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興寺 - 河北旅遊景區

正定隆興寺 - 河北旅遊景區
正定隆興寺 - 河北旅遊景區

正定隆興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佛教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素有「京南第一古剎」之稱。

隆興寺佔地面積約82500平方米,寺內建築佈局嚴謹,氣勢恢宏,保存了眾多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建築遺存。其中,宋代建築在寺內佔據重要地位,體現了宋代建築的高超技藝和獨特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寺內不僅有高大雄偉的殿宇,還有精美的雕塑、壁畫等藝術品,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文化元素,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歷史文化

隆興寺的歷史可追溯至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龍藏寺」。唐初更名為「龍興寺」,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宋太祖趙匡胤敕令擴建,並鑄造了寺內著名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銅像,此後寺院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成為北方佛教的重要寺院。

在歷史的長河中,隆興寺歷經多次修繕和改建。金、元、明、清各朝代都對寺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葺,使得寺院在保留原有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又融入了各朝代的建築特色。明代時,寺院改名為「隆興寺」,並一直沿用至今。

隆興寺不僅是佛教活動的場所,還與中國古代政治、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宋太祖趙匡胤曾親臨寺院,後世多位皇帝也對寺院加以賞賜和扶持,使得隆興寺在歷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寺內保存的《龍藏寺碑》是隋代重要的書法碑刻,碑文由隋代書法家張公禮書寫,字體端莊秀麗,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對研究隋代書法具有重要意義。

主要景點

天王殿

天王殿是隆興寺的正門殿,始建於宋代,現存建築為明代重建。殿內供奉著四大天王像,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像造型威武,神態各異,高約4.5米,體現了明代雕塑藝術的精湛水平。殿內還有彌勒佛坐像和韋馱立像,彌勒佛笑容可掬,韋馱則英姿颯爽,守護著寺院的安寧。

摩尼殿

摩尼殿是隆興寺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建於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宋代建築。殿宇佈局獨特,由中央大殿和四面抱廈組成,屋頂為重檐歇山頂,覆蓋著琉璃瓦,氣勢恢宏。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阿難、迦葉二弟子以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像,塑像工藝精湛。殿內四壁還保存有明代的壁畫,描繪了佛教故事和人物,色彩鮮豔,線條流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摩尼殿以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和精美的內部裝飾,被譽為「宋代建築的傑作」。

戒壇

戒壇位於摩尼殿以北,是僧眾受戒的場所,建於明代。戒壇為八角形建築,高17米,分為三層,每層都有精美的欄杆和雕刻。壇內供奉著明代銅鑄的阿彌陀佛像,高3.4米,佛像神態安詳,工藝精良。戒壇的建築風格獨特,體現了明代建築的特點,是中國現存較為完整的明代戒壇之一。

轉輪藏閣

轉輪藏閣始建於北宋,是一座專為存放轉輪藏而建的建築。轉輪藏是一個直徑約7米、高10米的木制旋轉藏經架,採用了中心柱結構,設計精巧,轉動靈活,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轉輪藏。閣內的木結構採用了多種複雜的榫卯連接方式,體現了宋代高超的建築技術。

慈氏閣

慈氏閣與轉輪藏閣相對而立,同樣建於北宋時期。閣內供奉著一尊高7.4米的彌勒菩薩立像,為宋代木雕作品,佛像線條流暢,神態莊嚴。慈氏閣的建築風格與轉輪藏閣相似,都是兩層樓閣式建築,內部結構巧妙,具有重要的建築研究價值。

千手千眼觀音閣(大悲閣)

千手千眼觀音閣又稱大悲閣,是隆興寺的主體建築,建於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現存建築為清代重建。閣高33米,共三層,氣勢雄偉。閣內供奉著一尊高21.3米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銅像,這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觀音像。銅像鑄造工藝精湛,觀音菩薩面容慈祥,千手千眼造型獨特,體現了宋代鑄造技術的高超水平。大悲閣周圍還有迴廊環繞,迴廊內保存有宋代的壁畫和碑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龍藏寺碑

龍藏寺碑位於隆興寺內,刻於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是隆興寺現存最早的碑刻。碑高2.6米,寬1.3米,碑文記載了龍藏寺的興建過程和歷史沿革,由當時的著名書法家張公禮書寫。碑文書法兼具隸書和楷書的特點,字體端莊秀麗,筆法流暢,是中國書法史上由隸入楷的重要過渡時期的代表作,被譽為「隋碑第一」,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

美食

正定馬家雞

正定馬家雞是正定縣的傳統名吃,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以當地散養的優質柴雞為原料,採用多種香料和獨特的製作工藝鹵製而成。馬家雞的特點是色澤金黃,肉質鮮嫩,爛而不散,香味濃郁,肥而不膩。在隆興寺周邊的許多餐館和小吃店都能品嘗到正宗的馬家雞,是到正定旅遊不可錯過的美食之一。

