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沱古鎮位於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是國家4A級景區。古鎮特色鮮明,以「雲梯街」為主要建築特色,街道垂直長江,呈龍形蜿蜒向上,全長約1.9公里,有「萬里長江第一街」的美譽。古鎮佔地面積約0.5平方公里,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建築多為明清風格,融合了巴渝文化、土家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歷史文化
西沱古鎮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這裡就是重要的鹽運碼頭。古代巴人在此聚居,憑藉長江黃金水道和雲梯街的獨特地形,成為連接長江上下游的重要物資集散地。隨著歷史的發展,古鎮歷經各朝代的變遷,鹽運貿易不斷繁榮。明清時期,古鎮商業發達,吸引了眾多商賈和移民,土家文化、巴渝文化以及外來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如今,西沱古鎮的建築和街道佈局仍保留著古代風貌,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主要景點
雲梯街
雲梯街是西沱古鎮的核心景點,全長約1.9公里,共有113個臺階,1124級石階。街道兩旁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商鋪林立,有許多傳統的手工藝品店和小吃攤。遊客可以沿著街道漫步,感受歷史的韻味,欣賞獨特的建築風格。



二聖宮
二聖宮始建於明代,是用於祭祀孔子和關羽的寺廟。它原位於沿溪鎮濱江社區,因三峽工程於2012年搬遷復建於西沱古鎮雲梯街獨門嘴。該建築群坐東向西,依山而建,為四合院式的徽派建築,由山門、左右廂房和正殿組成,佔地面積900平方米,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桓侯宮
桓侯宮俗稱「張飛廟」,建於清代初期,距今超300年歷史,是專為祭祀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張飛所建。清道光二十二年版《石柱廳志》載有手繪桓侯宮圖,可證其當時已存在,民國三年重修正殿。此地曾作為四川鹽商會館(又稱「四川會館」),後還當過西沱保安隊駐地,新中國成立後改為相館。正殿面闊3間15.28米,進深6.3米,殿內木牆壁繪有趙雲、關羽及張飛白描繡像,其建築為研究當地宗教文化及會館文化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慶忠堂
慶忠堂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為四合院佈局,磚木結構,總佔地1192.29平方米,建築面積799.3平方米,由正殿、左右廂房和前廳組成。這裡曾是尼姑庵,1949年後為村小慶中小學校舍,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已化身石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展示著土家玩牛道具、鹽運背簍等豐富的非遺文化。



禹王宮
禹王宮位於雲梯街中段,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古鎮內規模最大的會館建築,原為湖廣(今湖南、湖北)籍客商在西沱建立的同鄉會館,因供奉治水英雄大禹而得名,佔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



遊玩路線
遊客可以從古鎮入口進入,沿著雲梯街向上漫步,沿途欣賞街道兩旁的明清建築和商鋪。參觀西沱古鎮鹽運博物館,了解古鎮的鹽運歷史。到達雲梯街頂端後,前往南龍眼井,感受古鎮的歷史遺跡。遊覽過程中,可以品嘗古鎮的特色美食,體驗古鎮的風土人情。
遊玩建議
- 建議穿著舒適的鞋子,雲梯街有較多的石階,方便遊覽。
- 可以提前了解西沱古鎮的歷史文化,以便更好地欣賞古鎮的景點和建築。
- 品嘗美食時,注意飲食衛生,選擇正規的餐館和小吃攤。
- 參觀西沱古鎮鹽運博物館時,遵守館內規定,愛護文物。
注意事項
- 遵守古鎮的相關規定,不破壞古鎮的建築和環境。
- 在雲梯街遊覽時,注意安全,特別是在上下石階時,小心滑倒。
- 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尤其是土家族的文化傳統。
- 遇到問題或緊急情況,及時聯繫景區工作人員。
交通
- 航空:可先抵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然後乘坐長途客車或打車前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再轉乘當地交通工前往西沱古鎮。
- 鐵路:乘坐火車到石柱縣站,出站後乘坐前往西沱古鎮的班車或打車前往。
- 公路:自駕遊客可通過滬渝高速等公路前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再根據導航前往西沱古鎮,古鎮週邊有停車場。
開放時間
西沱古鎮全天開放,部分景點的開放時間可能有所不同。西沱古鎮鹽運博物館一般開放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17:00,每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門票
西沱古鎮免費開放,部分景點如西沱古鎮鹽運博物館可能會單獨收費,具體費用以景區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