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螺寺景区 - 北京旅游景区

北京红螺寺景区 - 北京旅游景区
北京红螺寺景区 - 北京旅游景区

北京红螺寺景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镇红螺山南麓,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北方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佛教寺院之一,有“京北第一古刹”之称。景区总面积8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以“春看花、夏避暑、秋观叶、冬赏岁寒三友”的四季景观闻名。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建,主要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千手观音殿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景区以深厚的佛教文化、秀美的自然山水和独特的“红螺三绝”(御竹林、雌雄银杏、紫藤寄松)著称,是集宗教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历史文化

红螺寺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由西域高僧佛图澄的大弟子佛图登主持修建,初名“大明寺”。到了北魏时期,寺庙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北方佛教圣地之一。唐代时,印度高僧不空曾在此弘传密宗,使红螺寺成为密宗祖庭之一。

明代正统年间,寺庙进行了大规模重修,明英宗赐名“护国资福禅寺”,但因传说寺内红螺仙女的故事广为流传,民间仍称其为“红螺寺”。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曾多次驾临,并拨款修缮,御赐碑文、匾额,使红螺寺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寺庙有僧众数百人,香火极盛。

红螺寺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汉传佛教的禅、密二宗,寺内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佛像、碑刻、经卷等文物。此外,寺庙的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佛教规制,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主要景点

红螺寺主寺区

红螺寺主寺区是景区的核心区域,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千手观音殿等建筑。山门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门额上悬挂“护国资福禅寺”匾额,为清代所立。天王殿内供奉弥勒佛、韦驮菩萨及四大天王,塑像造型生动。大雄宝殿是寺内最大的建筑,高15米,面阔五间,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侧为十八罗汉像,均为明代泥塑珍品。三圣殿和千手观音殿则分别供奉西方三圣和千手观音,香火旺盛。

御竹林

御竹林位于山门左侧,是“红螺三绝”之一,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植有近2000株毛竹。相传这片竹林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植,后经清代康熙皇帝游览时赐名“御竹林”。竹林茂密挺拔,四季常青,林中设有石板小径和休息亭,漫步其中,清风拂面,竹叶沙沙,是静心休憩的好去处。竹林内还有一口“甘露泉”,泉水清澈甘甜,常年不涸。

雌雄银杏

雌雄银杏位于大雄宝殿前,是“红螺三绝”之二,已有1100多年树龄。其中雄树高20米,胸径1.1米,冠幅达25米;雌树高18米,胸径0.9米,冠幅20米。两树东西相对,枝繁叶茂,每年秋季,金黄的树叶铺满地面,蔚为壮观。传说这两棵银杏树为唐代所植,因雌树结果不落花,雄树开花不结果,被视为“夫妻树”,象征着美满姻缘,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祈福。

紫藤寄松

紫藤寄松是“红螺三绝”之三,位于三圣殿前的庭院中,由一棵千年平顶松和缠绕其上的两株紫藤组成。平顶松高约6米,树冠如伞,树龄逾千年;紫藤直径约30厘米,攀附于松树上,每年春末夏初,紫花盛开,覆盖整个树冠,形成“松为骨架,藤为衣裳”的奇特景观。这种“藤寄松”的自然现象极为罕见,被誉为“中华一绝”,是红螺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红螺山

红螺山为景区的自然背景,主峰海拔814米,因山形酷似一只红色螺壳而得名。山上林木茂密,有油松、柏树、栎树等多种树木,还有狍子、野兔等野生动物栖息。山间设有多条登山步道,总长约5公里,沿途可欣赏到观音寺、圣泉等景点。登顶后可俯瞰整个景区及怀柔城区风光,视野开阔。

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红螺山半山腰,始建于辽代,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寺内供奉观音菩萨像,塑像高3.6米,由汉白玉雕成,工艺精湛。观音寺周围绿树环绕,环境清幽,寺前有一“圣水泉”,泉水清冽,相传可消灾祈福,吸引不少游客驻足饮用。

美食

怀柔油栗宴

怀柔油栗宴是景区周边的特色美食,以当地特产的怀柔油栗为主要食材。怀柔油栗颗粒饱满、含糖量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油栗宴包括栗子焖鸡、栗子红烧肉、栗子粥等菜品,其中栗子焖鸡选用散养柴鸡与油栗同炖,鸡肉鲜嫩,栗子香甜,风味独特。景区附近的农家院均可提供,人均消费约70-90元,秋季栗子成熟时品尝最佳。

红螺素斋

红螺素斋是红螺寺内的特色餐饮,遵循佛教素食传统,以豆制品、蔬菜、菌类为原料,制作出仿荤菜肴。代表菜品有“素炒鳝丝”(以香菇仿制)、“罗汉斋”(多种菌菇蔬菜拼盘)、“素火腿”(豆制品制作)等,味道清淡素雅,造型逼真。素斋堂位于大雄宝殿东侧,人均消费约50-80元,既满足味蕾又契合佛教文化,是体验禅意饮食的好去处。

