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市古窯民俗博覽區 - 江西旅遊景區

景德鎮市古窯民俗博覽區 - 江西旅遊景區
景德鎮市古窯民俗博覽區 - 江西旅遊景區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瓷都大道,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也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旅遊景區。景區以展示景德鎮千年制瓷歷史、傳統制瓷工藝和民俗文化為核心特色,被譽為「活的陶瓷博物館」。景區佔地面積約83公頃,核心區域包括古窯區、民俗區、陶瓷博物館等部分,保存有明清時期古窯遺址10餘座,復原了宋代龍窯、明代葫蘆窯、清代鎮窯等傳統窯爐,以及拉坯、利坯、畫坯等制瓷作坊20餘個。區內還分佈著古民居、古商鋪、瓷碑長廊等建築,完整呈現了景德鎮從原料開採到成品銷售的陶瓷產業鏈,是了解中國陶瓷文化的重要窗口。

歷史文化

景德鎮制瓷歷史可追溯至漢代,唐代已能燒制青瓷,宋代進入繁榮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御瓷品質優良,正式定名「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期,景德鎮陶瓷工藝達到巔峰,官窯制度的確立推動了制瓷技術的精進,青花瓷、粉彩瓷、玲瓏瓷、顏色釉瓷被譽為「四大名瓷」,產品遠銷海內外,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美譽。

景區內的古窯遺址群見證了景德鎮制瓷業的興衰,其中清代鎮窯建於清乾隆初年,是中國傳統窯爐中容積最大的柴窯,全長18米,高近6米,一次可燒瓷萬餘件,其獨特的火膛設計能精准控制窯溫,體現了古代工匠的智慧。此外,景德鎮陶瓷民俗文化豐富,如「開工祭窯神」「畫工行會」等習俗流傳至今,景區定期舉辦的祭窯神儀式、陶瓷燈謎會等活動,讓遊客近距離感受傳統陶瓷文化的魅力。

主要景點

清代鎮窯

清代鎮窯是景區的核心景點,始建於1728年(清雍正六年),2009年按原貌復原,為蛋形結構,全窯用松柴燒制,窯溫可達1300℃以上。窯爐分為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窯床呈斜坡狀,便於火焰流動,可同時燒制不同溫度要求的瓷器。景區每日安排傳統柴燒開窯表演,遊客能親眼目睹瓷器出窯的瞬間,還可參觀工匠們裝窯、燒窯的全過程,了解「火與土」的藝術奧秘。

明代葫蘆窯

明代葫蘆窯因形似葫蘆而得名,是明代景德鎮典型的窯爐樣式,2010年復原建成,高約5米,由上下兩個球體組成,上小下大,利於聚熱。這種窯爐燒制週期短,升溫快,適合燒制小件精細瓷器,尤其擅長燒制青花瓷。景區內的葫蘆窯旁設有復原的制瓷作坊,展示明代拉坯、畫坯工藝,遊客可觀看工匠用傳統工具製作瓷器,感受明代制瓷技術的特點。

宋代龍窯

宋代龍窯依山而建,全長約30米,因形似臥龍得名,是宋代景德鎮燒制青瓷、白瓷的主要窯型。龍窯利用山坡坡度自然形成抽力,火焰從窯頭燒至窯尾,升溫均勻,可批量生產日用瓷器。景區在龍窯遺址旁設置了瓷土礦標本展示區,介紹宋代制瓷原料的選取與加工方法,幫助遊客理解「水土宜陶」的地理優勢。

陶瓷民俗博物館

陶瓷民俗博物館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分為「陶源」「瓷魂」「薪火」三個展廳,展出從漢代到現代的陶瓷文物5000餘件,包括宋代影青瓷碗、明代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瓶、清代乾隆粉彩百鹿尊等珍品。館內通過場景復原、多媒體演示等方式,展現景德鎮制瓷業的歷史變遷、民俗風情,其中「禦窯督陶官」場景復原了清代唐英督陶時的辦公環境,生動再現了官窯管理制度。

瓷碑長廊

瓷碑長廊全長130米,由132塊青花瓷板組成,每塊瓷板高1.2米、寬0.8米,上面鐫刻了歷代文人墨客詠讚景德鎮陶瓷的詩詞歌賦,如唐代杜甫、宋代蘇軾、明代唐寅等的作品。瓷板採用傳統青花工藝繪製,字體蒼勁有力,圖案與詩詞意境相融,既是陶瓷藝術的展示,也是中國文學與陶瓷文化結合的典範。

明閭

明閭是復原的明代景德鎮民居建築群,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由6棟明代風格的磚木結構房屋組成,包括正廳、偏房、天井、花園等部分,建築裝飾中的磚雕、木雕多以陶瓷紋樣為主題,如「青花纏枝紋」「瓷瓶插花」等。明閭內設有陶瓷茶具展示區和茶藝表演,遊客可品嘗景德鎮特產的浮梁茶,感受明代文人「品茶賞瓷」的生活雅趣。

美食

景德鎮特色菜

瓷泥煨雞

瓷泥煨雞是景德鎮傳統名菜,選用本地三黃雞,去骨後填入香菇、火腿等餡料,用荷葉包裹,再裹上景德鎮特有的高嶺土(瓷泥),放入柴窯餘燼中煨烤3-4小時。瓷泥受熱均勻,能鎖住雞肉水分,成品肉質鮮嫩,帶有荷葉清香和泥土的芬芳,是古代窯工發明的美食,如今成為景區餐廳的招牌菜。

