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托海國家礦山公園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可可托海鎮建設路9號,是新疆首個國家級礦山公園,為4A級景區。公園總面積為26.91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區占地1.78平方公里。景區以展示人類礦業遺跡景觀為主題,體現礦業發展歷史內涵,是集遊覽觀賞、科學考察與科學知識普及為一體的特色工業及紅色旅遊景區。
歷史文化
可可托海的礦業開發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發現的三號礦脈,是世界罕見的大型稀有金屬花崗偉晶岩礦床。從1950年到1998年,可可托海三號礦脈成為現代化大型露天採礦場和國內最大的稀有鋰、鈹、鉭、鈮選礦廠,為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鼎盛時期的可可托海被譽為西部的「小上海」。這裡的礦產資源為「兩彈一星」的研發和償還蘇聯外債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著「功勳礦」「英雄礦」等諸多美譽。
可可托海地質陳列館原為職工俱樂部,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典型的俄式風格建築,也是可可托海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是新疆保存最完整的俄式風格建築物,屬於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
三號礦脈
三號礦脈也叫三號礦坑,被稱為「聚寶盆」「功勳礦坑」「英雄礦」「天然礦物博物館」等。它長250米、寬240米、深約140米,擁有13層運礦車道,形如倒置的草帽或古羅馬鬥獸場。世界上已知的140種礦物中,三號礦脈有86種,是中外科學家研究花崗偉晶岩和稀有金屬礦的經典礦區。
阿依果孜礦洞
阿依果孜礦洞位於可可托海三號礦脈南500米處,於1949年被當地礦工阿依果孜·沙里木發現。礦洞長800多米,有大小十幾個交叉或相通的採礦室,猶如地下迷宮。礦洞常年溫度只有零攝氏度,洞內雕塑群復原了當時礦工的日常勞動場景。
可可托海地質陳列館
可可托海地質陳列館由一座20世紀50年代的蘇式建築改建。館內二樓擺放著100多種形色各異的礦石標本,如鉭鈮單晶礦、「阿山礦石」、綠柱石等。館內還有照片和老物件,詳盡展現了可可托海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至2013年可可托海獨立工礦區轉型發展以來的歷史進程。
美食
手抓羊肉
選用當地新鮮羊肉,烹飪時將羊肉帶骨切成大塊,放入大鍋中煮熟,搭配洋蔥、胡蘿蔔等,肉質鮮嫩,味道鮮美,是當地特色美食。
哈薩克族奶茶
哈薩克族傳統飲品,用磚茶煮成濃茶,兌入鮮牛奶或羊奶,再加上適量的鹽,味道濃郁,營養豐富,在遊玩間隙品嘗,可暖身提神。
烤羊肉串
將新鮮羊肉切成小塊,用鐵簽串起,在炭火上烤制,撒上孜然、辣椒麵等調料,外皮金黃,內部鮮嫩,香氣撲鼻。
門票
成人票78元。以景區實際價格為準。
可在微信中搜索景區官方公眾號「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獲取最新動態。截止2025年05月19日,該公眾號並沒有提供在線購票功能。
開放時間
夏季09:00 - 20:00開放,冬季10:30 - 18:00開放。
遊玩路線
進入景區大門後,先到觀景台俯瞰三號礦坑,拍照留念。接著乘坐景區區間車到達阿依果孜礦洞洞口,戴上安全帽,換上冬衣,由講解員帶領進入礦洞參觀,全程約40分鐘。參觀完礦洞後,前往可可托海地質陳列館,了解可可托海的礦業歷史和礦石標本。
交通
- 航空:可乘飛機抵達富蘊可可托海機場,烏魯木齊—富蘊、阿克蘇—富蘊、成都—西寧—富蘊航線均可抵達。
- 火車:有K9735烏魯木齊—富蘊的列車。
- 公路:從烏魯木齊出發,走S11五大高速公路,約4個小時可到達富蘊縣,再前往可可托海國家礦山公園。
必玩景點
- 三號礦脈:規模宏大,礦產資源豐富,是景區的標誌性景點,能讓人感受到礦業開採的震撼。
- 阿依果孜礦洞:可身臨其境體驗礦山內部構造和礦工生活,了解採礦歷史,洞內雕塑生動逼真。
- 可可托海地質陳列館:建築風格獨特,館內礦石標本和歷史資料豐富,有助於深入了解可可托海的礦業發展歷程。
遊玩建議
- 參觀阿依果孜礦洞時,洞內溫度低,即使夏季也需準備冬衣、羽絨服,若沒帶可在洞口租用軍大衣。
- 攜帶相機等攝影設備,可可托海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礦業遺跡很適合拍照。
- 景區內餐飲設施較少,可自帶一些零食和飲用水,以便及時補充能量和水分。
注意事項
- 遵守景區規定,不隨意觸摸礦石標本和洞內設施,愛護景區環境。
- 在礦洞和觀景台等區域遊玩時,注意安全,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
- 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