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景区总面积34.27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约1.09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0.88平方公里。南浔古镇有着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既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又有不少融合了西方建筑元素的豪宅庄园,被誉为“江南第一镇”。古镇内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现存有张石铭旧宅、刘氏梯号、嘉业堂藏书楼等众多历史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富商传奇,也让古镇成为研究江南水乡文化和近代商业史的重要实物载体。
历史文化
南浔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南浔属吴地,后归越,秦统一后属乌程县。南宋时期,因战乱导致人口南迁,南浔逐渐形成市集,开始显现繁荣景象。
明清时期,南浔凭借便利的水路交通和蚕丝业的兴盛,成为江南蚕丝名镇,经济迅速崛起,出现了以“四象”(刘镛、张颂贤、庞云鏳、顾福昌)为代表的一批巨商富贾。这些富商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还注重文化教育,修建了大量园林、藏书楼、学堂等,使得南浔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文化也日益昌盛,形成了独特的“儒商文化”。
近代以来,南浔商人积极拓展海外贸易,接触西方文化,在古镇内建造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如张石铭旧宅、刘氏梯号等,这些建筑成为南浔古镇区别于其他江南古镇的显著特色。抗日战争时期,南浔古镇虽遭受一定破坏,但大部分历史建筑得以保留。
如今,南浔古镇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成为展示江南水乡文化和近代商业文明的重要窗口,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主要景点
张石铭旧宅
张石铭旧宅是南浔古镇中最具代表性的中西合璧建筑之一,建于1899年至1906年间,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石铭的故居。旧宅坐西朝东,分为中式住宅区、西式洋楼和花园三部分。中式部分有五进院落,遵循传统的江南民居布局,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尤其是第三进大厅的“百寿图”砖雕,堪称一绝。西式洋楼则采用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设有舞厅、壁炉、吊灯等西方元素,是当时南浔最豪华的住宅之一。宅内还收藏了大量的古玩字画、家具瓷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又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三子刘安泩的旧居,建于1905年,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因其中西合璧的红色砖楼而得名,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南部为中式传统厅堂,中部为西洋楼,北部为花园。西洋楼采用罗马式立柱和拱券,墙面为红色清水砖,顶部有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是江南地区少见的大规模西式建筑。园内种植了众多名贵花木,与建筑相映成趣,展现了主人对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追求。
嘉业堂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建于1920年至1924年,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所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藏书楼坐北朝南,平面呈“口”字形,由两进院落组成,主要建筑有嘉业堂、宋四史斋、诗萃室等。楼内曾藏书60万卷,其中不少是宋元珍本、稿本、抄本等珍贵文献,尤以收藏地方志最为丰富,达1200多种。藏书楼的命名与溥仪所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有关,建筑本身融合了江南园林风格与传统书院特色,庭院内假山、水池、花木点缀,环境清幽,是文人学者向往的治学之地。1981年,嘉业堂藏书楼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莲庄
小莲庄是刘镛的私家花园,始建于1885年,历时40年建成,占地面积17399平方米,是江南著名的园林之一。小莲庄以荷花池为中心,园内建筑分布错落有致,有牌坊、碑刻、亭台楼阁等。园内的“东升阁”是赏月和观景的好去处,登阁可俯瞰全园景色。园内还保存有大量名人碑刻,其中包括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书法名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小莲庄与嘉业堂藏书楼相邻,两者共同构成了刘镛家族的文化遗产,体现了江南富商的文化品位。
百间楼
百间楼位于南浔古镇东栅,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陪嫁所建,因最初建造了100间楼房而得名。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所建,沿浔溪北岸蜿蜒排列,长约400米,共有楼房124间。百间楼的建筑风格统一,均为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楼房依河而建,窗户、门框多为石质,部分建筑设有水阁、河埠头,形成了“枕河而居”的独特格局。这里至今仍有居民居住,保留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南浔古镇中最具原生态风貌的区域之一。
张静江故居
张静江故居位于南浔古镇东大街,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出生地,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故居为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坐北朝南,有五进院落,主要建筑有门厅、正厅、堂楼等。正厅“尊德堂”匾额为孙中山所题,厅内陈列着张静江的生平事迹和相关历史照片、文物。张静江作为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曾为辛亥革命作出重要贡献,其故居也成为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场所。
美食
双交面
