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它以规模宏大、雕刻技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闻名于世。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总面积约为3.48平方公里。这里的造像融合了中外艺术风格,是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既展现了皇家石窟的雄浑气势,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宗教价值,被誉为“东方石雕艺术的宝库”。
历史文化
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由著名高僧昙曜主持,历经献文、孝文等多位皇帝,前后持续约64年。这一时期,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大同),为巩固统治、弘扬佛教,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开凿了这一宏大工程,其中昙曜主持开凿的五座洞窟(第16至20窟)被称为“昙曜五窟”,分别象征着北魏的五位皇帝,将皇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北魏迁都洛阳后(公元494年),云冈石窟的开凿逐渐衰落,但小规模的修缮和雕刻一直延续至清代。在漫长的历史中,石窟曾因自然风化、战争破坏等原因受损,近代以来得到系统性保护。1961年,云冈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价其“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对中国后续的石窟艺术(如龙门石窟)及东亚佛教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要景点
昙曜五窟(第16-20窟)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中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洞窟,由昙曜主持建于公元460-465年间。第16窟主佛为释迦牟尼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身披千佛袈裟;第17窟主佛为交脚弥勒菩萨,高15米,两侧有胁侍菩萨,雕刻精细;第18窟主佛为释迦牟尼立像,高15米,身披千佛袈裟,两侧弟子像神态各异;第19窟主佛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大佛像,窟外两侧各有一个小窟;第20窟主佛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面部丰满,鼻梁高挺,双肩宽厚,是云冈石窟的标志性佛像,因窟前岩壁坍塌而露天,更显庄严肃穆。这五窟造像风格受西域犍陀罗艺术影响,又融入中原文化元素,奠定了云冈石窟的艺术基调。
第5、6窟
第5、6窟是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4年),代表了云冈石窟中期艺术的巅峰。第5窟又称“大佛洞”,主佛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仅佛脚就长1.6米,肩宽15米,佛像面部线条柔和,雕刻细腻。洞窟内壁布满佛龛和造像,内容丰富。第6窟又称“释迦佛洞”,窟中央有一个连接窟顶的方形塔柱,塔柱高15米,四面均雕刻佛像和佛传故事,如“乘象入胎”“树下诞生”等。窟壁上雕刻着33幅佛传故事浮雕,画面生动,人物形象逼真,展现了北魏时期精湛的雕刻技艺,且中原文化元素(如建筑、服饰)的体现更为明显。
第7、8窟
第7、8窟也是一组双窟,属于云冈石窟中期作品,以雕刻内容丰富、中外艺术融合显著著称。第7窟前室两侧雕刻有六牙白象和孔雀,是印度佛教艺术的典型元素,主窟内雕刻有三世佛,周围布满千佛和佛龛,顶部雕刻有精美的莲花藻井。第8窟门楣两侧雕刻着希腊式柱头,窟内有“鸠摩罗天”和“摩醯首罗天”雕像,前者骑孔雀,后者骑牛,造型独特,体现了波斯、希腊文化与佛教艺术的交融。两窟的雕刻风格华丽,细节繁复,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云冈博物馆
云冈博物馆位于景区内,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于2010年对外开放。博物馆以“文明瑰宝 佛国艺术”为主题,通过文物陈列、多媒体展示等方式,系统介绍了云冈石窟的历史背景、开凿过程、艺术特色及保护历程。馆内展出了大量石窟相关的石雕残件、碑刻、壁画复制品等文物,其中包括从石窟中迁移保护的部分雕刻精品。此外,博物馆还通过3D技术还原了部分洞窟的原貌,帮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石窟艺术的演变,是深入了解云冈石窟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云冈石窟景区内,是根据历史记载复建的仿北魏风格寺庙,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庙采用中轴线布局,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殿内供奉着佛像,风格古朴庄重。灵岩寺周边绿树环绕,与石窟群相互映衬,再现了历史上“石窟伴寺”的格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佛教文化氛围、休憩游览的场所。
美食
大同刀削面
