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境门景区坐落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北端,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它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四大名关”,以“万里长城第一门”的美誉闻名遐迩。景区最大的特色是融合了“商文化”与“武文化”,既见证了古代军事防御的历史,又承载了边疆贸易的繁华。大境门主体建筑为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券洞外侧高5.4米,宽6米,内侧高9.5米,宽6.8米;顶部平台长12米,宽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儿墙。景区整体涵盖大境门长城、来远堡等区域,总面积约19.2万平方米,是展现张家口历史文化与长城风貌的核心区域。
历史文化
大境门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其建造源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因地处咽喉要道,地势险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明朝嘉靖年间,平均每四年就会发生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足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除了军事价值,大境门还是边疆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早在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大境门外的元宝山一带就逐渐形成“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到了清代,这里更是成为北方重要的商业都市,有“陆路商埠”“皮都”之称。著名的张库商道便从大境门出发,南接京津、辐射湖广,北抵俄国恰克图乃至莫斯科,使张家口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基地和皮毛集散地,极大地促进了蒙、汉、回、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1927年,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楣上题写了“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苍劲有力,成为张家口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在近现代革命史上,大境门同样留下了光辉篇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吉鸿昌率领抗日同盟军从这里出征抗击日寇;1945年8月,八路军经大境门攻入张家口,解放这座塞外古城;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境门外全歼国民党军队五万余人,张家口获得第二次解放,这些历史事件让大境门的文化内涵更加厚重。
主要景点
大境门城楼
大境门城楼是景区的核心景点,其建筑风格朴实厚重,体现出北方边塞特有的粗犷苍劲、限而不拘的气势,在长城关隘建筑中独具特色。门楣上“大好河山”四个大字为1927年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题,字体雄浑有力,与城楼的古朴气势相得益彰。登上城楼,可俯瞰张家口市区风貌与周边山川地势,亲身感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防御格局,同时也能体会到当年作为贸易通道的繁华印记。城楼内部设有展室,通过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详细介绍了大境门的建造历史、军事作用及贸易发展历程。


老龙背长城
老龙背长城位于大境门西侧,因城墙如巨龙般沿西太平山的崖壁蜿蜒而上而得名,全长约1500米。这段长城多依山势而建,部分地段直接利用陡峭的山崖作为天然屏障,城墙以条石和青砖砌筑,平均高度约6米,顶宽3-4米,设有垛口、瞭望孔等防御设施。行走在老龙背长城上,既能欣赏到长城与山峦融为一体的壮美景观,又能感受到古代工匠在险峻地形上修建工程的智慧与艰辛,是徒步观光和摄影的绝佳去处。


烽火台
烽火台是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构成 。在大境门两侧的东、西太平山上,烽火台与长城紧密相连,西侧直上山崖处便设有两座烽火台。大境门内西侧,距长城约 30 米处还有一座烽火台,它大概率修筑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 年),早于大境门一带长城的修筑时间(明嘉靖二十五年,即 1546 年) 。


来远堡
来远堡紧邻大境门东侧,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明代为保障边境贸易安全而修建的军事堡垒,也是当时京西最大的互市之所。城堡周长约1000米,城墙高11.7米,下以条石为基,墙体以夯土砌筑,外包青砖,四角各建一座角楼,设北门“来远”、西南门“永顺”两座城门,如今“永顺门”门额仍清晰可辨。历史上来远堡内曾有市圈大街、戏台、洋行、商铺等建筑,是蒙汉贸易的核心区域,如今虽仅留存部分堡墙和建筑遗址,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边贸的繁荣景象,是了解明代边疆贸易制度的重要实物见证。


小境门
小境门位于大境门北侧约50米处,始建于清代,其建筑形制与大境门相似但规模较小,门宽约3米,高约4米,同样为砖石结构。据史料记载,小境门主要用于日常货物运输和行人通行,是大境门的辅助通道,在边贸往来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历经数百年风雨,小境门虽略显陈旧古朴,但门楣上的痕迹和斑驳的墙体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大境门形成“姊妹关”,共同见证了张家口作为“陆路商埠”的历史。


