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塔山景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是承德市著名的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以兩座突兀而立的巨型岩石山峰為核心,山峰上各有一座古塔,故而得名「雙塔山」。景區總面積約600公頃,森林覆蓋率較高,自然景觀奇特,人文遺跡悠久,是集觀光、休閒、探秘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其中,雙塔山的兩座山峰高度分別約為40米和30米,山體陡峭,難以攀登,而山頂的古塔更是增添了神秘色彩,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探尋。
歷史文化
雙塔山的歷史文化主要體現在山頂的兩座古塔上。據考證,這兩座古塔始建於遼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關於古塔的建造用途,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這也為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有傳說認為是遼代貴族的墓葬附屬建築,也有說法稱與當時的宗教活動有關。
在歷史的長河中,雙塔山及古塔歷經風雨侵蝕和朝代更迭,卻依然保存至今,成為研究遼代建築藝術和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清代乾隆皇帝曾對雙塔山頗感興趣,曾派人試圖攀登峰頂探尋古塔之謎,但因山體險峻而未能成功,僅留下相關的記載,為景區增添了更多的歷史底蘊。
主要景點
雙塔峰
雙塔峰是景區的核心景點,由兩座拔地而起的巨大岩柱組成,東峰高約40米,西峰高約30米,兩峰相距約30米。岩柱呈紫紅色,質地堅硬,表面陡峭,幾乎垂直於地面,堪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峰頂各有一座古塔,東峰的塔高約2米,西峰的塔高約5米,均為磚結構,塔身有門窗等建築痕跡,造型古樸,展現了遼代建築的風格特點。

金龜石
金龜石位於雙塔峰附近,是一塊形似烏龜的巨石,長約5米,寬約3米,高約2米。巨石的形態逼真,頭部、背部輪廓清晰,仿佛一隻巨大的烏龜正昂首望向雙塔峰,故而得名。金龜石周圍綠樹環繞,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是遊客拍照留念的好去處。

駱駝峰
駱駝峰因其形狀酷似一頭駱駝而得名,峰體高約25米,長約40米。從特定角度望去,駱駝的頭部、駝峰、身軀等部位清晰可辨,形態生動形象。駱駝峰周圍山勢起伏,植被茂密,遊客可在登山途中欣賞到這一奇特的自然景觀。

三仙觀
三仙觀是一座道教宮觀,香火鼎盛。觀門抱柱對聯「道通太極周行天地外;心徹玄微奥妙宇宙中」彰顯道教玄妙之境,殿內內聯則寄託信眾結緣祈福、星君庇佑的願景。左側供奉武財神趙公明,居中為文曲星,又稱「梓潼帝君」,右側為藥王孫思邈,三仙同殿,是一座承載了豐富歷史文化和民間信仰的瑰寶。

七寶樓
七寶樓仿清式半壁廈殿,依山勢而建,面闊4米,高5米。殿外對聯描繪善財童子出生時的特別景象和他求知敬賢的品德。殿內沿天然岩洞供奉其53位仙師,主尊為倒坐觀音像,仿正定隆興寺所塑,面容清悠,坐姿安詳,似能化解人間煩惱。佛像大小不一,最高1米,最小僅70厘米,佈局精巧、各具特色。

紅山文化圖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較重要的新石器文化,紅山文化發源於內蒙古南部,河北北部和東北部一帶。紅山文化距今約5000至6000年前,延續時間約2000年。最具代表紅山文化的是紅山女神,紅山玉豬龍,圖中間的就是紅山女神豐收之後祭祀的場景,人們在耕種,播種,豐收祭祀。 70年代末,在內蒙古,河北北部和遼西等地對紅山文化遺存又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珍貴文物,石器,陶器,玉器等。 紅山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紅山文化的出現使西拉木倫河流域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並列成為中華文明的三大源頭,把中國文明起源史的研究從四千年前提早到了五千年前!從此契丹族退出了中國歷史舞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契丹起源圖
契丹族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早的少數游牧民族,契丹族作為一個游牧民族在很早以前就活躍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騎著白馬從老哈河而來的仙人和一個駕著青牛車從西拉木倫河而來的天宮仙女在遼河相遇並相愛了,婚後共生了八個兒子,後來繁衍成了契丹的八個部落。分別為: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絮部、黎部、吐六於部。契丹族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國,947年改國號為大遼,契丹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持續存在了200多年,期間共傳9帝,公元1125年被金國所滅!