大同刀削面是山西大同的特色面食,也是云冈石窟周边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其制作方法独特,用特制的刀将面团削入沸水中,面条呈柳叶状,外滑内筋,口感劲道。搭配不同的卤汁(如猪肉卤、番茄鸡蛋卤、炸酱卤等),再加入香菜、葱花、辣椒油等调料,风味十足。在云冈石窟景区周边的餐馆,一碗刀削面的价格约8-15元,分量充足,是游客体验当地风味的首选。
大同火锅
大同火锅是当地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因采用铜制火锅炖煮而得名。火锅内分层,下层烧炭火,上层盛放食材,通常有酸菜、丸子、炸豆腐、五花肉、粉丝等,荤素搭配合理,汤汁浓郁鲜美。在寒冷的季节食用,暖心暖胃。景区周边的餐馆中,一份适合2-3人食用的大同火锅价格约80-120元,是多人聚餐的不错选择。
黄米凉糕
黄米凉糕是大同地区的特色甜点,以黄米为主要原料,蒸熟后与糯米混合,中间夹入红枣、豆沙等馅料,切块后蘸白糖或蜂蜜食用。口感软糯香甜,清凉爽口,适合在夏季食用。在景区周边的小吃店,一份黄米凉糕的价格约10-15元,是餐后甜点的佳选。
周边美食——浑源凉粉
浑源县距离云冈石窟约70公里,其特产浑源凉粉是山西著名小吃。凉粉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制作细腻,口感滑嫩,搭配特制的辣椒油、醋、蒜泥、香菜、豆腐干等调料,酸辣爽口。在浑源县及大同市区的餐馆,一碗浑源凉粉的价格约6-10元,游客若时间充裕,可前往品尝。
门票
门票120元/人。
可在微信中搜索官方公众号“云冈石窟官微”,获取最新动态或在线购票。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随季节略有调整:4月1日至10月15日为旺季,开放时间为8:30-17:30(17:00停止入园);10月16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淡季,开放时间为9:00-17:00(16:30停止入园)。景区全年开放,遇重大节假日(如春节、国庆)可能会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具体以官方公告为准。此外,景区内的云冈博物馆开放时间与石窟一致,灵岩寺开放时间为8:30-17:00(淡季9:00-16:30)。
游玩路线
游客进入景区后,建议先参观云冈博物馆(游览时间约1小时),通过展览了解石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为后续参观石窟群做铺垫。从博物馆出来后,沿主干道前往石窟群,先游览昙曜五窟(第16-20窟),这是云冈石窟的核心,建议游览时间1.5小时,重点观赏第20窟的露天大佛。之后依次参观第5、6窟(游览时间1小时)和第7、8窟(游览时间40分钟),感受中期石窟的艺术风格。
继续向东游览其他洞窟(第9-15窟等),这些洞窟虽规模较小,但各有特色,游览时间约1小时。参观完石窟群后,前往灵岩寺(游览时间30分钟),体验寺庙的宁静氛围。最后可在景区内的商业街购买纪念品或休息,整体游玩时间建议安排4-5小时。若时间紧张,可优先游览昙曜五窟和第5、6窟,确保核心景点的参观体验。
交通
- 公交:大同市区内可乘坐60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门口,车程约1小时,票价2元。603路从大同站出发,途经大同古城墙、华严寺等景点,游客可根据行程安排乘车。
- 旅游专线:大同市旅游集散中心(位于大同古城南门外)有旅游专线直达云冈石窟,每天8:00-16:00整点发车,车程约40分钟,往返票价10元/人,凭车票可享受景区门票优惠(具体以专线公告为准)。
- 自驾:景区设有停车场,面积约2万平方米,可容纳约500辆小型汽车,停车费5元/次(不限时)。从大同市区出发,沿云冈路向西行驶约16公里,按路标指示即可到达;从太原方向出发,沿二广高速(G55)至大同出口下,再转云冈路即可,全程约300公里。
- 出租车:从大同市区(如大同古城)打车至云冈石窟,车程约30分钟,费用约30-40元。
必玩景点
- 昙曜五窟(第16-20窟):云冈石窟开凿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洞窟,有5座大型佛像,其中第20窟露天大佛高13.7米,是云冈石窟的标志,展现了北魏早期的雕刻风格。
- 第5、6窟:中期石窟的巅峰之作,第5窟17米高的大佛是云冈最大佛像,第6窟的塔柱和佛传故事浮雕技艺精湛,体现了中外艺术的融合。
- 云冈博物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通过文物和多媒体展示云冈石窟的历史与艺术,帮助游客系统了解石窟文化。
游玩建议
- 建议雇佣景区讲解员或租用电子导览器(租金20元/台,押金200元),以便深入了解洞窟的历史背景和雕刻细节,电子导览器在游客中心可租用。
- 石窟内光线较暗,部分洞窟需手电筒照明(景区内禁止使用强光手电),建议随身携带小型手电筒(光线柔和)。
- 旺季(5-10月)游客较多,建议上午8:30-10:00或下午15:00后入园,避开10:00-14:00的高峰时段。
- 景区内日照强烈,尤其是夏季,建议佩戴帽子、墨镜,涂抹防晒霜,做好防晒措施。
- 景区内餐饮选择较少,可在大同市区用餐后前往,或自带少量零食和水(非玻璃包装)。
注意事项
- 洞窟内禁止拍照、摄像,尤其是使用闪光灯,以免对石雕造成损害,景区内有明确标识,违规将被罚款。
- 禁止触摸洞窟内的佛像和壁画,部分洞窟设有护栏,需在护栏外参观,保护文物安全。
- 景区内禁止吸烟、乱扔垃圾,需遵守公共卫生规定,保持环境整洁。
- 穿舒适的运动鞋,景区内需要较多步行,且部分路段为石板路,避免穿高跟鞋。
- 冬季(12-2月)景区内气温较低,且洞窟内更寒冷,建议穿着保暖衣物;夏季洞内较凉爽,可携带薄外套。
- 保管好个人财物,景区游客较多,尤其是在节假日,注意防范丢失物品。
在线购票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在小程序中购买门票或点击这里在网页中购买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