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博物馆 - 四川旅游景区

杜甫草堂博物馆 - 四川旅游景区
杜甫草堂博物馆 - 四川旅游景区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是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历史文化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入蜀辗转来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上元二年(761年)春,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杜甫离开后,草堂倾毁不存,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逐渐演变成如今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著名文化圣地。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及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大规模修葺,奠定了现有建筑群的基本布局。1955年,杜甫草堂建立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正门

匾额上“草堂”二字,是从碑亭中“少陵草堂”石碑上拓印镌刻而成,两侧的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这副对联,点明了杜甫当年茅屋的地理位置,是在万里桥的西面,古百花潭的北边。当年的茅屋位置与现在博物馆的位置完全吻合。

正门
正门

 

大廨

大廨是后世为纪念诗人而建的官署建筑,象征对诗圣的尊崇。堂内悬挂长联,正中立有杜甫铜像,高2米,身着青衫,手持书卷,目光深邃。两侧陈列着历代杜甫诗集刻本和影印本,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展现了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大廨
大廨

 

大廨
大廨

 

诗史堂

诗史堂是草堂的核心建筑,因杜甫诗歌被誉为“诗史”而得名。堂内正壁悬挂杜甫画像,两侧有朱德、郭沫若等名人题写的楹联。堂内陈列着杜甫生平事迹展览,展示了诗人从出生到逝世的人生轨迹,以及其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是了解杜甫文化的重要窗口。

诗史堂
诗史堂

 

诗史堂
诗史堂

 

柴门

匾额上的“柴门”二字,是中国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所题。杜甫《野老》诗中曾有“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的诗句,称自家的院门为柴门。明代弘治十三年草堂重建时,这里被称为“浣花深处”。清代嘉庆十六年重建被称为“药栏花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取杜诗《野老》原句称作“柴门”。两侧墙壁镶嵌的七通石碑,大多是清代文人墨客或地方官吏所题诗作。

柴门
柴门

 

柴门
柴门

 

工部祠

工部祠是草堂的纪念性建筑,因杜甫曾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得名。祠内供奉杜甫塑像,两侧配以陆游、黄庭坚塑像,三人并称“异代不同时”的“三贤”。祠前有“少陵草堂”碑亭,碑刻为清康熙年间果亲王允礼所书,是草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工部祠
工部祠

 

工部祠
工部祠

 

碑亭

亭中石碑高约175厘米,宽约80厘米,碑头上绘有双龙戏珠纹饰,碑身上端及左右两边均有龙纹图案。清代雍正十二年,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奉命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返回西藏,他途经成都拜谒草堂时,写下了“少陵草堂”四个大字。“少陵”原本是杜甫的别号,所以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其居住的草堂也被称为少陵草堂。清代嘉庆十六年,四川总督常明、布政使方积主持重修草堂时,为保护“少陵草堂”石碑,还特地建造了瓦房。约在清末民初时期,人们又将瓦屋改建为茅草覆盖的六角形圆亭,用来象征杜甫旧宅的茅屋。

碑亭
碑亭

 

碑亭
碑亭

 

茅屋故居

茅屋故居是依据杜甫诗中描述“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而复建的唐代民居建筑群。占地约2亩,由茅草屋、客厅、书房、卧室等组成,屋内陈设着唐代风格的家具,还原了杜甫当年的生活场景。茅屋周围种植着竹、梅、菊等植物,体现了诗人“爱竹能延客,求梅不让春”的生活情趣。

茅屋故居
茅屋故居

 

茅屋故居
茅屋故居

 

茅屋故居
茅屋故居

 

花径

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边种满花木的小路就叫花径,他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的花径是连接草堂旧址纪念祠宇与原草堂寺建筑群的一条红墙夹道,由于风景优美,诗意盎然,它在许多关于成都的宣传片或者电影中都曾出现过。

花径
花径

 

花径
花径

 

万佛楼

万佛楼始建于唐,历史上曾是成都著名的佛教寺庙,后毁于战火。2005年重建,楼高21米,共五层,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楼内供奉佛像万尊,故名“万佛楼”。登楼可俯瞰草堂全景,感受古典园林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之美。

万佛楼
万佛楼

 

万佛楼
万佛楼

 

草堂书院

始建于元代,曾与杨雄墨池、文翁石室并称成都著名的三所书院。明清时期,草堂书院历经多次修葺与扩建,规模逐渐扩大,曾有“收书三十万卷”的辉煌,但后因战乱凋敝。于2017年复建草堂书院,建成后的草堂书院占地3586平方米。

草堂书院
草堂书院

 

草堂书院
草堂书院

 

游玩路线

推荐游玩路线: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茅屋故居→唐代遗址陈列馆→花径→万佛楼→草堂书屋→出口。此路线沿中轴线展开,可依次参观草堂的主要建筑和景点,全程约2小时,既能领略古典园林的建筑之美,又能深入了解杜甫的生平与文化成就。

游玩建议

  • 建议春季(3-5月)或秋季(9-11月)游览,此时成都气候温和,草堂内花木繁盛,景色宜人。
  • 提前通过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避免节假日排队等候。
  • 聘请景区讲解员(约100元/次)或租用语音导览器(20元/台),深入了解杜甫文化和草堂历史。
  • 草堂内设有茶馆,可体验成都特色的“盖碗茶”,在竹林环绕中感受悠闲的蜀地生活。
  • 周边有四川博物院、青羊宫等景点,可安排一日游,深度体验成都文化。

注意事项

  • 草堂内禁止吸烟、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 参观茅屋故居时,请勿触摸屋内陈设,以免损坏文物。
  • 节假日游客较多,请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照顾好老人和儿童。
  • 草堂内多为古典建筑,地面较为湿滑,建议穿着防滑鞋。
  • 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交通

  • 公交:乘坐1024路、165路、170路、35路、58路、82路、G74路等公交车,在“杜甫草堂站”下车即到。
  • 地铁:乘坐地铁4号线,在“中医大省医院站”下车,换乘公交或步行约1.5公里到达。
  • 自驾:草堂设有停车场,位于青华路37号,停车费约10元/小时。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开放时间为09:00-18:00(17:00停止入园)。在法定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开放时间可能会有调整,具体以景区官方公告为准。

门票

门票价格为5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景区官方公众号“杜甫草堂博物馆”,获取最新动态或在线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