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桂山風景名勝區坐落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西南部,地處太行山脈中段,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景區以「奇、險、秀、幽」的山岳景觀為特色,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素有「北方桂林」「太行明珠」之稱。景區總面積達13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相對高差達600餘米。山上植被覆蓋率約90%,多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四季景色各異。景區內古建築群規模宏大,以青龍觀為核心的道教建築依山而建,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現存各類建築30餘處,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因其山勢酷似桂林山水,加之歷史上與皇家的淵源,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旅遊和宗教文化勝地。
歷史文化
天桂山的歷史文化與道教發展及皇家傳說緊密相連。明末清初,崇禎皇帝的謀士、道教龍門派第八代傳人林清德在此隱居修行,並主持修建了青龍觀,仿北京故宮制式建造,故有「北武當」「小故宮」之稱。青龍觀的建成使天桂山成為北方道教的重要活動場所,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道教儀式和文化傳統。
此外,天桂山還與太平天國運動有著一段淵源。據說太平天國時期,部分太平軍曾在此屯兵,留下了相關的軍事遺跡和傳說。景區內的「白毛女洞」則因歌劇《白毛女》的故事原型而廣為人知,洞內至今保存著與故事相關的遺跡,成為紅色文化教育的一處景點。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天桂山會舉辦傳統的道教文化廟會,吸引眾多道教信徒和遊客前來祈福,廟會期間還會有武術表演、民俗展示等活動,傳承和弘揚著當地的傳統文化。
主要景點
青龍觀
青龍觀是天桂山的核心景點,始建於明末清初,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由牌坊、山門、三清殿、玉皇殿、文昌閣等建築組成,沿山勢呈階梯式分佈。主體建築玉皇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高約12米,採用歇山頂式建築風格,殿內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兩側壁畫描繪道教神話故事,色彩鮮豔,保存完好。觀內古柏參天,碑刻林立,其中「聖旨碑」記載了青龍觀的修建背景和歷史沿革,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白毛女洞
白毛女洞位於天桂山半山腰,是一個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寬約5米,深約20米,洞內鐘乳石形態各異。該洞因傳說為歌劇《白毛女》中喜兒藏身之處而得名,洞內設有「白毛女」塑像及相關場景復原,再現了故事中的經典情節。洞外有「白毛女紀念亭」,亭內石碑刻有故事簡介,成為紅色旅遊的重要景點,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參觀。
銀河洞
銀河洞是天桂山景區內的大型溶洞景觀,全長約2000米,洞內最高處達50米,最寬處約30米,由16個大廳組成。洞內遍佈石鐘乳、石筍、石柱等喀斯特地貌景觀,其中「銀河落九天」景觀高約30米,形似瀑布,在燈光照射下晶瑩剔透,尤為壯觀。洞內還發現了古代人類活動遺跡,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碎片,為研究當地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望海峰
望海峰是天桂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270米,因登頂可遠眺雲海而得名。峰頂建有望海亭,高約8米,為六角攢尖頂式建築,遊人可在此休憩觀景。晴朗的早晨,登頂可見雲海翻騰,群山被雲霧環繞,宛如仙境;黃昏時分,夕陽映照下的山巒呈現出絢麗的色彩,是攝影愛好者的理想取景地。從山腳到峰頂的登山步道長約3公里,沿途設有觀景臺4處。
翠屏山
翠屏山位於天桂山景區西部,因山體常年翠綠如屏而得名,海拔約1000米,山體坡度較緩,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山上多為次生林,以松樹、柏樹、櫟樹為主,林間棲息著多種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山腰處有一處天然湖泊,面積約5000平方米,湖水清澈,可倒映山林景色,形成「翠屏映湖」的景觀。山腳下有明代古剎「翠屏寺」遺址,現存石碑數通,記載了寺廟的興衰歷史。
美食
平山扒雞
平山扒雞是天桂山周邊的特色菜肴,選用當地散養的土雞為原料,經醃製、油炸、燉煮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酥爛,香味濃郁,口感醇厚。其獨特之處在於燉煮時加入了十餘種中藥材和香料,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在景區周邊的農家樂和縣城餐館中均可品嘗到,價格約60-80元/隻。
鍋貼餅子
