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水洞 - 遼寧旅遊景區

本溪水洞 - 遼寧旅遊景區
本溪水洞 - 遼寧旅遊景區

本溪水洞風景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最長的充水溶洞,被譽為「鐘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鐘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一此洞天」。景區以水洞為核心,融合了溫泉、地質博物館、硅化木公園等多種景觀,總面積達20.5平方公里,其中水洞主體溶洞全長5800米,已開發遊覽段為2800米,洞內地下暗河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達7米,常年保持12℃左右的恆溫,是集科考、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景區。景區內標誌性景觀「九曲銀河洞」蜿蜒曲折,鐘乳石千姿百態,與燈光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奇觀,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前來探秘。

歷史文化

本溪水洞的形成可追溯至約4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時期,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石灰岩在地下水的溶蝕下逐漸形成溶洞,洞內的鐘乳石、石筍等景觀則以每百年約0.13厘米的速度緩慢生長,見證了地球的地質變遷。

關於水洞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明朝,當時的地方志中已有「謝家崴子洞」的名稱(水洞所在區域古稱謝家崴子),但因洞內幽暗深邃,鮮有人深入探索。20世紀60年代,當地村民在生產活動中偶然發現了這一溶洞的全貌;1983年,本溪水洞正式對外開放,初期僅開發了數百米遊覽段;1994年被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2005年成為國家AAAAA级景區。作為中國北方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本溪水洞不僅具有重要的地質研究價值,其開發歷程也反映了中國地質旅遊景區從探索到保護再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轉變,洞內保留的原始地質形態為研究古氣候、古水文提供了珍貴樣本。

主要景點

水洞(九曲銀河洞)

水洞是本溪水洞風景區的核心景點,全長5800米,已開發的2800米遊覽段由地下暗河連接,遊客需乘坐遊船(每船可載6人)穿梭其中。洞內平均高度10-15米,寬8-20米,最寬處達50米,暗河水流清澈,終年不凍。沿途可見「寶蓮燈」「玉米塔」「玉象」等形態各異的鐘乳石景觀,其中「龍宮寶殿」區域的鐘乳石群最為壯觀,最高的石筍達7米,底部直徑約5米,猶如宮殿立柱。洞內燈光採用冷光源設計,既突出景觀層次,又避免對鐘乳石造成破壞。遊船行程約40分鐘,全程有導遊講解各景觀的形成與傳說。

旱洞(蟠龍洞)

旱洞與水洞相連,全長300米,洞內無暗河,以乾燥的鐘乳石、石幔景觀為主。因洞內曾發現古脊椎動物化石,故又稱「化石洞」。旱洞內的「海象石」「龍脊石」等景觀造型獨特,其中「蟠龍玉柱」高約10米,由頂部鐘乳石與底部石筍連接而成,形成於數十萬年的地質沉積。旱洞盡頭設有「古生物化石展」,展示了洞內出土的猛獁象、披毛犀等動物化石,揭示了遼東地區遠古時期的生態環境。

地質博物館

地質博物館位於水洞入口東側,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是東北地區規模較大的地質專業博物館。館內分為地球奧秘、溶洞形成、礦物晶體、古生物進化等展區,通過實物標本、模型、多媒體演示等方式,系統介紹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本溪水洞的地質演變過程。其中「溶洞模擬區」還原了水洞的形成過程,遊客可直觀看到地下水溶蝕岩石的動態效果;「礦物晶體展」展出了遼寧地區特有的方解石、水晶等標本,部分展品重達數百公斤,極具觀賞與科研價值。

硅化木公園

硅化木公園佔地面積11.6公頃,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硅化木群景區,集中展示了100餘株距今1.4億-1.9億年(侏羅紀時期)的硅化木。這些樹木原本是高大的針葉林,因火山噴發被掩埋,在地下經過硅化作用形成化石,保留了樹木的年輪、樹皮等細節。園內最大的一株硅化木長14米,直徑1.5米,重達30餘噸,被譽為「硅化木之王」。公園內還設有木化石科普長廊、地質剖面展示區,結合園林景觀設計,讓遊客在遊覽中了解古生物化石的形成過程。

溫泉寺

溫泉寺位於景區西側,距水洞約5公里,因寺旁有溫泉而得名,已有近千年歷史。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44℃,富含氟、硫等礦物質,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在此沐浴療傷。現存的溫泉寺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由正殿、配殿、湯池等組成,建築風格融合了滿漢特色。景區內設有溫泉度假村,提供溫泉洗浴、療養等服務,遊客可在遊覽水洞後體驗溫泉,緩解疲勞。

美食

本溪小市羊湯

本溪小市羊湯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以小市鎮的山羊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熬製。將羊肉、羊骨與薑片、花椒等調料一同燉煮數小時,至湯汁呈乳白色,出鍋時撒上蔥花、香菜,搭配椒鹽燒餅食用,湯色清亮,肉質鮮嫩,具有驅寒暖身的功效。景區內的「羊湯一條街」有數十家餐館,每份羊湯價格約30-50元(可免費續湯),推薦搭配當地的辣白菜,風味更佳。

