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古鎮 - 江蘇旅遊景區

周庄古鎮 - 江蘇旅遊景區
周庄古鎮 - 江蘇旅遊景區

周莊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著「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古鎮四面環水,鎮內河道呈「井」字形分佈,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其中始建於元至正年間的富安橋和貞豐橋最為著名。周莊古鎮總面積約38.96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約0.47平方公里,至今仍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全鎮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餘座磚雕門樓,體現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典型格局,是江南水鄉文化的傑出代表。

歷史文化

周莊古鎮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時期,當時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稱「貞豐里」。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在此設莊,因周姓聚居,逐漸被稱為「周莊」。

元代時,周莊因地處漕運要道,商業開始興起,出現了初具規模的市集。明代,周莊成為江南重要的糧食、絲綢集散地,經濟日益繁榮,許多富商在此建造宅院,形成了古鎮的基本格局。清代,周莊的商業和手工業進一步發展,憑藉優越的水路交通,成為連接上海、蘇州、杭州的重要節點,鎮上店鋪林立,商賈雲集。

周莊古鎮不僅是商貿重鎮,更是文化繁榮之地,歷史上曾湧現出許多文人雅士,如明代的江南富豪沈萬三就曾在此生活,其相關傳說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古鎮內的建築、橋樑、街巷等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2003年,周莊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其獨特的水鄉文化和建築風貌成為研究江南地區歷史、民俗、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

主要景點

沈廳

沈廳位於周莊富安橋東堍南側,是明代江南富豪沈萬三的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原名「敬業堂」,後改稱「松茂堂」,總面積約1700平方米,共有7進5門樓,大小房屋100餘間,是周莊規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建築群。沈廳坐東朝西,沿河而建,由水牆門、河埠、正廳、後廳、花廳、樓房等組成,整體建築佈局嚴謹,雕樑畫棟,尤其是正廳「松茂堂」的樑枋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展現了江南民居建築的精湛技藝。廳內展示了沈萬三的生平事跡及相關文物,是了解江南巨富生活的重要窗口。

張廳

張廳位於周莊北市街南首,始建於明代正統年間(1436-1449年),為明代中山王徐達之弟徐逵的後裔所建,清初轉讓給張姓人家,故稱「張廳」。張廳總面積約1800平方米,前後共6進,房屋60餘間,其特色是「轎從門前進,船自家中共」,院內有一條小河穿屋而過,俗稱「一河兩岸」,體現了江南水鄉住宅與水緊密結合的特點。廳內的擺設保持了明代風格,木雕、磚雕等裝飾精美,展現了明代民居的建築特色。

雙橋

雙橋由世德橋和永安橋組成,位於周莊古鎮中心,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兩座橋呈直角相連,樣子頗似古代的鑰匙,故又稱「鑰匙橋」。世德橋為石拱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永安橋為石樑橋,橫跨銀子浜,長13.3米,寬2.4米。雙橋是周莊的標誌性建築,1984年,畫家陳逸飛以雙橋為題材創作的油畫《故鄉的回憶》在海外展出後,使周莊聲名遠揚,雙橋也成為周莊的象徵。

富安橋

富安橋位於周莊中市街東端,始建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重修,為單孔石拱橋,長17.4米,寬3.8米,跨度6.6米。橋身兩側設有橋樓,這在江南古橋中較為少見,橋樓內曾設有茶樓、店鋪,體現了「橋市一體」的特色。富安橋名字寓意「富甲一方,平安吉祥」,是周莊最古老的橋樑之一,見證了周莊的興衰變遷。

周莊博物館

周莊博物館位於周莊古鎮東側,原為民國時期一位朱姓人家的宅院,2004年改建為博物館,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博物館通過「水鄉歷史」「水鄉風情」「水鄉建築」等展廳,展示了周莊從古代到現代的發展歷程,館內收藏了大量與周莊歷史相關的文物,如古代的農具、漁具、服飾、書畫等,還有反映水鄉民俗的展品,如婚俗、節慶等場景復原,讓遊客全面了解周莊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美食

萬三蹄

萬三蹄是周莊的招牌美食,源於明代沈萬三招待朱元璋的典故。選用當地優質豬後腿,配以醬油、糖、八角等調料,經過燜煮、醬燒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成品色澤紅亮,皮酥肉爛,肥而不膩,香氣濃郁。萬三蹄的吃法很有講究,用骨刀輕輕劃過,即可將肉與骨頭分離,方便食用,如今已成為遊客到周莊必嘗的美食。

清蒸魨魚

清蒸魨魚是周莊的傳統名菜,選用當地河道中的新鮮魨魚,去除內臟後,加入火腿片、筍片、蔥薑等調料,上籠清蒸而成。魨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湯汁濃郁,富含蛋白質,是江南水鄉的特色河鮮之一。食用時需注意,魨魚的魚肝有微毒,需經過處理後才可食用。

奧灶麵

奧灶麵是崑山及周莊一帶的特色面食,「奧灶」意為「奥妙的灶頭」。其湯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等熬製,配以醬油、糖等調料,色澤紅亮,味道鮮美;麵條選用細麵,口感筋道;澆頭種類多樣,有爆魚、鱔糊、燜肉等,其中以爆魚奧灶麵最為經典。周莊古鎮內有多家老字號麵館,如「貞豐麵館」,深受遊客喜愛。