鍋貼餅子是當地傳統面食,也是天桂山景區周邊農家飯的常見主食。以玉米面、小米面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水和鹽揉成麵團,製成餅狀貼在鐵鍋內壁,鍋底熬煮菜湯,借蒸汽將餅子蒸熟。成品外焦裡軟,帶有玉米的清香,搭配農家燉菜食用風味更佳。這道美食體現了北方山區的飲食特色,價格實惠,每份約10-15元。
醃肉炒粉
醃肉炒粉是平山地區的家常菜,在天桂山周邊餐館中深受遊客喜愛。選用當地醃製的臘肉切成薄片,與粉條、青椒、蒜苗等一起炒制。醃肉鹹香可口,粉條吸收了肉的香味,口感爽滑,是一道下飯的美味。醃肉的製作採用傳統方法,經晾曬、醃製、熏製等工序,保存時間長,風味獨特,這道菜價格約30-40元/份。
柴雞蛋羹
柴雞蛋羹以天桂山周邊散養柴雞所產雞蛋為原料,加入適量水和鹽,蒸製而成。成品細膩滑嫩,蛋香濃郁,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當地農家製作時通常會加入少許蔥花或香油提味,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在景區內的餐館中,一份柴雞蛋羹價格約15-20元。
門票
門票39.9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天桂山一山一世界」,獲取最新動態。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小程序「天桂山风景名胜区」,獲取票务信息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隨季節調整。旺季為4月1日至10月31日,開放時間為7:30-18:00;淡季為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開放時間為8:00-17:00。銀河洞作為獨立景點,開放時間與主景區一致,但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可能因洞內溫度過低而縮短開放時間至16:30。如遇暴雨、暴雪、強風等極端天氣,景區可能臨時關閉,建議出行前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實時信息。
遊玩路線
天桂山景區推薦兩條經典遊玩路線。第一條為「道教文化線」:從景區正門進入,先遊覽青龍觀建築群,參觀三清殿、玉皇殿等,了解道教文化,此部分遊覽時間約1.5小時;隨後沿步道登山至望海峰,觀賞山頂風光,全程約2公里,步行需1小時;下山後前往白毛女洞,參觀紅色文化景點,全程約3小時,適合文化愛好者。
第二條為「自然奇觀線」:上午先遊覽銀河洞,探秘溶洞景觀,洞內遊覽約1.5小時;下午前往翠屏山,漫步山林間,欣賞湖泊與植被景觀,登山及遊覽時間約3小時;傍晚可到望海峰觀賞日落,全程約6小時,適合自然景觀愛好者。若時間充裕,可安排兩天行程,將兩條路線結合,全面體驗景區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交通
- 自駕:從石家莊市區出發,沿西柏坡高速轉省道301,經平山縣溫塘鎮、古月鎮後到達天桂山景區,全程約90公里,車程約2小時;從保定市出發,沿京昆高速轉西柏坡高速,再按上述路線行駛,全程約180公里,車程約3小時。
- 公共汽車:石家莊市平山縣客運站每天有3班前往天桂山的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7:30、10:00、13:30,返程時間為11:30、15:00、17:30,車程約1.5小時,票價25元/人;石家莊市區運河橋客運站有前往平山縣的班車,每30分鐘一班,到達後可轉乘至天桂山的班車。
- 旅遊專線:每年4-10月,石家莊市旅遊集散中心開通至天桂山的旅遊專線,每天8:00發車,17:00返程,往返票價80元/人(含門票),可提前在官方平台預訂。
- 計程車:從平山縣縣城打車至天桂山景區,費用約50-70元,車程約40分鐘;從石家莊市區包車前往,往返費用約300-400元/車(可坐4-5人)。
必玩景點
- 青龍觀:佔地1.2萬平方米的道教建築群,仿故宮制式,保留400餘年歷史的古建築和碑刻,是了解北方道教文化的核心景點。
- 銀河洞:全長2000米的大型溶洞,擁有「銀河落九天」等獨特喀斯特景觀,洞內最高處50米,展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望海峰:海拔1270米的主峰,登頂可觀賞雲海、日出日落,視野開闊,是景區內觀全景的最佳位置。
- 白毛女洞:與經典歌劇《白毛女》相關的溶洞景觀,洞內有故事場景復原,兼具自然與紅色文化內涵。
遊玩建議
- 最佳遊玩季節為4-5月和9-10月,4-5月山花盛開,9-10月秋高氣爽,山林色彩豐富;夏季可避暑,但需注意防雨,冬季可賞雪景,但部分路段較滑。
- 景區內登山步道較長,建議穿著防滑運動鞋,攜帶適量飲用水和乾糧,登山杖可根據個人需求準備。
- 若計劃遊覽銀河洞,建議穿舒適的鞋子,洞內溫度較低(常年約18℃),即使夏季也可攜帶一件薄外套。
- 道教文化愛好者可選擇在農曆三月初三廟會期間前往,能體驗獨特的道教儀式和民俗活動。
- 景區周邊有多家農家樂,可提供食宿,推薦嘗試當地的扒雞、鍋貼餅子等特色美食,價格適中,人均消費約80-100元/天。
注意事項
- 山區天氣多變,出發前查看天氣預報,備好雨具;雷雨天氣不要在山頂或空曠處逗留,避免雷擊。
- 青龍觀內為宗教活動場所,需遵守相關規定,保持安靜,不隨意觸碰神像和文物,拍照時關閉閃光燈。
- 銀河洞內道路濕滑,部分區域燈光較暗,遊覽時需小心行走,緊跟導遊或指示牌,不擅自偏離遊覽路線。
- 保護景區生態環境,不隨意丟棄垃圾,不採摘野生植物,不干擾野生動物活動。
- 景區內部分路段陡峭,照顧好老人和兒童,避免單獨行動;手機信號在部分山區較弱,可提前與同行人員約定集合地點。
- 旺季遊客較多,建議錯峰出行,停車場車位有限,自駕遊客可儘早到達;門票當天有效,如需二次進入需在出口處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