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位於中國重慶市涪陵區濱江大道二段185號。它是世界首座非潛水可抵達的水下博物館,也是重慶三峽博物館的分館之一,屬地方性歷史博物館。該館於2003年正式開工建造,2009年5月18日建成對外開放。博物館佔地約1.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8433平方米。
歷史文化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是一道長約1600米、平均寬15米的天然石梁,因長江水的沖刷,被分為上、中、下三段,清代以後改稱白鶴梁。唐代或唐代以前,白鶴梁上已存有石魚水標。唐代晚期,在石魚水標附近開始刻有題記和題詩,並有記錄當時水位的大順元年(公元890年)刻「秤斗」。北宋時期,石魚和古人題刻的江心石梁已成為涪陵名勝,大量記錄石魚與水位關係的題刻及相關詩文被鐫刻在石梁上。元滅南宋後,元朝地方官員仍在涪陵江心石梁觀看石魚、記錄水位並鐫刻題記。明清時期,白鶴梁題刻繼續發展,數量比元代增多,但遠不及宋代。近現代以來,人們共鐫刻了14則題刻於石梁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於保護與研究的考量,在石梁上題刻的現象基本消失。1992年三峽工程啟動,白鶴梁將沉入江底,2002年確定「無壓容器」保護方案,2003年保護工程開工,2009年博物館建成開放。
主要景點
水下題刻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內存有題刻165段,石魚18尾、觀音2尊、白鶴1隻。這些題刻記錄了從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以來歷代的詩文和各種圖形石雕,極具科學價值、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



坡形廊道
坡形廊道长91米,深入長江水下水40米,運用聲光電手段營造「天幕」,模擬白鶴梁原址場景,讓遊客在漸入長江水下水的過程中感受江岸風光景色。


水平廊道
水平廊道长146米,透過視頻、展板及3D畫作等介紹「生態長江」魚類、「航運長江」船舶等知識。

參觀廊道
參觀廊道是環繞保護體的參觀區域,設有23個圓形玻璃窗,遊客可透過這些窗口觀察題刻,並透過題刻拓片投影展示對重要題刻進行輔助說明。



地面陳列館
地面陳列館常設白鶴梁題刻專題展覽,以「水、石、詩、館」為主題,分為「生命之水——世界大河文明中的水文觀測」「長江之尺——白鶴梁題刻的科學價值」「水下碑林——白鶴梁題刻的人文價值」「三峽明珠——世界首座遺址類水下博物館」四個單元。



遊玩路線
地面陳列館——坡形廊道——水平廊道——參觀廊道——水下題刻。
遊玩建議
- 提前了解博物館開放時間和門票資訊,合理安排行程。
- 可聘請導遊或講解員,更深入了解白鶴梁的歷史文化內涵。
- 參觀時遵守博物館規定,勿觸摸文物,不隨意拍攝和錄音。
- 時間允許的話,可參觀周邊景點,如涪陵榨菜博物館等,更全面了解涪陵歷史文化。
注意事項
- 遵守館內秩序,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
- 按照規定路線參觀,不擅自離開指定區域。
- 注意保護文物,不觸摸、不刻畫題刻。
- 保管好個人物品,避免遺失。
交通
- 市區內搭乘公交線路113、119、302、306、307可直達白鶴梁。
開放時間
全年週二至週日09:00 - 17:00開放(停止售票16:30),週一閉館。
門票
成人票5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尋景區官方公眾號「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獲取最新動態。目前官方公眾號暫未開放線上購票功能。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