正定崩肝

正定崩肝是正定的特色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豬肝為原料,經過清洗、切絲、醃製、晾曬、蒸製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成品崩肝色澤紅潤,口感筋道,味道鹹香可口,具有獨特的風味。在隆興寺附近的菜市場和小吃攤都能買到,是當地居民喜愛的下酒菜和佐餐食品。

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是正定地區的傳統宴席菜,由八道燉菜組成,包括四葷四素。葷菜通常有燉雞、燉魚、燉肉、燉丸子等,素菜則有燉豆腐、燉粉條、燉白菜、燉海帶等。八大碗的製作講究火候和調味,菜品味道濃郁,營養豐富,體現了北方菜的特色。在隆興寺周邊的一些老字號餐館可以品嘗到正宗的正定八大碗,適合多人聚餐享用。

門票

截止2025年8月11日,門票5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正定县隆兴寺景区」,獲取最新動態;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服務號「正定隆兴寺景区」,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會根據季節有所調整。夏季(4月1日-10月31日)開放時間為8:00-18:00,17:30停止入園;冬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開放時間為8:30-17:00,16:30停止入園。景區會在法定節假日根據遊客量適當調整開放時間,建議遊客出行前通過官方渠道查詢最新開放時間,以免影響行程。

遊玩路線

遊客進入隆興寺後,可按照以下路線遊覽:首先從正門進入,參觀天王殿,欣賞四大天王像和彌勒佛、韋馱像;接著向北前往摩尼殿,感受其獨特的十字形建築結構,觀賞殿內的佛像和壁畫;從摩尼殿出來後,向西可到轉輪藏閣,參觀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轉輪藏;之後向東前往慈氏閣,欣賞宋代木雕彌勒菩薩像;隨後向北來到戒壇,了解僧眾受戒的場所和明代銅鑄阿彌陀佛像;繼續向北便是景區的核心建築大悲閣,近距離觀賞巨大的千手千眼觀音銅像;最後,在寺內漫步,尋找龍藏寺碑等其他歷史遺跡和景觀。這條路線全程約2-3公里,遊覽時間建議為3-4小時,能夠全面領略隆興寺的主要景點和歷史文化。

交通

  • 公共交通:從石家莊市內乘坐地鐵1號線到「正定古城」站下車,然後換乘正定縣內的公交137路、143路等,在「隆興寺」站下車即可到達。石家莊市內也有前往正定縣的長途汽車,在正定汽車站下車後,可打車或乘坐公交前往隆興寺,打車費用約10元左右。
  • 自駕:從石家莊市區出發,沿體育北大街向北行駛,經過子龍大橋後進入正定縣,按照導航指示前往隆興寺,景區內有停車場,停車費用為5元/小時。
  • 計程車/網約車:從石家莊市內打車前往隆興寺,全程約30公里,費用約60-80元;在正定縣內打車前往隆興寺,費用根據出發地點不同,一般在5-15元之間。

必玩景點

  • 摩尼殿:中國現存唯一十字形宋代建築,殿內有精美的佛像和明代壁畫,建築結構獨特,是宋代建築的傑出代表,不可錯過。
  • 千手千眼觀音閣(大悲閣):內有高21.3米的中國現存最大銅鑄千手千眼觀音像,氣勢雄偉,鑄造工藝精湛,是隆興寺的標誌性景點。
  • 轉輪藏閣:存放著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木制轉輪藏,直徑約7米、高10米,設計巧妙,體現了宋代高超的建築技術。
  • 龍藏寺碑:隋代重要書法碑刻,被譽為「隋碑第一」,碑文書法價值極高,是研究中國書法史的重要實物。

遊玩建議

  • 隆興寺景點較多,歷史文化豐富,建議安排3-4小時的遊玩時間,以便充分欣賞各景點的特色。
  • 春秋兩季是遊玩隆興寺的最佳季節,此時天氣適宜,溫度適中,適合戶外活動,且寺內植被豐富,春秋兩季景色優美。
  • 景區內有專業導遊提供講解服務,費用約50-100元/次,聘請導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隆興寺的歷史文化和各景點的背景故事,提升遊玩體驗。也可租用電子導覽器,費用約30元/台。
  • 正定縣還有正定古城牆、開元寺、臨濟寺等其他歷史景點,遊客可將隆興寺與這些景點安排在一起遊玩,感受正定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注意事項

  • 寺內為佛教場所,遊客應遵守相關規定,保持安靜,尊重宗教信仰和習俗,不隨意觸摸佛像、壁畫等文物,不在寺內大聲喧嘩、追逐打鬧。
  • 愛護文物和環境,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損壞景區內的建築、植被等設施。
  • 進入景區時需自覺接受安檢,禁止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等進入景區。
  • 景區內部分建築年代久遠,地面可能濕滑,遊覽時請注意安全,尤其是在雨天和冬季。
  • 拍照時請遵守景區規定,部分景點可能禁止拍照或使用閃光燈,應聽從工作人員的指引。
  • 景區內設有餐飲和休息設施,遊客可根據需要使用,但價格相對較高,也可自帶適量食品和水。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