長寬豬蹄

長寬豬蹄是本溪老字號美食,始於20世紀80年代,選用本地黑豬豬蹄,經拔毛、焯水後,加入八角、桂皮、冰糖等20餘種調料鹵製而成。成品色澤紅亮,皮肉酥爛,肥而不膩,因豬蹄的長度與寬度比例適中而得名。景區周邊的特產店有售真空包裝的長寬豬蹄,每隻價格約25-35元,適合作為伴手禮。

山野菜炒肉

本溪地處山區,盛產刺嫩芽、蕨菜、婆婆丁等山野菜,山野菜炒肉是當地農家菜的代表。將新鮮山野菜焯水後切段,與豬肉絲同炒,加入蒜末調味,口感清爽,帶有野菜的清香。在溫泉寺附近的農家餐館,一份山野菜炒肉價格約28-38元,搭配玉米餅食用,體現了東北農家的質樸風味。

周邊美食

景區所在的小市鎮有多家餐館,推薦「小市人家」餐館,距離水洞約1公里,主打滿族特色菜。招牌菜小雞燉蘑菇(選用本地散養土雞,搭配野生榛蘑,58元/份)、殺豬菜(42元/份)等,分量足,味道地道。此外,鎮上的「老地方餡餅」店,製作的韭菜雞蛋餡餅、牛肉餡餅(10元/份,8個)外皮酥脆,餡料鮮香,適合作為簡餐。

門票

五大景點聯票23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本溪水洞景区」,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隨季節調整:4月1日-10月31日為旺季,開放時間為8:00-17:00(16:00停止入園);11月1日-次年3月31日為淡季,開放時間為9:00-16:00(15:00停止入園)。其中,水洞遊船最後一班時間為旺季16:30、淡季15:30;地質博物館閉館時間比景區早30分鐘;溫泉寺全天開放(溫泉洗浴開放至21:00)。冬季部分戶外景點(如硅化木公園)可能因冰雪天氣縮短開放時間,建議出行前查詢官方信息。

遊玩路線

推薦一日遊路線:上午8:30到達景區,先遊覽水洞(乘船遊覽約40分鐘,步行參觀旱洞約30分鐘);10:00前往地質博物館,了解地質知識(約1小時);11:00至硅化木公園,觀賞硅化木群(約1小時);12:00在景區內的羊湯館用餐(約1小時);13:30前往溫泉寺,參觀古寺並體驗溫泉(約2小時,可根據時間調整是否洗浴);15:30返回景區主入口,途中在特產店選購紀念品;16:30結束遊覽。全程步行約5公里,景區內設有觀光車(單程10元/人),可在各景點間接駁。

交通

  • 公交:本溪市客運中心(本溪站旁)有直達水洞的旅遊專線,每30分鐘一班,車程約1小時,票價10元;從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打車至景區約5公里,費用15-20元。
  • 自駕:從瀋陽市區出發,沿沈吉高速行駛至本溪滿族自治縣出口,再沿508縣道行駛約8公里,全程約180公里,耗時2.5小時;景區停車場收費標準為小型車10元/次、大型車20元/次,車位充足。
  • 旅遊專線:瀋陽、撫順等城市的旅行社開通水洞一日遊專線,含往返交通和門票,價格約220-260元/人,可在當地旅行社報名。
  • 火車:乘坐高鐵至本溪站後,轉乘上述旅遊專線公交;或乘坐普通火車至小市站,下車後打車10分鐘即可到達景區。

必玩景點

  • 水洞(九曲銀河洞):2800米長的充水溶洞,乘遊船觀賞鐘乳石奇觀,洞內恆溫12℃,是景區的核心體驗。
  • 地質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展館,系統展示喀斯特地貌與古生物知識,適合親子科普。
  • 硅化木公園:100餘株侏羅紀硅化木,其中14米長的「硅化木之王」為罕見地質標本。
  • 溫泉寺:千年古寺與44℃溫泉結合,可體驗歷史與療養的雙重魅力。

遊玩建議

  • 建議遊玩時間1天,最佳遊覽季節為5-10月,氣候適宜;冬季洞內溫暖,遊客較少,可避開高峰,但需注意景區周邊道路可能有冰雪。
  • 水洞內溫度較低(12℃左右),即使夏季也需攜帶薄外套;洞內地面潮濕,建議穿防滑鞋。
  • 遊船為分組乘坐,旺季可能需要排隊,建議早到景區;洞內光線較暗,如需拍照,可使用手機閃光燈(禁止使用強光手電,以免影響其他遊客)。
  • 地質博物館有免費講解服務(整點出發),建議參與以深入了解景點背後的地質知識。
  • 若計劃體驗溫泉,可自帶泳衣,景區內購買價格較高(約80-150元/套)。

注意事項

  • 水洞內禁止吸煙、飲食,不得觸摸鐘乳石(觸摸會影響其生長),違者將面臨罰款。
  • 遊船行駛過程中需坐穩扶好,不得將頭、手伸出船外,以免碰撞岩壁。
  • 硅化木公園內的化石為珍貴文物,禁止攀爬、刻畫,景區內設有監控,違規將承擔法律責任。
  • 溫泉寺的溫泉水溫較高,老年人及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需謹慎使用,建議先諮詢醫護人員。
  • 景區內設有醫療點(位於地質博物館旁),遇突發情況可及時聯繫。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