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距市中心70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约70000平方米,由五大院落六进殿宇组成,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云居寺以珍藏石经、纸经、木版经"三绝"闻名,享有"北方巨刹""石经长城"等美誉,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建筑融合了隋唐至明清各代风格,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约605年),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唐开元十八年(730年),金仙公主奏请唐玄宗赐田庄果园,寺院得以扩建;唐末至五代因战乱遭破坏,石经刊刻中断。辽金时期多次修缮扩建,形成中、东、西三寺格局,后又因朝代更迭屡毁屡建。清代康熙帝、乾隆帝曾御书题匾,清末仅西云居寺存香火。1937年遭日军焚毁,文物洗劫一空。
新中国成立后启动修复工程,1981年在雷音洞发掘出两颗释迦牟尼佛舍利,1999年修复面积达8353.44平方米,重现清末民初古刹风貌。2000年云居寺石经地宫对游客开放,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房山石经
房山石经全称"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朝,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方,约3500万字,是世界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图书馆。经版封存在石经山9个藏经洞及1座地宫,其中雷音洞(华严堂)内保存隋代刻经4块,唐代刻经1008块,洞壁嵌经版四周有1056尊浮雕小佛,被誉为"石经长城"。
北塔(罗汉塔/舍利塔)
北塔始建于辽代,明代重修,高30.46米,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下部为须弥座,中部为覆钵式塔身,上部为十三层密檐,这种"钟鼓楼式"造型全国罕见。塔身浮雕有契丹文经咒和佛教故事,塔基四周雕有狮首、力士等图案,是研究辽代建筑艺术和契丹民族文化的重要实物。
舌血真经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高僧祖慧以舌血混合朱砂为墨,耗时三年写成《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60万字,世称"舌血真经"。经卷采用磁青纸书写,金字醒目,距今近400年仍色泽鲜艳,现藏于云居寺文物库房,为国家一级文物。
唐辽古塔群
云居寺现存唐塔7座、辽塔5座、清塔3座,其中唐塔占全国现存有确切纪年唐塔的三分之一。唐塔多为方形单层密檐式,高3-5米,塔身刻有建塔纪年、造像、经咒等;辽塔造型多样,有楼阁式、密檐式,塔身浮雕佛教题材图案,是研究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珍贵实例。
龙藏木经板
龙藏木经板即《乾隆版大藏经》雕版,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共雕版79036块,收录佛经1669部7168卷,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官刻佛教大藏经雕版,现藏于云居寺龙藏木经馆。
美食
云居寺周边以农家菜为主,特色美食包括:
房山磨盘柿
房山特产,因果实形如磨盘得名,单果重250-500克,果皮橙黄,果肉柔软多汁,含糖量15%-20%,富含维生素A、C及多种矿物质,秋季成熟,可鲜食或制柿饼。
虹鳟鱼宴
拒马河流域养殖的虹鳟鱼,肉质鲜嫩,可清蒸、红烧、烤制,尤以烤虹鳟鱼著名,外皮酥脆,鱼肉细腻,搭配秘制酱料,是当地招牌菜。
野菜馅饺子
采用房山山区野生荠菜、马齿苋等野菜,搭配猪肉或鸡蛋制成馅料,饺子皮劲道,馅料清香,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是农家特色美食。
门票
门票4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众号“北京云居寺”,获取最新动态。截止2025-06-30,该官方微信公众号没有提供在线购票功能。
开放时间
云居寺开放时间为:
夏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6:30(16:00停止入园)
冬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6:00(15:30停止入园)
法定节假日及旅游旺季延长至17:00闭园,具体以景区公告为准。
游玩路线
经典半日游路线:
山门→天王殿→毗卢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弥陀殿→藏经楼→北塔→唐辽古塔群→石经地宫→龙藏木经馆→石经山(可选乘索道)→雷音洞→返回山门
(全程约3小时,含石经山游览需增加1.5小时)
文化深度游路线:
上午:参观石经地宫、龙藏木经馆,了解石经与木经历史;登石经山,游览雷音洞及藏经洞,近距离观赏唐代石经
中午:品尝周边农家菜
下午:参观北塔、唐塔群,了解古代建筑艺术;游览各殿堂,观赏佛教造像;参观舌血真经等文物展览
(全程约5-6小时,建议自带饮用水和防晒用品)
交通
- 公交:
1. 市区乘坐917路快车(天桥-十渡)到房山仓房小区站,换乘房12路/房31路至云居寺站,全程约2.5小时
2. 地铁房山线苏庄站下车,换乘房31路直达云居寺,全程约2小时 - 自驾:
1. 京港澳高速(G4)→琉璃河出口→房易路→涞宝路→云居寺,车程约1.5小时
2. 京昆高速(G5)→蒲洼出口→房易路→云居寺,车程约1.2小时 - 旅游专线:
北京旅游集散中心(前门、王府井等地)开设云居寺一日游专线,含门票及往返交通,价格约120元/人
必玩景点
- 房山石经:世界最大石刻佛经,14278方经版跨越六朝,雷音洞唐代浮雕小佛与石经堪称国宝
- 北塔:30.46米辽代建筑,钟鼓楼式造型全国罕见,塔身浮雕是研究契丹文化的重要实物
- 舌血真经:明代高僧以舌血写就60万字《华严经》,磁青纸金字保存400年不褪色
- 石经山雷音洞:隋代刻经发源地,洞壁1056尊小佛与千年石经构成佛教艺术奇观
游玩建议
- 建议游玩时间:3-5小时,深度游可安排一整天
- 石经山需攀登450级台阶(或乘索道),建议穿防滑鞋,老年游客可量力而行
- 寺内文物珍贵,拍照请勿使用闪光灯,禁止触摸经版、佛像
- 春季(4-5月)可观赏寺内千年银杏新叶,秋季(10-11月)红叶与古塔相映成趣
- 周边有十渡、野三坡等景点,可组合安排2-3日房山山水文化游
注意事项
- 寺内殿堂较多,建议跟随导游或查看导览图,避免遗漏重要景点
- 石经地宫、龙藏木经馆等区域需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
- 景区内禁止吸烟、乱扔垃圾,爱护古树名木和文物古迹
- 节假日游客较多,石经山索道可能排队,建议错峰游览
- 夏季注意防蚊虫,冬季山区气温较低,需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