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麋鹿園景區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全球佔地面積最大、麋鹿種群數量最多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景區以麋鹿保護為核心,融合濕地生態觀光、科普教育和文化體驗功能,擁有獨特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景區總面積達78000畝,其中核心保護區面積約2668公頃,濕地面積佔比超過70%。園內建有麋鹿博物館、觀鹿臺、濕地棧道等設施,截至2024年,麋鹿種群數量已達7000餘頭,佔全球麋鹿總量的60%以上,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成功典範,也是海內外遊客了解麋鹿文化與濕地生態的重要窗口。
歷史文化
麋鹿,俗稱「四不像」,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鹿科動物,因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而得名,在中華文明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早在新石器時代,麋鹿就出現在人類生活中,商周時期的甲骨文中已有關於麋鹿的記載,歷代壁畫、青銅器上也常能見到其形象,象徵著吉祥與和諧。
19世紀末,由於棲息地破壞和過度捕獵,野生麋鹿在中國境內滅絕。1986年,中國從英國重新引入39頭麋鹿,在大豐建立了麋鹿自然保護區,開啟了麋鹿重引入工程。經過數十年的保護與繁育,麋鹿種群數量穩步增長,2006年成功實現野生種群恢復,成為世界瀕危物種保護史上的「中國奇蹟」。景區內的麋鹿博物館系統展示了這一物種的興衰史與保護歷程,見證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努力。
主要景點
麋鹿觀賞區
麋鹿觀賞區是景區的核心區域,佔地面積約50000畝,分為半野生放養區和圈養區。半野生放養區內,數千頭麋鹿自由棲息在蘆葦濕地中,遊客可乘坐景區觀光車(票價40元/人)進入,近距離觀察麋鹿的自然行為,如覓食、嬉戲、爭鬥等。每年5-8月的繁殖季,還能看到雄鹿求偶、雌鹿育幼的場景。圈養區則主要展示不同年齡段的麋鹿,包括幼鹿、成年鹿和老年鹿,便於遊客觀察麋鹿的生長特徵,區內設有科普解說牌,介紹麋鹿的生活習性和保護知識。
麋鹿博物館
麋鹿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以麋鹿為主題的專業性博物館,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為「麋鹿的起源」「文化印記」「瀕危與重生」「保護成果」四個展廳。館內收藏有麋鹿化石、歷代與麋鹿相關的文物、海內外珍貴的麋鹿標本等3000餘件,通過多媒體互動、場景復原等方式,系統展現了麋鹿的進化歷程、文化意義及保護故事。其中,「重引入」展廳詳細記錄了1986年以來麋鹿迴歸中國的全過程,是了解物種保護史的重要場所。
觀鹿臺
觀鹿臺位於景區中部的高地,為三層仿古樓閣式建築,高約18米,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登上觀鹿臺,可俯瞰萬畝濕地草原的壯闊景觀,視野開闊時能看到成群的麋鹿在遠處活動,與蘆葦、水泊構成一幅自然畫卷。臺內設有休息區和望遠鏡,方便遊客長時間觀察與攝影,是景區的標誌性觀景設施。
濕地迷宮
濕地迷宮位於景區東部,佔地面積約1000畝,是典型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由蘆葦蕩、沼澤、水道構成。遊客可乘坐木船(票價60元/人)穿行其間,探索濕地秘境,沿途不僅能看到麋鹿的蹤跡,還能觀賞到丹頂鶴、東方白鸛、黑臉琵鷺等300餘種鳥類,以及獐、野兔等小型哺乳動物。濕地內設有生態解說牌,介紹濕地的淨化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是生態科普教育的生動課堂。
封神臺
封神臺得名於《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坐騎為麋鹿的傳說,臺高約10米,為圓形建築,周圍環繞著108根雕刻有麋鹿圖案的石柱。登臺可遠眺保護區全景,臺中央設有「四不像」雕塑,象徵著麋鹿在傳統文化中的神聖地位。封神臺周邊種植有銀杏、松柏等樹木,與濕地景觀相映成趣,是遊客拍照留念的熱門地點。
美食
大豐魚湯面
大豐魚湯面是當地特色早餐,以新鮮海魚(多為鯽魚、鱔魚)熬製的濃湯為底,搭配手工拉麵製成。製作時需將魚煎至金黃,加入沸水大火熬煮2小時,至湯色乳白,再放入麵條煮熟,撒上蔥花、胡椒等調料,口感鮮美濃郁,營養豐富。景區周邊的餐館和大豐城區的老字號麵館均可品嘗,價格約15-25元/碗,是體驗當地風味的必選美食。
醉泥螺
