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 江西旅遊景區

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 江西旅遊景區
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 江西旅遊景區

龍虎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郊,距市中心約20公里,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景區以丹霞地貌、道教文化、古越族懸棺為三大特色,被譽為「道教祖庭」「丹霞仙境」。景區總面積達22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最高峰天門山海拔1300米。區內丹霞地貌發育典型,赤壁丹崖、峰林峽谷遍布,共有大小山峰99座、崖墓200餘處,道教建築遺址30餘處,生物資源豐富,有高等植物1000餘種、野生動物200餘種。景區內瀘溪河穿境而過,全長43公里,串聯起多處核心景點,形成「乘筏漂流觀丹霞,溯溪尋幽探懸棺」的獨特遊覽體驗。

歷史文化

龍虎山是中國道教正一派的祖庭,道教文化傳承至今已有1900餘年歷史。東漢時期,張道陵在此煉丹修道,傳說「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因此得名。此後,張道陵的子孫世代在此執掌道教,形成「嗣漢天師府」,成為中國道教的重要傳播中心。

景區內的古越族懸棺文化同樣源遠流長,距今已有2600餘年歷史。在瀘溪河兩岸的懸崖峭壁上,分佈著200餘處懸棺墓葬,棺木多放置於距水面50-300米的天然洞穴中,其安放方式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是研究先秦時期百越民族的重要實物資料。此外,景區內留存的道教宮觀、碑刻、摩崖造像等,與丹霞地貌、懸棺共同構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景觀。

主要景點

嗣漢天師府

嗣漢天師府位於上清鎮,是歷代張天師居住和執掌道教事務的府邸,始建於北宋,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重建,佔地面積約4.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府內建築遵循「八卦」佈局,分為府門、儀門、二門、大堂、後堂、私第等部分,古柏參天,雕樑畫棟,保存有「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等匾額及大量道教文物,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祖庭建築群。

上清宫

上清宫是龍虎山歷史最悠久的道教宮觀之一,始建於東漢,鼎盛時期有「神仙所都」之稱,與北京白雲觀、山西永樂宮並稱為中國三大祖庭。現存遺址面積約6000平方米,保留有福地門、鐘樓、玉門殿、東隱院等建築,其中東隱院為明代所建,院內古碑林立,記載著上清宫的興衰歷史。景區內的「鎮妖井」因《水滸傳》開篇故事而聞名,成為遊客打卡勝地。

瀘溪河漂流

瀘溪河是龍虎山的「母親河」,漂流段全長約10公里,從龔店碼頭至仙水岩碼頭,沿途經過「十不得」景觀(如「仙女獻花不得」「蘑菇石不得」等)。乘筏漂流時,可近距離觀賞丹霞赤壁、孤峰怪石,其中「金槍峰」高約70米,形似男性生殖器,與對岸的「仙女岩」構成天然陰陽景觀,堪稱丹霞地貌奇觀。漂流全程約1.5小時,筏工的民間小調與兩岸的鳥鳴相映成趣。

仙水岩懸棺遺址

仙水岩是龍虎山懸棺最集中的區域,在瀘溪河兩岸的懸崖上分佈著10餘處懸棺洞穴。景區在觀景臺設置了懸棺吊裝表演,每日定時重現古越族人可能的葬俗方式:表演者藉助繩索從崖頂懸空而下,模擬將棺木放入洞穴的過程,生動還原了2000多年前的神秘場景。遊客可在對岸的觀景臺觀看表演,結合講解了解懸棺文化的歷史背景。

天門山

天門山是龍虎山的最高峰,海拔1300米,以原始森林、瀑布群為主要特色,是景區內的生態氧吧。登山步道全長約5公里,沿途有龍門瀑布、一線天、天女散花等景觀,其中龍門瀑布落差達100米,夏季水量充沛時尤為壯觀。山頂可俯瞰龍虎山全景及丹霞地貌與森林植被的交疊景觀,適合徒步愛好者和自然景觀愛好者。

美食

龍虎山特色菜

上清豆腐

上清豆腐是龍虎山上清鎮的傳統名菜,選用當地優質黃豆和山泉水製作,質地細嫩,豆香濃郁。常見做法有清燉豆腐、麻辣豆腐、豆腐煲等,其中「八卦豆腐」將豆腐切成八卦形狀,搭配香菇、筍乾等食材燉煮,既體現道教文化,又鮮嫩可口,是天師府宴客的經典菜品。

瀘溪魚

瀘溪魚產自清澈的瀘溪河,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著稱,常見品種有石斑魚、棍子魚等。做法多為清蒸或紅燒,清蒸瀘溪魚僅用薑絲、蔥段調味,最大程度保留魚肉的原汁原味;紅燒則加入當地辣椒、米酒,香辣入味,是景區餐廳的必點菜品。