鬼斧神工
特大型摩岩石刻,在燕北堪稱一絕。位於駱駝峰東南側溝谷內。緊鄰路旁的一塊巨石垂直裂開,分成兩塊。其中一塊高24.3米,寬約18.5米,形成崖面,矗立路旁,上勒「鬼斧」二字。每字高約8米,寬6米,藍色臨描大字格外醒目。

另一塊巨石,斜臥在溝谷內,與崖石間距僅8米。巨石長度、寬度、紋路都和崖石相符,如出一轍,似是哪位靈神將這巨石從崖乃至沉積岩的石上一劈而就,分一為二。巨石之上書「神功」二字,同樣為描藍勒石。「神功鬼斧」四字為行書,筆跡周密,雄強多變化,為著名書法家姚小堯先生之墨寶。

遼清展覽館
遼清展覽館一共兩層,分為五個展館,前四個展館主要以栩栩如生的人物蠟像,再現了清帝在承德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第五館展示了遼代的喪葬文化及習俗。第一館,由一百六十個小蠟像展示了康熙北巡去木蘭圍場行為打獵的場景,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八旗士兵的戰鬥力,震懾邊關小國。第二館,由栩栩如生的大蠟像展示了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四知書屋接見六世班禪的場景。第三館,由栩栩如生的大蠟像展示了咸豐皇帝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臨終託孤的場景。第四館,由一比十的小蠟像展示了咸豐皇帝的靈柩從承德起運回京的場景。第五館,由歷史文物回顧了遼代古塔以及遼代的喪葬文化習俗。

雙塔山野生獼猴
大約是90年代初期,雙塔山附近來了一群野生獼猴,大約20多隻。2000年初期,為了保護這些小動物,通過了解他們的習性,定點、定時投食,建立保護區,給這些野生獼猴提供了繁衍生息之地。通過有效地保護,使得景區內野生獼猴每年都有6-10隻的增長。經過多年的精心呵護餵養,猴群已經發展到100多隻,是景區的一道靚麗風景。

遊玩路線
經典半日遊線路,時長約3小時:東門入口 →(觀光車/步行15分鐘)→ 雙塔山觀景台 →(步道10分鐘)→ 三仙觀 →(雲梯棧道30分鐘)→ 山頂平台(近觀雙塔) → 原路返回或西側步道下山
深度一日遊線路,時長約5-6小時:西門入口 →(徒步30分鐘)→ 幽谷溪流步道 →(15分鐘)→ 南側觀景台(攝影點) →(20分鐘)→ 猿人石 →(懸壁棧道40分鐘)→ 玻璃觀景台 →(下山30分鐘)→ 遼代石刻群 → 東門出口
遊玩建議
- 建議遊玩時間為1天,以便有充足的時間遊覽景區內的主要景點。
- 景區內山路較多,建議穿著舒適的運動鞋,便於登山行走。
- 夏季遊玩時,需做好防曬措施,攜帶遮陽帽、太陽鏡、防曬霜等物品;冬季則要注意保暖,穿戴厚實的衣物。
- 景區內餐飲設施較少,建議自帶適量的飲用水和食物,在指定區域用餐,保持環境衛生。
- 最佳遊玩季節為春季和秋季,春季萬物復甦,景色清新;秋季天氣涼爽,山林色彩豐富。
- 可攜帶相機或手機,記錄下景區內的美景和奇特景觀。
注意事項
- 景區內部分路段陡峭,遊覽時需注意安全,不要擅自離開指定步道,以免發生危險。
- 愛護景區內的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蹟,不要隨意刻畫、破壞。
- 遵守景區規定,不在禁火區域吸菸或使用明火,防止引發火災。
- 照顧好老人和小孩,避免走散或發生意外。
- 景區內可能有野生動物出沒,遇到時不要驚擾它們,保持安全距離。
- 雷雨天氣時,應躲避在安全的室內或避雷設施下,不要在山頂或空曠地帶停留。
交通
- 公交:在承德市區內,可乘坐15路、52路、55路等公交車到達雙塔山景區站下車,步行約500米即可到達景區大門。
- 自駕:從承德市區出發,沿西大街向西行駛,轉入雙塔山大街,按照路標指示即可到達景區,景區內有停車場,停車費用為5元/小時。
- 計程車:從承德市區打車前往雙塔山景區,車程約15公里,費用約30-40元。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會根據季節有所調整。夏季(4月1日-10月31日)開放時間為7:30-18:00;冬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開放時間為8:00-17:00。景區停止售票時間為閉園前1小時,請遊客合理安排遊玩時間。
門票
截止2025年8月14日,門票50元/人,可在微信中搜索服務號「双塔山风景区」,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