醉泥螺是鹽城沿海地區的傳統小吃,選用大豐灘塗出產的新鮮泥螺,經清洗、吐沙後,用白酒、鹽、糖、花椒等醃製而成。成品肉質脆嫩,酒香濃郁,無腥味,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在景區特產店和大豐海鮮市場可購買,真空包裝的醉泥螺價格約30-50元/瓶,既是餐桌上的開胃菜,也是受歡迎的手信。
蘆葦筍燒肉
蘆葦筍是濕地蘆葦的嫩莖,每年春季採摘,口感鮮嫩多汁,富含膳食纖維。蘆葦筍燒肉選用當地散養豬肉與蘆葦筍同燉,豬肉酥爛,筍香濃郁,是景區農家樂的特色菜。這道菜充分利用了濕地資源,體現了當地飲食與自然的緊密聯繫,價格約40-60元/份。
海鮮大咖
大豐地處黃海之濱,海鮮資源豐富,海鮮大咖是當地宴請的熱門菜品,以梭子蟹、對蝦、文蛤、蟶子等多種海鮮為主料,搭配辣椒、蒜、薑等調料燜製而成,分量十足,鮮味濃郁。景區周邊的海鮮餐館均可提供,根據食材不同,價格約150-300元/份,適合多人分享。
門票
門票5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中华麋鹿园」,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為:
- 4月1日-10月31日:8:00-18:00(17:00停止入園)
- 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7:00(16:30停止入園)
景區全年開放,無閉園日。建議遊客避開夏季正午高溫時段和冬季早晚低溫時段,選擇上午9:00-11:00或下午14:00-16:00遊覽,此時麋鹿活動較為頻繁,觀賞效果更佳。
遊玩路線
推薦一日遊經典路線:上午8:30抵達景區,先參觀麋鹿博物館(約1.5小時),了解麋鹿的歷史文化與保護歷程;10:00乘坐觀光車進入麋鹿觀賞區,遊覽半野生放養區和圈養區(約2小時),近距離觀賞麋鹿;12:00在景區內的生態餐廳用餐,品嘗蘆葦筍燒肉、海鮮等特色菜;下午13:30前往觀鹿臺登高觀景(約30分鐘),隨後步行至封神臺參觀(約30分鐘);14:30乘坐木船遊覽濕地迷宮(約1.5小時),觀賞濕地生態與鳥類;16:00在景區特產店購買醉泥螺、麋鹿文創產品等紀念品,16:30結束行程。
若時間充裕,可延長至濕地迷宮的徒步棧道遊覽,深入體驗濕地風光,全程約需增加1小時。
交通
- 高鐵/動車:乘坐高鐵或動車至鹽城站,出站後換乘鹽城至大豐的旅遊專線大巴(約1小時/班),直達中華麋鹿園景區,車程約1.5小時,票價30元;或從鹽城站打車前往,車程約1小時,費用約120元。
- 長途汽車:大豐汽車客運站有直達景區的公交專線(大豐109路),車程約30分鐘,票價5元,每30分鐘一班;周邊城市如南通、泰州、揚州等地均有直達大豐的長途汽車,抵達後轉乘公交即可。
- 自駕:從鹽城出發,沿沈海高速(G15)至大豐港出口下,沿S226省道向東南行駛約20公里即達景區,全程約70公里,車程1小時;從上海出發,沿沈海高速(G15)向北行駛約300公里,至大豐港出口下,車程約3.5小時;景區停車場收費標準為小型車10元/天,大型車20元/天。
- 景區內部交通:景區內觀光車串聯各主要景點,全程票價40元/人,可中途上下車;濕地迷宮遊船票價60元/人,需在指定碼頭乘坐。
必玩景點
- 麋鹿觀賞區:全球最大的麋鹿棲息地,可近距離觀察數千頭麋鹿的自然生活狀態,佔地面積50000畝,遊玩時間約2小時(含觀光車)。
- 麋鹿博物館:中國唯一麋鹿主題專業博物館,3000餘件展品系統展現麋鹿文化與保護史,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遊玩時間約1.5小時。
- 濕地迷宮:典型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乘遊船可觀賞多種鳥類與濕地景觀,佔地面積1000畝,遊玩時間約1.5小時(含遊船)。
- 觀鹿臺:景區標誌性觀景設施,登高可俯瞰濕地與麋鹿群,高18米,遊玩時間約30分鐘。
遊玩建議
- 最佳遊玩季節為春秋兩季(4-5月、9-10月),此時氣候溫和,麋鹿活動頻繁,濕地植被豐富;夏季需注意防曬防蟲,冬季較寒冷,麋鹿活動減少。
- 景區面積較大,建議乘坐觀光車節省體力,觀光車通票可全天使用,方便在各景點間往返。
- 觀賞麋鹿時,需保持安全距離(至少50米),不投喂、不喧嘩、不使用閃光燈拍照,避免干擾其正常生活。
- 景區內餐飲選擇較少,可自帶乾糧和水,也可前往大豐城區用餐,推薦嘗試大豐魚湯面、海鮮大咖等特色美食。
- 購買特產可選擇醉泥螺、海蜇等海鮮製品,以及麋鹿造型的文創產品,景區出口處的特產店價格透明,可放心購買。
注意事項
- 景區內濕地地形複雜,部分區域泥濘,遊覽時需穿防滑運動鞋,避免進入未開放區域。
- 夏季濕地蚊蟲較多,需隨身攜帶驅蚊液、花露水等用品,穿長袖衣物防叮咬。
- 保護濕地生態環境,不隨意丟棄垃圾,不採摘植物,不打擾野生動物,遵守「無痕遊覽」原則。
- 乘坐觀光車和遊船時,需繫好安全帶(遊船穿好救生衣),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不在行駛中站立或探頭。
- 景區內信號較弱,建議提前下載離線地圖,與同行人員保持聯繫,避免走散。
- 如遇極端天氣(如暴雨、颱風等),景區可能臨時關閉部分區域,需關注官方通知,合理調整行程。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