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媧皇宮景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索堡鎮中皇山,距縣城6公里,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5平方公里,由入口區、補天園、補天湖、媧皇宮主體建築群及補天谷五部分組成,現存古建築135間,集「北齊摩崖刻經、活樓吊廟媧皇閣、女媧祭典」三大核心資源於一體,被譽為「華夏祖廟」「中國最大女媧祭祀地」,是研究根祖文化、佛教刻經的重要基地。
歷史文化
媧皇宮始建於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期(550-560年),初為帝王行宮,後逐步演變為女媧祭祀聖地。現存最早遺跡為北齊石窟及摩崖刻經,其中摩崖刻經6部13.74萬字,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字數最多的佛教刻經群,被譽為「天下第一壁經群」。歷代均有修繕:元代廣生宮始建,明萬曆年間重建鐘鼓樓,清康熙、乾隆時期擴建朝元宮、停驂宮,形成「山下三宮(朝元宮、停驂宮、廣生宮)+山上媧皇宮」的格局。女媧文化在此延續千年,相傳農曆三月十八為女媧誕辰,自漢代形成廟會,2003年恢復政府公祭,2006年「女媧祭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主要景點
朝元宮
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佔地1392平方米,為兩進四合院,含天王殿、大乘殿、水池房等建築。天王殿面闊三間8.8米,內塑四大天王;大乘殿供奉千手千眼菩薩,山牆繪五百羅漢壁畫,是山前佛教文化核心。
北齊石窟
位於媧皇閣北崖,現存中洞(眼光洞)、北洞(蠶姑洞)。中洞高4.48米,進深3.16米,原雕一佛二菩薩,經文因滲水殘損;北洞高4.84米,窟額刻「天造地設之境」,外壁力士龕保存完好,為北齊石窟藝術代表。
摩崖刻經
刻於媧皇宮後崖,總面積165平方米,含《思益梵天所問經》等6部佛經,其中4部為國內最早石刻全經。現存文字因風化殘損,僅《妙法蓮花經·觀世音普門品》保存較好,是研究早期佛教的珍貴實物。
媧皇閣
明代建築,高23米,依崖而建,底層以8根木柱支撐,頂部以9根鐵索系於崖壁,因「遊客登樓樓體微晃」稱「活樓吊廟」,為北方三大懸空寺之一。閣內供奉女媧及四侍女,二層存清代壁畫,三層設「女媧補天」主題雕塑。
補天湖
2012年建成,水域面積百畝,環湖設步遊道、景觀長廊,湖光與中皇山倒影相映,是景區生態核心。周邊分佈水岸商街(餐飲購物)、八卦廣場(祭典主會場)等配套設施。
美食
涉縣抿節
當地特色麵食,以玉米面、豆面混合,用抿節床壓入沸水,配豆腐、土豆、豆角等臊子,酸辣開胃,景區周邊農家樂均有售,人均15元。
驢肉香腸
涉縣非遺美食,以驢肉、花椒、砂仁等10餘種香料灌制,肉質細膩,鹹香適口,景區商店及縣城「老槐樹香腸」可購,500克裝約60元。
花椒宴
涉縣為「中國花椒之鄉」,景區餐廳推出花椒芽炒蛋、花椒葉煎餅等創意菜,清香微麻,人均40-60元。
門票
門票10元起。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娲皇宫」,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8:00-18:00(17:30停止入園);農曆三月廟會(初一至十八)延長至20:00,增設夜間祈福活動。
遊玩路線
半日遊:入口區→朝元宮→補天湖→媧皇閣(乘索道)→摩崖刻經(約4小時)
一日遊:半日遊路線+補天園(母系氏族文化園)→補天谷(森林步道)→廣生宮(求子文化),建議搭配景區電瓶車(30元/人)。
交通
- 自駕:京港澳高速轉青蘭高速(涉縣出口),沿將軍大道→媧皇大道,全程約40分鐘,景區停車場容量300輛,收費10元/天。
- 公交:涉縣汽車站乘604路(8:00-17:00,每30分鐘一班),票價3元,直達景區入口。
- 高鐵:邯鄲東站下車,轉乘大巴至涉縣(約2小時),再換乘公交;或打車至景區(約1.5小時,費用200元左右)。
必玩景點
- 媧皇閣:活樓吊廟奇觀,登樓體驗「晃而不倒」,三層雕塑還原女媧補天傳說。
- 摩崖刻經:13.74萬字北齊佛經,現存最早壁經群,建議聽講解(50元/團)了解歷史價值。
- 女媧祭典(農曆三月初一至十八):國家級非遺,觀百人社火、三牲太牢祭祀,體驗綁娃娃、結紅布等民俗。
遊玩建議
- 穿防滑鞋,媧皇閣台階較陡,部分路段需攀爬。
- 春季(3月廟會)遊客集中,建議錯峰上午遊覽,下午參與民俗活動。
- 補天谷步道適合親子,沿途設女媧傳說雕塑,步行約2小時,可備零食飲水。
- 夜間住宿可選景區「待雲山房」(200-300元/晚),晨起觀山霧繚繞。
注意事項
- 北齊石窟、刻經區域禁止觸摸、拍照,保護文物。
- 廟會期間香火旺盛,注意防火,禁止攜帶易燃品。
- 部分路段無護欄,兒童需家長陪同,雨季謹慎選擇補天谷路線。
- 景區內消費明碼標價,特色商品建議在水岸商街選購,避免流動攤販。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