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里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古鎮佔地面積約133.1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面積約33公頃,四面環水,由15條河流將古鎮分割為7個小島,49座古橋連接而成,形成「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的典型江南水鄉格局。其特色在於保留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現存明清民居300餘幢,古橋49座,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稱。古鎮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和深厚的人文底蘊聞名,是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文化體驗於一體的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文化
同里古鎮歷史可追溯至宋代,原名「富土」,後因避諱改名「同里」,寓意「富土同里」。自宋代起,同里憑藉便利的水路交通成為商貿重鎮,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湧現出眾多官宦、富商,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宅院和園林。
古鎮的建築文化獨具特色,民居多為磚木結構,粉牆黛瓦,雕花門窗,體現了江南水鄉的建築風格。其中,退思園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藝術堪稱一絕。
同里的民俗文化豐富多樣,如農曆三月廿八的「抬猛將」廟會,已有數百年歷史,村民通過抬神像巡遊、表演民俗節目等方式祈求風調雨順;此外,評彈、昆曲等傳統藝術在古鎮內代代相傳,古戲台時常上演經典曲目,展現了江南地區的文化精髓。
主要景點
退思園
退思園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佔地面積約9.8畝,是清代官員任蘭生罷官歸鄉後所建。園名取「退而思之」之意,佈局巧妙,以水池為中心,建築沿水而建,形成「貼水園」的獨特風格。園內主要建築有退思草堂、鬧紅一舸、眠雲亭等,亭臺樓閣、假山池塘相映成趣,體現了江南園林「移步換景」的特點。其建築與水體的結合堪稱典範,是中國江南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崇本堂
崇本堂位於富觀街,建於民國初年,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是同里富商錢幼琴的宅院。建築坐北朝南,三進五間,整體佈局緊湊合理。其特色在於精美的雕刻,門楣、窗棂、樑枋上均有木雕、磚雕作品,題材包括人物故事、花鳥魚蟲等,工藝精湛,寓意吉祥,被譽為「江南木雕藝術的寶庫」。堂內還陳列著明清時期的傢具和生活用品,展現了當時的生活場景。
嘉蔭堂
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建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佔地面積約800平方米,是當地商人柳炳南的故居。建築融合了中西風格,既有傳統的磚木結構,又有西洋的彩色玻璃和水泥構件。堂內「福、祿、壽」三星磚雕照壁尤為醒目,雕刻細膩,立體感強。此外,院內的「紗帽廳」造型獨特,因其屋頂形似古代官員的紗帽而得名,是江南地區少見的建築樣式。
三橋景區
三橋指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三座石橋呈「品」字形分佈在古鎮中心地帶,彼此相距不足50米,是同里古鎮的標誌性景觀之一。太平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單孔石拱橋,橋身兩側刻有精美的浮雕;吉利橋建於清乾隆年間,同樣為單孔石拱橋,橋欄上有石獅雕刻;長慶橋建於清嘉慶年間,造型古樸。當地有「走三橋」的民俗,新婚夫婦、老年人祝壽時都會走過三橋,祈求平安吉祥,遊客也可效仿體驗這一傳統習俗。
耕樂堂
耕樂堂位於西柳圩,始建於明正統年間,後經多次修繕,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是同里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宅院之一。堂名取自「耕讀傳家、樂守田園」之意,佈局分為住宅和園林兩部分,園內有水池、假山、亭榭等景觀,環境清幽。宅內保存著大量明清時期的文物,如古字畫、瓷器等,展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美食
狀元蹄
狀元蹄是同里古鎮的特色名菜,相傳為明代同里籍狀元施槃所喜愛。選用當地優質豬前蹄,配以醬油、冰糖、香料等調料,經過焯水、翻炒、燜煮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成品色澤紅亮,肉質酥爛,味道醇厚,肥而不膩。因「蹄」與「題」諧音,寓意金榜題名,成為遊客必嘗的美食,價格約50-80元/份。
三白餛飩
三白餛飩以白魚、白蝦、銀魚為餡料,這三種食材產自同里周邊的湖泊,因肉質潔白細嫩而得名「三白」。餛飩皮薄餡足,煮熟後湯色清澈,味道鮮美,既有魚蝦的鮮香,又不失清淡爽口。在古鎮的小吃店中均可品嘗到,價格約15-20元/碗,是當地居民喜愛的早餐之一。
