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湖廣會館 - 重慶旅遊景區

2025-11-10
28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地處渝中半島東端的長江沿岸地帶,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時期會館建築群之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該景區以獨特的移民文化、精湛的古建築工藝和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為核心特色,集中展現了明清時期湖廣等省份移民在重慶的遷徙、繁衍與文化融合軌跡。核心區佔地面積18418平方米,建築面積7653平方米。

歷史文化

重慶湖廣會館的修建與明清時期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緊密相關。明末清初,四川地區因戰亂、瘟疫等災害,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為恢復生產、穩定統治,清政府從康熙年間開始推行大規模移民政策,組織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西、陝西等多個省份的民眾遷徙至四川地區,這一歷史事件被稱為「湖廣填四川」。隨著移民群體在重慶聚集,來自不同地域的移民為了聯絡鄉情、商議事務、祭祀祈福,紛紛集資修建會館,重慶湖廣會館便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湖廣會館建築群的修建始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後續歷經多次擴建與修繕,至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形成如今所見的規模。最初會館主要為湖廣籍移民服務,後來逐漸成為多省移民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會館不僅承擔著聯絡鄉誼的功能,還曾作為移民群體的議事機構,調解糾紛、組織商貿活動,同時也是祭祀大禹、財神等神祇以及舉辦戲曲表演的公共空間,極大地促進了不同地域文化在重慶的交融。

20世紀以來,湖廣會館歷經歲月侵蝕與城市變遷,部分建築曾遭受損壞。1986年,重慶市政府對湖廣會館展開首次系統性修繕;2001年,湖廣會館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至2005年,相關部門啟動大規模搶救性修復工程,修復面積達6400平方米,恢復了會館的主體建築和歷史風貌,並於2005年正式對外開放。如今,這裡不僅是旅遊景區,更是「湖廣填四川」移民文化的重要紀念地,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和學者前來探尋移民歷史的蹤跡。

主要景點

禹王宮

禹王宮是重慶湖廣會館建築群中規模最大、建造最早、最為宏偉的核心殿堂,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是湖廣移民在重慶修建的同鄉會館。它不僅是會館建築藝術的精華,更是承載了「湖廣填四川」那段波瀾壯闊移民史的「精神殿堂」。禹王宮主祀的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治水英雄——大禹。對於從兩湖地區沿長江逆流而上、歷經艱險來到巴蜀之地的移民來說,大禹是平定水患、保佑舟船平安的庇護神。祭祀大禹,既是對故鄉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在險峻長江航道中航行平安的祈願。

禹王宮
禹王宮

 

禹王宮
禹王宮

 

禹王宮
禹王宮

 

廣東公所

廣東公所緊鄰禹王宮西側,修建於清嘉慶年間,佔地面積約9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其建築風格兼具嶺南建築與川東建築的特色。會館主體為兩層磚木結構,屋頂採用嶺南地區常見的硬山頂,同時融入了川東建築的穿斗式結構,既適應了重慶的氣候條件,又展現了地域文化的融合。館內最具特色的是其木雕裝飾,大門兩側的木柱上雕刻有「松鶴延年」「喜鵲登梅」等吉祥圖案,大廳橫樑上的木雕「三國演義」故事場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節連貫完整,堪稱木雕藝術的精品。此外,廣東會館的磚雕山門也極具特色,山門上方的磚雕圖案以花卉、瑞獸為主,構圖嚴謹,雕刻細膩,體現了廣東工匠的高超技藝。

廣東公所
廣東公所

 

廣東公所
廣東公所

 

齊安公所

齊安公所位於禹王宮的東側,始建於清嘉慶年間,佔地面積約85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是湖北黃州府籍移民修建的會館,因黃州古稱齊安而得名。該建築的戲台是其最核心的看點,戲台坐南朝北,高約12米,台面寬10米,進深8米,台面由青石板鋪就,台沿雕刻有精美的卷草紋圖案。戲台的屋頂為歇山頂,檐下懸掛著「觀德樓」匾額,兩側的木雕雀替造型獨特,為「雙獅戲球」圖案。歷史上,這裡經常上演楚劇等湖北地方戲曲,既是移民娛樂的場所,也是傳播湖北文化的重要載體。此外,齊安公所的庭院設計精巧,院內種植有黃葛樹等本地樹種,與建築相互映襯,營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圍。

齊安公所
齊安公所

 

齊安公所
齊安公所

 

