐館還提供當地特色的農家菜,價格適中,人均消費約50-80元。

注意事項

  • 古鎮內的部分建築為木質結構,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遊客需遵守景區規定,不在禁火區域吸煙,以免引發火災。
  • 在百間樓等居民居住的區域遊覽時,要尊重當地居民的生活,不大聲喧嘩,不隨意拍攝居民的私人生活場景,保持安靜。
  • 購買特產時,要選擇正規店鋪,尤其是絲綢、糕點等商品,注意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可適當還價,但需文明溝通。
  • 古鎮內的石板路較為光滑,尤其是在雨天,容易滑倒,遊玩時要注意腳下安全,穿防滑性能好的鞋子。
  • 景區內的收費景點需憑門票進入,要妥善保管好門票,避免遺失,聯票有效期為2天,可在有效期內多次使用。
  • 乘坐遊船時,要遵守乘船規定,穿好救生衣,不在船上嬉戲打鬧,保管好個人財物,以免掉入水中。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