粉蒸肉

景德鎮的粉蒸肉與其他地區不同,選用當地產的早米磨粉,加入八角、桂皮等香料炒香,再與五花肉拌勻,放入陶瓷甑(一種傳統蒸具)中蒸制。陶瓷甑導熱緩慢且均勻,使肉香與米粉充分融合,肉質肥而不膩,米粉軟糯帶香,是景德鎮人節慶時的家常菜。

周邊美食

冷粉

冷粉是景德鎮街頭最受歡迎的小吃,將米粉煮熟後過冷水,加入蘿蔔乾、花生米、辣椒、芝麻醬等調料拌勻,口感爽滑筋道,酸辣開胃。景區附近的老街區有多家經營冷粉的老店,其中「樊家井冷粉」已有30餘年歷史,搭配一根油條是當地經典的早餐組合。

浮梁茶

浮梁縣(屬景德鎮市)產茶歷史悠久,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便提及此地。浮梁茶以綠茶為主,外形緊結挺直,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景區內的明閭設有浮梁茶體驗館,遊客可觀看茶藝表演,購買特級浮梁茶作為伴手禮。

門票

門票95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景區全年開放,每日開放時間為8:00-17:30(17:00停止入園)。傳統窯爐開窯表演時間為每日10:00、14:00(雨天可能調整),祭窯神儀式每週六上午9:30舉行,具體以景區當日公告為準。

遊玩路線

一日遊推薦路線

上午8:30抵達景區入口,先參觀清代鎮窯(約1小時),觀看10:00的開窯表演;10:30前往明代葫蘆窯和宋代龍窯(約1.5小時),了解不同朝代窯爐特點;12:00在景區內的瓷茶軒用餐,品嘗瓷泥煨雞等特色菜。

下午13:30參觀陶瓷民俗博物館(約1.5小時),欣賞歷代陶瓷珍品;15:00遊覽瓷碑長廊和明閭(約1小時),感受陶瓷與文學、建築的結合;16:00體驗手工制瓷(需提前預約,約1小時),如拉坯或畫坯;17:00在景區出口處的陶瓷商店選購紀念品,結束行程。此路線涵蓋景區核心景點,兼顧觀賞與體驗。

交通

  • 公共交通:景德鎮市內乘坐1路、5路、9路公交至「古窯民俗博覽區」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公交票價1元/人;景德鎮北站(高鐵站)可乘坐K106路公交直達景區,車程約40分鐘,票價5元/人。
  • 自駕:從景德鎮市中心出發,沿瓷都大道向西行駛約3公里即可到達景區,全程約10分鐘;從南昌出發,沿滬昆高速至景德鎮出口下,轉瓷都大道,全程約210公里,耗時2.5小時。景區停車場收費標準為15元/車/天。
  • 景區內交通:景區面積較大,設有觀光電瓶車,全程通票20元/人,可在各景點間無限次乘坐;步行遊覽全程約需3-4小時,沿途設有休息亭和指示牌。

必玩景點

  • 清代鎮窯:復原的清代最大柴窯,每日有開窯表演,可觀看瓷器出窯全過程,了解傳統柴燒工藝。
  • 陶瓷民俗博物館:5000餘件陶瓷文物系統展示景德鎮制瓷史,明代督陶官場景復原生動有趣。
  • 手工制瓷體驗區:可親手參與拉坯、畫坯等工序(收費50-100元/項),製作专属陶瓷紀念品。
  • 瓷碑長廊:132塊青花瓷板鐫刻歷代詠瓷詩詞,是陶瓷與文學結合的藝術精品。

遊玩建議

  • 建議參加景區的免費講解團,講解員會詳細介紹窯爐結構、制瓷工藝和歷史背景,講解時間約2小時,比自行遊覽收穫更多。
  • 手工制瓷體驗需提前在景區公眾號預約,拉坯適合初學者,畫坯可選擇青花料繪製簡單圖案,成品可郵寄到家(需另付郵費)。
  • 開窯表演和祭窯神儀式是景區特色活動,建議提前10分鐘到達現場占好位置,便於觀看和拍照。
  • 用餐推薦景區內的瓷茶軒,除特色菜外,可點一份「陶瓷餐具套餐」,用景德鎮瓷器盛放食物,體驗「賞瓷食味」的樂趣。
  • 若想深入了解陶瓷文化,可在景區附近的「陶溪川文創區」住宿,夜晚的老廠房燈光秀與古窯形成「古今對話」。

注意事項

  • 景區內古窯遺址和陶瓷文物較多,禁止觸摸、攀爬,拍照時禁用閃光燈,以免損壞文物。
  • 傳統窯爐表演區域溫度較高,觀看時需與窯爐保持5米以上距離,聽從工作人員指引。
  • 手工制瓷體驗時需遵守師傅指導,避免浪費瓷泥或損壞工具,完成的作品需在3個工作日後燒制完成,可選擇郵寄或現場自取。
  • 景區內禁止吸煙,尤其是柴窯附近,嚴禁攜帶火種,以防引發火災。
  • 購買陶瓷紀念品時,建議選擇景區內的官方商店或老字號店鋪,注意查看是否有「景德鎮制」標識,避免購買仿製品。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