双交面是南浔古镇的特色面食,“双交”指的是两种浇头,通常是酥肉和爆鱼。酥肉选用五花肉,经过腌制、油炸后,肉质酥烂,香气浓郁;爆鱼则以草鱼为原料,切片后用酱油等调料腌制,再油炸至金黄,外酥里嫩。面条选用当地的细面,煮熟后搭配两种浇头,再淋上高汤,味道鲜美,是南浔人喜爱的传统早餐,在古镇内的多家面馆都能品尝到,价格一般在15-25元一碗。
浔蹄
浔蹄是南浔的传统名菜,选用当地的猪前蹄,经过焯水、腌制、炖煮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浔蹄色泽红亮,肉质酥烂,肥而不腻,咸甜适中,富含胶原蛋白。制作浔蹄时,通常会加入酱油、冰糖、八角等调料,炖煮时间长达数小时,使其充分入味。在古镇的餐馆中,浔蹄是一道常见的菜品,一份浔蹄的价格约30-50元,既可堂食,也可真空包装作为特产带走。
桔红糕
桔红糕是南浔的传统糕点,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糯米粉、白糖、桔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将糯米粉蒸熟后,加入白糖和桔红粉揉匀,再切成小块。桔红糕色泽粉红,口感软糯,带有淡淡的桔子香味,甜而不腻。在古镇的糕点店中可以买到,价格一般为10-20元一斤,是深受游客喜爱的零食和伴手礼。
定胜糕
定胜糕是南浔及江南地区常见的传统糕点,因寓意吉祥而得名,常用于节庆或喜事场合。它以糯米粉、粳米粉、红糖为原料,加入少量红曲粉使其呈红色,制成莲花状或方形的糕体,中间夹有豆沙馅。定胜糕口感松软,味道香甜,在古镇内的糕点铺有售,价格约2-3元一块,既是美味的点心,也可作为纪念品。
南浔藏心鱼圆
南浔藏心鱼圆是当地的特色小吃,选用新鲜的草鱼,去骨后剁成鱼泥,加入调料搅拌上劲,再包入猪肉馅制成鱼圆。制作过程讲究技巧,鱼圆要圆润光滑,煮熟后口感鲜嫩有弹性,内馅的猪肉增加了香味,层次丰富。这道小吃在古镇的一些老字号餐馆可以品尝到,一份约25-35元。
门票
免费开放,但部分景点单独收费,门票10元起,联票65元起。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众号“南浔古镇景区官方”,获取最新动态或在线购票。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为全天,但景区内的收费景点开放时间为8:00-17:30(4月1日-10月31日),8:00-17: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建议游客合理安排时间,在收费景点开放时段内前往参观,以免错过游览机会。此外,古镇的夜景也十分美丽,部分区域的灯光会持续到晚上22:00左右,游客可在傍晚时分漫步古镇,欣赏夜景。
游玩路线
推荐一条一日游路线:上午8:30到达南浔古镇,从南门进入景区,首先参观小莲庄,欣赏江南园林的美景和众多碑刻,游览时间约1小时;9:30前往相邻的嘉业堂藏书楼,感受古籍文化的魅力,参观时间约1小时;10:30前往张石铭旧宅,领略中西合璧建筑的独特风格,游览时间约1.5小时;12:00在古镇内的餐馆享用午餐,品尝双交面、浔蹄等特色美食;13:30前往刘氏梯号,参观“红房子”的西式建筑,游览时间约1小时;14:30前往百间楼,漫步在古街小巷中,感受原生态的江南水乡生活,游览时间约1.5小时;16:00参观张静江故居,了解其生平事迹,游览时间约40分钟;16:40在古镇内自由活动,购买桔红糕等特产;18:00欣赏古镇夜景,之后结束一天的行程。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安排两天时间,慢慢体验古镇的悠闲氛围。
交通
- 高铁:乘坐高铁至湖州站或南浔站。湖州站到南浔古镇可乘坐101路公交车,车程约1小时,票价6元;南浔站距离古镇约5公里,可乘坐167路公交车,车程约20分钟,票价2元,也可打车前往,费用约15-20元。
- 客车:湖州汽车总站有直达南浔古镇的班车,每20分钟一班,车程约40分钟,票价10元;杭州汽车北站也有到南浔的班车,车程约1.5小时,票价35元。
- 自驾:从上海出发,沿沪渝高速行驶,在南浔出口下高速,再行驶约5公里即可到达古镇,车程约2小时;从杭州出发,沿长深高速、练杭高速行驶,在南浔出口下高速,车程约1.5小时。古镇周边有多个停车场,停车费约10元/天。
- 市内交通:古镇内禁止机动车通行,游客可步行游览,也可乘坐景区内的游船,单程票价40元/人,往返60元/人,游船路线涵盖主要景点。
必玩景点
- 小莲庄:江南园林的典范,占地17399平方米,以荷花池为中心,园内有牌坊、碑刻、亭台等景观,夏季荷花盛开时尤为美丽,是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 嘉业堂藏书楼:中国近代最大私家藏书楼,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曾藏书60万卷,建筑融合江南园林与书院风格,文化底蕴深厚。
- 张石铭旧宅:中西合璧建筑的代表,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既有中式木雕、砖雕,又有西式舞厅、壁炉,展现了南浔富商的生活风貌。
- 百间楼:明代始建的民居建筑群,长约400米,124间楼房沿河而建,保留了原生态的水乡生活气息,适合漫步游览。
游玩建议
- 建议选择春秋两季前往南浔古镇游玩,此时气候宜人,气温适中,春季古镇内百花盛开,秋季则秋高气爽,适合户外活动,夏季气温较高,冬季较寒冷,可能会影响游玩体验。
- 游览古镇时,可租用景区的讲解器(租金20元/台,押金200元),或聘请导游(100元/次),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各景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古镇内的游船是不错的游览方式,从水上视角欣赏古镇风光,尤其是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两岸建筑的灯光亮起,景色十分迷人,建议体验单程游船,时长约30分钟。
- 如果想避开人流,可选择在工作日前往,周末和节假日游客较多,部分热门景点可能需要排队;早晨8:00-10:00和傍晚17:00-19:00是古镇相对安静的时段,适合拍照。
- 在古镇内用餐时,可选择靠近河边的餐馆,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河景,部分餐馆还提供当地特色的农家菜,价格适中,人均消费约50-80元。
注意事项
- 古镇内的部分建筑为木质结构,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游客需遵守景区规定,不在禁火区域吸烟,以免引发火灾。
- 在百间楼等居民居住的区域游览时,要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拍摄居民的私人生活场景,保持安静。
- 购买特产时,要选择正规店铺,尤其是丝绸、糕点等商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适当还价,但需文明沟通。
- 古镇内的石板路较为光滑,尤其是在雨天,容易滑倒,游玩时要注意脚下安全,穿防滑性能好的鞋子。
- 景区内的收费景点需凭门票进入,要妥善保管好门票,避免遗失,联票有效期为2天,可在有效期内多次使用。
- 乘坐游船时,要遵守乘船规定,穿好救生衣,不在船上嬉戏打闹,保管好个人财物,以免掉入水中。
在线购票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在小程序中购买门票或点击这里在网页中购买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