移民博物館

移民博物館位於禹王宮的西側,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是依托會館附屬建築改建而成的專題博物館。館內通過文字介紹、圖片展示、實物陳列、場景復原等多種形式,系統呈現了「湖廣填四川」的歷史背景、移民遷徙歷程以及移民對重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深遠影響。館內收藏有清代移民使用過的農具、生活用品、契約文書等實物展品300餘件,其中包括移民遷徙途中攜帶的陶罐、耕作使用的犁耙以及記載土地交易的契約等。此外,館內的多媒體展區還通過影像資料還原了移民遷徙的艱辛場景,讓遊客能夠直觀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移民歷史。

移民博物館
移民博物館

 

移民博物館
移民博物館

 

移民博物館
移民博物館

 

遊玩路線

推薦一條時長約2小時的精華遊玩路線,全程步行距離約1.5公里,適合大多數遊客。遊客從景區正門進入後,首先抵達禹王宮,在此細細觀賞建築上的木雕、磚雕工藝,研讀館內碑刻,了解會館的核心歷史與功能;參觀完主樓後,向西步行約50米前往廣東公所,重點欣賞其嶺南風格的木雕與磚雕山門;之後向東步行約100米前往齊安公所,駐足觀賞戲台建築,想像昔日戲曲表演的熱鬧場景;參觀完核心建築後,前往西側的移民博物館,通過展品和影像資料系統梳理「湖廣填四川」的歷史脈絡。遊玩過程中可在各建築間的庭院區域稍作休息,欣賞庭院內的綠植與古建築相映成趣的景致,全程建議放慢腳步,仔細品味建築細節與文化內涵。

遊玩建議

  • 最佳遊玩季節為春季(3 - 5月)和秋季(9 - 11月),此時重慶氣溫適宜,多為晴天或多雲天氣,既便於欣賞建築細節,也能避免夏季酷暑和冬季濕冷帶來的不適。
  • 景區內建築歷史悠久,部分講解內容涉及複雜的移民歷史和建築知識,建議租用電子講解器或聘請景區導遊,以便更深入理解景區文化內涵。
  • 遊玩時長建議控制在1.5 - 2小時,若對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興趣濃厚,可預留3小時左右,以便細緻觀賞雕刻工藝和博物館展品。
  • 景區內設有文創商店,售賣以移民文化、古建築雕刻為主題的書籤、明信片等文創產品,適合作為紀念選購。
  • 每週六下午2點,齊安公所的戲台會有傳統戲曲表演,表演時長約40分鐘,遊客可提前規劃時間,感受傳統戲曲與古建築的融合魅力。

注意事項

  • 景區內所有建築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嚴禁觸摸、刻畫木雕、石雕、磚雕等文物,嚴禁攀爬古建築屋頂和梁柱,違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 館內禁止吸菸,嚴禁攜帶火種進入,景區內設有多個滅火器材和禁菸標識,遊客需嚴格遵守。
  • 移民博物館內的實物展品禁止觸摸,拍照時請勿使用閃光燈,避免對展品造成損壞。
  • 景區內通道較窄,部分區域臺階較多,老年人和兒童遊玩時需有人陪同,注意腳下安全,避免摔倒。
  • 景區實行限流管理,節假日高峰期可能需排隊入園,建議錯峰出行,避開上午10點 - 下午2點的客流高峰時段。

交通

  • 公車:可搭乘338路、375路、376路公車至東水門大橋南站下車,下車後步行約300米即可到達景區入口;也可搭乘414路、440路、0491路公車至儲奇門站下車,步行約500米到達。
  • 軌道交通:搭乘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至小什字站下車,從5號出口出站後,沿東水門正街步行約1.2公里,耗時約15分鐘到達;或搭乘6號線至小什字站轉乘1號線,出行路線一致。
  • 自駕:從重慶主城各區出發,可經東水門大橋、長江大橋等路段前往,景區週邊設有臨時停車場,位於東水門城牆遺址旁,停車位約50個,收費標準為小型車10元/次,停車時長不超過4小時,超過後每小時加收2元,單日最高收費20元。
  • 步行:若身處渝中區解放碑商圈,可沿臨江路向東步行約1.5公里,沿途可欣賞長江沿岸風光,耗時約20分鐘到達景區。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為9:00 - 18:00(17:00停止售票入館)。博物館多媒體設備運行時間9:30 - 12:30,14:30 - 17:30(以景區當天實際情況為準)。

門票

門票32元/人。可在微信中搜尋服務號「重庆湖广会馆」,獲取最新動態或線上購票。

線上購票

點擊這裡跳轉到Trip.com(携程國際版)購票平台進行購票。

廣告
廣告