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贊其民俗旅遊區 - 新疆旅遊景區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 - 新疆旅遊景區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 - 新疆旅遊景區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老城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依托伊寧南市區三個街道建成,總面積約22.9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完成4.2平方公里。景區內分散着清朝乾隆時期以來的古建築300多幢,2萬多戶頗具地方特色的居民庭院。這裡的建築風格多樣,包含古老的純木結構民居、各式磚石結構別墅、拜占庭式的穹頂、波斯風格庭院,洛可可式浮雕、幾何圖紋等。

歷史文化

據史料記載,17世紀時從南疆至伊犁開荒的維吾爾族人最早聚居於此。經過歷史的洗禮和變遷,現在這裡主要居住着維、漢、回、烏孜別克、哈薩克、錫伯、滿、俄羅斯、蒙、塔塔爾、塔吉克、柯爾克孜族等多個民族。喀贊其在悠久歷史潮流的熏陶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已成為新疆民族多元文化聚集的特色區域。2015年,喀贊其民俗旅遊區前進街成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主要景點

吐達洪巴依大院

吐達洪巴依大院是商人吐達洪1929年從吉爾吉斯斯坦回國後在伊寧市的居所,佔地約2000平方米。建築整體外觀呈淡藍色,風格融合了多元文化,是中國境內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塔塔爾族民居。大院裡有兩排屋子,青磚照壁、筒式壁爐、水晶吊燈、民族地毯等相互映襯。

回族大寺

回族大寺始建於1751年(乾隆十六年),是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清代伊犁九城中最大的伊斯蘭教清真寺,原面積約6000平方米。其建築造型與布局仿照陝西西安化覺巷清真寺修建,採用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兼有阿拉伯伊斯蘭風格。前有山門、正門,兩側有雙重八字影壁及門樓,後面是寺院的主體建築——禮拜殿,供講經和禮拜,禮拜殿分內、外、中三殿,共600餘平方米,可供千人禮拜。

美食

烤羊肉串

選用新鮮的羊肉,切成小塊,用鐵簽串起,在炭火上烤制。烤制過程中,撒上孜然、辣椒面等調料,烤至外皮金黃酥脆,內部鮮嫩多汁,香氣四溢。

手抓飯

主要由大米、羊肉、胡蘿蔔、洋蔥等食材製作而成。米飯吸收了羊肉的香味和胡蘿蔔的甜味,口感豐富,營養豐富,通常搭配一些小菜和酸奶。

新疆地區的傳統面食,種類有原味馕、芝麻馕、蔥香馕等。口感香脆,保存時間較長,是當地人民喜愛的主食之一。

門票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為開放式景區,不收取門票費用。

開放時間

景區全年開放,開放時間為全天24小時。

遊玩路線

遊客可以從景區南大門進入,首先遊覽吐達洪巴依大院,感受多元文化融合的建築風格;接着沿着街道漫步,欣賞色彩繽紛的特色民居和各式建築;然後前往回族大寺,感受其古樸典雅的氛圍;再乘坐“哈迪克”(馬車)穿梭在街巷中,體驗獨特的民俗風情;最後可以去民俗家訪點,品嘗當地美食,與居民互動交流,深入了解當地的生活方式。

交通

  • 飛機:遊客可先乘坐飛機到達伊寧機場,再從伊寧機場乘坐計程車前往喀贊其民俗旅遊區,車程約20分鐘。
  • 火車:乘坐火車到達伊寧站後,可選擇乘坐公車或計程車前往景區。乘坐公車可搭乘相應線路,在指定站點下車;乘坐計程車車程約15分鐘。
  • 自駕:通過導航軟件輸入“喀贊其民俗旅遊區”,按照導航路線行駛即可。景區及周圍設有多個停車場,如遊客中心東側、石榴花展覽館、賽乃姆演繹廣場等,合計規劃停車泊位1430個。

必玩景點

  • 吐達洪巴依大院:中國境內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塔塔爾族民居,佔地約2000平方米,建築風格獨特,融合多元文化。
  • 回族大寺: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始建於1751年,原面積約6000平方米,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與阿拉伯伊斯蘭風格。
  • 喀贊其特色民居:景區內有2萬多戶特色居民庭院,建築外牆、大門多以藍白色為主,明黃、翠綠、櫻花粉色的房屋交錯其間,風格多樣,猶如一座露天的中亞建築博物館。

遊玩建議

  • 可以選擇在下午或傍晚時分遊玩,既能避開中午的炎熱,又能欣賞到美麗的夕陽餘暉灑在特色建築上的美景。
  • 乘坐“哈迪克”馬車時,注意安全,遵守車夫的指示。
  • 品嘗當地美食時,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食量適量選擇,避免浪費。
  • 如果對民族文化感興趣,可以多去一些民俗家訪點,與當地居民交流,深入了解民俗文化。

注意事項

  • 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和民俗習慣,不做出不適當的行為。
  • 愛護景區環境,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保持景區的整潔衛生。
  • 在景區內遊玩時,注意自身安全,特別是在街道上行走時,要注意車輛和行人。
  •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及時向景區工作人員求助或撥打當地的應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