芡實羹
芡實羹是同里的傳統甜品,以當地特產的芡實(又稱「雞頭米」)為主要原料,搭配蓮子、百合、冰糖等熬制而成。芡實質地軟糯,富含澱粉,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羹品口感綿密,味道清甜,適合夏季食用,價格約10-15元/碗,在古鎮的糖水鋪和農家樂中常見。
周邊農家菜
古鎮周邊的農家樂提供地道的江南農家菜,如清蒸白魚,選用新鮮白魚清蒸,保留了魚肉的鮮嫩;炒螺螄,用當地的螺螄配以蔥薑蒜和辣椒爆炒,味道香辣可口;還有腌篤鮮,用鮮肉、鹹肉和竹筍一起燉煮,湯鮮味美。這些農家菜食材新鮮,價格實惠,人均消費約60-100元。
門票
門票8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同里旅游」,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內部景點開放時間為8:00-17:15(4月1日-10月31日),8:00-16:45(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建議遊客在景點開放時間內參觀,以便充分遊覽各景點。古鎮夜景也獨具特色,部分區域燈光開放至22:00,遊客可在晚間漫步古鎮,感受水鄉夜色。
遊玩路線
一日精華游
上午8:30到達同里古鎮,先遊覽退思園,欣賞江南園林的精緻佈局,遊玩時間約1.5小時;10:00前往崇本堂,參觀木雕藝術,耗時約40分鐘;11:00到三橋景區,漫步三座古橋,體驗「走三橋」民俗,拍照留念,約1小時。中午在古鎮內品嘗狀元蹄、三白餛飩等特色美食。下午13:30參觀嘉蔭堂,感受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約40分鐘;14:30前往耕樂堂,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約1小時;15:30在古鎮內自由閒逛,購買特色紀念品,17:00結束行程。
兩日深度游
第一天上午到達後,遊覽退思園、崇本堂,中午在古鎮用餐;下午參觀嘉蔭堂、三橋景區,傍晚在河邊餐廳欣賞日落,品嘗芡實羹等甜品;晚間漫步古鎮,欣賞夜景。當晚住宿在古鎮內的臨水民宿,體驗水鄉夜生活。第二天上午遊覽耕樂堂,之後前往古鎮周邊的羅星洲(需乘船,門票包含在聯票內),感受佛教文化,約1.5小時;中午在羅星洲附近農家樂用餐;下午返回古鎮,自由遊覽未參觀的小巷和民居,購買特產,16:00左右返程。
交通
- 公交:從蘇州火車站乘坐地鐵4號線至同里站,換乘公交725路可直達同里古鎮景區入口,全程約1.5小時。地鐵4號線運營時間為5:40-23:10,725路公交運營時間為6:30-21:00,約20分鐘一班。
- 自駕:從上海出發,沿滬渝高速(G50)轉常台高速(G1521)至同里出口下,再沿蘇同黎公路行駛至同里古鎮,全程約100公里,耗時約1.5小時;從蘇州出發,沿友新高架轉蘇同黎公路至同里古鎮,全程約30公里,耗時約40分鐘。古鎮景區內有停車場,停車費用為小型車10元/天,大型車20元/天。
- 高鐵/動車:乘坐高鐵或動車至蘇州站,再轉乘地鐵4號線和公交725路,流程同公交路線;也可乘坐至蘇州園區站,換乘公交快線5號轉725路,全程約2小時。
- 旅遊專線:上海、蘇州等城市在旅遊旺季(3-11月)有前往同里古鎮的旅遊專線,如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的專線,每天8:00發車,17:00返程,往返票價約100元/人,可提前預約。
必玩景點
- 退思園:佔地面積9.8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以「貼水園」佈局聞名,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園內建築與水景完美融合,展現了高超的造園藝術。
- 三橋景區:由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組成,呈「品」字形分佈,均為明清時期的石拱橋,是同里古鎮的標誌性景觀,可體驗「走三橋」民俗,感受水鄉風情。
- 崇本堂:佔地面積700平方米,以精美的木雕、磚雕著稱,雕刻題材豐富,工藝精湛,被譽為「江南木雕藝術的寶庫」,堂內陳列展現了明清生活場景。
遊玩建議
- 最佳遊玩季節:3-5月和9-11月,此時氣候溫和,春季古鎮內鮮花盛開,秋季天高气爽,適合漫步遊覽;夏季可欣賞荷花,冬季遊客較少,可感受古鎮的寧靜。
- 住宿建議:選擇古鎮內的臨水民宿,價格約200-500元/晚,推窗可見水景,清晨可聽鳥鳴水聲,體驗更佳。
- 交通建議:古鎮內禁止機動車通行,可步行或乘坐搖櫓船遊覽,船票約60元/船(可坐6人),船夫會講解沿途景點,別有一番風味。
- 攝影建議:清晨和傍晚光線柔和,適合拍攝古鎮全景和水景;三橋、退思園的亭臺是絕佳拍攝點,可捕捉江南水鄉的韻味。
- 購物建議:古鎮內的芡實、狀元蹄、太湖銀魚等特產可作為手信,木雕、蘇繡等工藝品具有地方特色,價格適中。
注意事項
- 門票保管:聯票有效期為2天,需妥善保管,進出各景點時需出示門票。
- 乘船安全:乘坐搖櫓船時需穿好救生衣,聽從船夫指揮,不在船上嬉戲打鬧,保管好個人物品。
- 環境保護:愛護古鎮環境,不隨意亂扔垃圾,不向河中丟棄雜物,保護水鄉生態。
- 消費提示:在古鎮購物、用餐時,提前確認價格,避免產生糾紛;部分小巷內的私人宅院不對外開放,請勿擅自進入。
- 文化尊重:參觀古宅和寺廟時,遵守相關規定,不觸摸文物,不大聲喧嘩,尊重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習慣。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