烤虹鳟鱼

烤虹鳟鱼是怀柔地区的知名美食,景区周边的雁栖湖附近有多家餐馆提供。选用当地水库养殖的虹鳟鱼,以炭火烤制,表面刷以秘制酱料,外皮酥脆,肉质细嫩。一条虹鳟鱼约1.2-1.5斤,价格60-80元,可搭配生菜、薄饼食用,适合喜欢鲜香口味的游客。

山野菜团子

山野菜团子是当地农家的传统面食,以玉米面为皮,包裹荠菜、苋菜等山野菜制成的馅料,蒸熟后食用。口感松软,带有野菜的清香,营养健康。景区周边农家院均有销售,每个约3-5元,搭配小米粥食用,颇具乡土风味。

门票

门票54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众号“红螺寺景区”,获取最新动态或在线购票。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随季节调整: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旺季,开放时间为8:00-17:00(16:30停止入园);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淡季,开放时间为8:30-16:00(15:30停止入园)。景区全年无休,遇重大节假日可能延长开放时间,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如遇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部分登山步道可能临时关闭。

游玩路线

佛教文化游路线(全程约2.5小时):从景区入口进入,先游览御竹林,随后沿中轴线参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千手观音殿,观赏雌雄银杏、紫藤寄松等景观,聆听佛教故事和历史传说。之后前往素斋堂品尝素斋,最后到法物流通处选购佛教用品或纪念品。此路线适合对宗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生态休闲游路线(全程约4小时):进入景区后,先游览主寺区,然后沿红螺山步道登山,途经观音寺、圣泉,登顶后欣赏全景。下山后前往百花园(春季赏花胜地),最后到景区西侧的滑道处体验滑道(单独收费,50元/人)下山。此路线兼顾人文与自然景观,适合体力较好的游客。

亲子轻松游路线(全程约2小时):从景区入口出发,游览御竹林、主寺区的主要建筑,重点观赏“红螺三绝”,让孩子了解自然与文化知识。之后到儿童游乐区(位于御竹林北侧)游玩,再到景区内的紫藤花廊休息,最后品尝周边农家菜。此路线行程轻松,适合带小孩的家庭。

交通

  • 自驾:从北京市区出发,沿京承高速行驶至怀柔北出口下,沿京加路向北行驶约10公里,按路标指示即可到达景区,全程约60公里,车程1-1.5小时。景区停车场收费标准为小型车10元/天,大型车20元/天。
  • 公交:在东直门枢纽站乘坐916路快车(东直门-怀柔汽车站),在怀柔汽车站下车后换乘H57路公交车(怀柔汽车站-红螺寺),直达景区门口。916路快车发车间隔15分钟,全程约1小时,票价12元;H57路发车间隔30分钟,全程约30分钟,票价4元。
  • 旅游专线:旺季(4-10月)期间,东直门旅游集散中心有直达红螺寺的旅游专线,每天8:00发车,16:00返回,往返票价80元/人(含门票),需提前1天预订。

必玩景点

  • 雌雄银杏:树龄1100余年,雄树高20米,雌树高18米,秋季金黄一片,是红螺寺的标志性景观,象征美满姻缘,为“红螺三绝”之一。
  • 紫藤寄松:由千年平顶松与两株紫藤组成,藤径30厘米,春季紫花满树,形成“藤寄松”奇观,为华北地区罕见的自然景观,“红螺三绝”之一。
  • 御竹林:面积6000平方米,近2000株毛竹,为元代所植,康熙赐名,竹林茂密清幽,是景区的生态亮点,“红螺三绝”之一。
  • 大雄宝殿:高15米,面阔五间,内供三世佛及十八罗汉,为明代泥塑珍品,是红螺寺主寺区的核心建筑,体现了古代佛教建筑艺术。

游玩建议

  • 最佳游览季节:春季(4-5月)紫藤、牡丹盛开;秋季(10-11月)银杏金黄、山林尽染,是最佳游览季节;夏季可避暑,冬季可赏雪景及“岁寒三友”。
  • 装备建议:登山需穿舒适运动鞋,夏季携带防晒用品、驱蚊液,冬季注意保暖;景区内台阶较多,老人和小孩可准备轻便手杖。
  • 餐饮建议:可在寺内素斋堂体验素斋,人均50-80元;或到景区周边农家院品尝怀柔油栗宴、烤虹鳟鱼,人均70-100元;景区内小卖部提供简餐,价格略高。
  • 时间安排:建议上午9:00前到达,避开人流高峰;主寺区游览约1.5小时,登山往返约2小时,可根据兴趣调整。

注意事项

  • 宗教礼仪:进入寺庙需衣冠整洁,不大声喧哗;佛像前禁止拍照,上香需在指定区域,遵循寺内义工指导。
  • 安全提示:登山步道部分路段较陡,雨天路滑,需小心行走;儿童和老人必须由家人陪同,不擅自偏离步道。
  • 生态保护:禁止攀折花木、采摘果实,不随意丢弃垃圾;御竹林、古树周围禁止吸烟和刻画。
  • 消费提示:景区内法物流通处商品价格较高,可货比三家;滑道、电瓶车等二次消费项目需提前了解价格(电瓶车单程10元/人)。
  • 其他:旺季周末游客较多,建议错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