长城博物馆
长城博物馆位于大境门景区内,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雄关历史”“军事防御”“边贸繁荣”“革命记忆”四个展厅。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复原场景、多媒体互动装置等,系统展示了大境门及周边长城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军事功能,以及以大境门为枢纽的张库商道兴衰历程和近现代革命故事。其中,清代的贸易契约、商号印章,抗日时期的武器装备等展品尤为珍贵,为游客深入了解大境门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和文字资料。

永顺门
永顺门是大境门景区内来远堡的西南门,为明代建筑遗存,门额上 “永顺” 二字至今清晰可辨。来远堡作为明代重要的边贸堡垒,永顺门是当年蒙汉等各族商人、民众往来交易的重要通道,见证了 “茶马互市” 的繁荣景象。

游玩路线
游客可从景区主入口进入,首先到达大境门城楼前广场,观赏城楼全貌及“大好河山”题字,随后进入城楼内部参观展室,了解基本历史背景,此段路程约200米,耗时30分钟。之后登上城楼,沿城墙向西步行约800米,抵达老龙背长城入口,沿长城徒步游览约1000米,欣赏山体与长城交融的景观,该段路程耗时约1小时。返回大境门城楼后,向东步行约300米,进入来远堡遗址区,参观堡墙、永顺门及周边遗迹,感受古代边贸氛围,耗时约40分钟。随后向北步行50米至小境门,了解其功能与历史,耗时20分钟。最后前往长城博物馆(大境门分馆),系统学习景区历史文化,耗时约1小时。全程总路程约2.3公里,游览时间约3.5-4小时,可全面覆盖景区主要景点。
游玩建议
- 建议游玩时间为半天(3-4小时),若对历史文化兴趣浓厚,可适当延长至1天,深入研读各景点细节。
- 最佳游玩季节为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此时气候凉爽,天气晴朗,适合户外活动和摄影;夏季需注意防晒,冬季可欣赏雪后长城的独特景致。
- 景区内多为户外步行路段,且老龙背长城部分地段地势较陡,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避免穿高跟鞋或凉鞋。
- 可携带适量饮用水和干粮,景区内餐饮点较少,附近的明德口街、元宝金街有各类特色小吃,可安排在游览后前往品尝。
- 建议提前查阅大境门相关历史资料,或在景区租用语音导览器(租金20元/台),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摄影爱好者可携带广角镜头拍摄大境门全貌,长焦镜头捕捉长城细节,日出日落时分光影效果佳,适合拍摄绝美照片。
注意事项
- 爱护文物古迹,严禁在城墙、城楼、石碑等历史建筑上刻画、涂鸦或张贴,违者将依据《文物保护法》予以处罚。
- 老龙背长城部分路段未完全修复,路面不平整且无护栏,游览时需集中注意力,靠内侧行走,切勿攀爬危险地段。
- 景区内禁止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以保护文物安全和生态环境。
- 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游客较多,需照看好老人和小孩,避免走散;同时保管好个人财物,防止丢失。
- 雨天或雪后,城墙和路面易打滑,建议暂缓游览老龙背长城,确需前往时需小心慢行,必要时可穿戴防滑装备。
- 遵守景区开放时间,提前规划游览行程,避免在闭园前仍处于偏远路段,影响返程。
交通
- 公交:市区内可乘坐16路、32路、33路、34路、102路公交车,在“大境门”站下车,步行约100米即达景区入口,公交发车间隔为10-15分钟,首末班时间为6:00-20:00(夏季)、6:30-19:00(冬季),票价1-2元。
- 自驾:从张家口市区出发,沿西坝岗路向北行驶至北端,转入正沟街即可到达景区停车场,停车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容纳200余辆小型汽车,停车费为5元/小时,12小时内封顶20元。
- 出租车:从张家口站(高铁站)打车前往大境门景区,车程约15公里,耗时30分钟,费用约30-40元;从张家口宁远机场打车前往,车程约20公里,耗时40分钟,费用约40-50元。
开放时间
大境门景区全年开放,开放时间随季节调整: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旺季,开放时间为8:00-18:30,停止入园时间为18: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淡季,开放时间为8:30-17:30,停止入园时间为17:00。景区内长城博物馆(大境门分馆)开放时间与景区一致,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
截止2025年8月19日,免费开放,但登城需要收费13元/人,可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不二大境门”,获取最新动态。
在线购票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在小程序中购买门票或点击这里在网页中购买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