周邊美食

鷹潭炒粉

鷹潭市的炒粉是當地特色小吃,選用秈米粉,搭配雞蛋、青菜、牛肉絲等,用大火快炒,米粉筋道,香氣撲鼻。龍虎山周邊的餐館多會加入本地辣椒和豆豉,風味獨特,是遊客早餐或夜宵的熱門選擇。

餘江茄子乾

餘江區(屬鷹潭市)的茄子乾是江西傳統醃菜,以茄子為原料,經晾曬、醃製、調味後製成,口感柔韌,鹹甜適中,帶有微辣。既可直接食用,也可搭配米飯、粥品,是當地農家的下飯神器,也是遊客喜愛的伴手禮。

門票

門票135元/人(含光觀車)。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眾號「江西龙虎山景区」,獲取最新動態或在線購票。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每日開放時間隨季節調整。旺季(4月-10月)開放時間為7:30-18:00(竹筏漂流末班15:30);淡季(11月-次年3月)開放時間為8:00-17:30(竹筏漂流末班14:30)。懸棺吊裝表演每日兩場,分別為10:00、15:00(雨天可能取消),具體以景區當日公告為準。

遊玩路線

一日遊推薦路線

上午8:00抵達景區遊客中心,乘坐觀光車至仙水岩景區,9:00觀看懸棺吊裝表演;隨後乘竹筏漂流瀘溪河(約1.5小時),欣賞兩岸丹霞景觀;11:30抵達碼頭後,遊覽仙女岩、象鼻山等景點,中午在附近餐廳用餐。

下午13:30前往上清鎮,參觀嗣漢天師府(約1.5小時),了解道教文化;隨後遊覽上清宫遺址(約1小時);16:00乘坐觀光車至天門山腳下,徒步登山至龍門瀑布(往返約1.5小時);17:30返回遊客中心,結束行程。此路線兼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適合時間緊湊的遊客。

交通

  • 公共交通:鷹潭火車站廣場有直達龍虎山景區的旅遊專線車,每日7:00-18:00每30分鐘一班,車程約30分鐘,票價5元/人;鷹潭北站(高鐵站)可乘坐23路公交至鷹潭火車站,換乘旅遊專線車前往。
  • 自駕:從南昌出發,沿滬昆高速行駛至鷹潭東出口下,轉龍虎山大道,全程約180公里,耗時2小時;從上海出發,沿滬昆高速至鷹潭出口下,全程約600公里,耗時6.5小時。景區停車場收費標準為20元/車/天。
  • 景區內交通:景區內實行觀光車接駁,覆蓋各主要景點,全程通票50元/人,單次乘車10元/人,竹筏漂流需單獨購票,漂流終點與部分景點間有免費接駁車。

必玩景點

  • 嗣漢天師府:中國道教正一派祖庭,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明清建築風格,是了解道教文化的核心景點。
  • 瀘溪河漂流:10公里漂流路線串聯丹霞奇觀,乘筏賞景,體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 仙水岩懸棺遺址:2600年歷史的古越族懸棺,搭配定時吊裝表演,揭秘千古之謎。
  • 天門山:海拔1300米的最高峰,原始森林與瀑布群交織,適合徒步觀景,俯瞰丹霞全景。

遊玩建議

  • 竹筏漂流是核心體驗項目,建議提前查詢天氣,選擇晴天出行,夏季注意防曬,可攜帶草帽、防曬霜。
  • 景區面積較大,景點分散,建議購買觀光車通票,節省交通時間,合理規劃路線避免折返。
  • 道教文化景點(天師府、上清宫)建議聘請講解員(50元/次),深入了解建築佈局與歷史背景。
  • 早餐可嘗試當地上清豆腐腦,搭配油條,體驗地道風味;晚餐推薦瀘溪魚宴,品嘗多種魚類做法。
  • 若時間充裕,可在景區周邊的上清古鎮住宿,感受古鎮夜景,次日清晨遊覽人少景靜的天師府。

注意事項

  • 竹筏漂流時需穿救生衣,手機、相機等電子設備做好防水保護,避免站立或搖晃竹筏。
  • 懸棺吊裝表演區域為懸崖附近,觀看時需站在安全護欄內,不擁擠推搡。
  • 天門山登山步道部分路段陡峭濕滑,建議穿防滑登山鞋,雨天謹慎前行,不擅自偏離步道。
  • 景區內禁止吸煙、亂扔垃圾,保護丹霞地貌和生態環境,不攀爬赤壁、採摘植物。
  • 道教宮觀內需遵守禮儀,不喧嘩、不觸摸文物,拍照時關閉閃光燈,尊重宗教習俗。

線上購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點擊這裡在網頁中購買門票。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在小程序中購買門票,或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