襪底酥

襪底酥是周莊的傳統糕點,因形狀似襪底而得名。選用麵粉、芝麻、白糖等原料,經過擀皮、包餡、烘烤等工序製作而成,成品口感酥脆,鹹甜適中,芝麻香味濃郁。襪底酥的製作工藝已有數百年歷史,便於攜帶,是遊客饋贈親友的佳品。

周莊鹹菜莧

周莊鹹菜莧是當地的特色醃菜,選用新鮮的莧菜梗,洗淨後切段,加入鹽、花椒等調料醃製而成,色澤金黃,味道鹹鮮,帶有獨特的發酵香味。鹹菜莧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來炒肉、蒸魚,是周莊人餐桌上的常見小菜,體現了江南水鄉的飲食特色。

門票

門票5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周庄旅游」,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開放時間為7:30-21:00(4月1日-11月30日,20:00停止入園);12月1日-次年3月31日開放時間為7:30-20:00(19:00停止入園)。

古鎮內的景點開放時間與古鎮開放時間一致,部分景點如沈廳、張廳的室內區域在17:30後關閉,具體以景區當天公告為準。

遊玩路線

周莊古鎮核心景區面積不大,建議遊玩1-2天。一日遊路線推薦:上午從古鎮南門進入,先遊覽張廳,感受明代民居的特色;隨後步行至雙橋,欣賞「鑰匙橋」的獨特景觀,拍照留念;接著前往沈廳,了解沈萬三的歷史故事;中午在古鎮內品嘗萬三蹄、奧灶麵等特色美食。下午遊覽富安橋,登上橋樓俯瞰水鄉風光;之後前往周莊博物館,全面了解周莊的歷史文化;傍晚時分,在河邊欣賞古鎮的夕陽景色,感受水鄉的寧靜氛圍;晚上可乘坐遊船,夜游古鎮,欣賞燈光下的水鄉夜景。

兩日遊可在一日遊基礎上,增加周邊景點,第二天上午遊覽古鎮周邊的「生命奧秘博物館」,了解生物進化的奧秘;下午前往「南湖秋月園」,欣賞南湖的自然風光,感受「南湖秋月」的意境,之後結束行程。

交通

  • 公交:崑山市区有多處公交線路可直達周莊,如崑山161路、崑山263路等,從崑山汽車南站到周莊汽車站約1小時,票價5元/人;蘇州汽車北站有直達周莊的旅遊專線車,車程約1.5小時,票價17元/人。
  • 高鐵/動車:乘坐高鐵或動車至崑山南站,出站後換乘崑山161路公交至周莊汽車站,再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古鎮入口,全程約1.5小時。
  • 自駕:從上海出發,沿滬昆高速轉常嘉高速,從周莊出口下,車程約1.5小時;從蘇州出發,沿常台高速轉常嘉高速,從周莊出口下,車程約1小時。古鎮周邊有多個停車場,收費標準為10元/天。
  • 遊船:在周莊古鎮內,可乘坐手搖遊船遊覽,票價為150元/船(可坐6人),行程約30分鐘,從古鎮中心河道出發,途經雙橋、富安橋等景點,感受「船在水中遊,人在畫中坐」的意境。

必玩景點

  • 沈廳:周莊規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建築群,面積1700平方米,7進5門樓,展現了江南富豪的生活場景,與沈萬三的歷史典故緊密相關。
  • 雙橋:由世德橋和永安橋組成,是周莊的標誌性建築,因陳逸飛的油畫而聞名世界,體現了江南水鄉橋樑的獨特魅力。
  • 富安橋:周莊最古老的橋樑之一,始建於元代,橋身設有橋樓,「橋市一體」的特色在江南古橋中少見。
  • 張廳:明代民居的代表,面積1800平方米,「轎從門前進,船自家中共」的格局展現了水鄉住宅與水的緊密聯繫。

遊玩建議

  • 最佳遊玩季節為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春季古鎮內百花盛開,秋季氣候宜人,適合漫步和乘船遊覽。
  • 建議在古鎮內住宿一晚,體驗夜游古鎮的樂趣,夜晚的周莊燈光璀璨,少了白天的喧囂,更具水鄉韻味。
  • 古鎮內街巷狹窄,遊客較多,建議穿舒適的平底鞋,方便行走。
  • 購買特產時,建議選擇古鎮內的老字號店鋪,如「沈萬三故居特產店」,確保產品質量。
  • 若想避開人流高峰,可選擇在工作日前往,或在早晨7:30-8:30之間進入古鎮。

注意事項

  • 古鎮內的河道較多,遊覽時需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河邊護欄,尤其要看管好兒童。
  • 乘坐手搖遊船時,需聽從船工的安排,穿好救生衣,不要在船上站立或晃動,以免發生危險。
  • 古鎮內的部分建築為木質結構,禁止吸煙,請勿使用明火,愛護文物古跡。
  • 購買門票時請保留好票據,部分景點需要驗票進入,門票有效期為3天,可多次進出古鎮。
  • 尊重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遊覽時不要大聲喧嘩,不要隨意拍攝居民的私人生活場景。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